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ruton,s tyrosine kinase,BTK)抑制剂依鲁替尼(ibrutinib)和AVL-292单药及联合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对人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H929和RPMI8226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用不同浓度的依鲁替尼、AVL-292单药以及联合硼替佐米处理H929、RPMI8226细胞.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药物处理前后细胞内BTK信号通路蛋白及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依鲁替尼和AVL-292均可抑制H929、RPMI8226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依鲁替尼对H929、RPMI8226细胞48 h的半数抑制浓度(median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IC50)分别为(10.41±3.29) μmol/L和(51.65±13.58) μmol/L,AVL-292对H929、RPMI8226细胞48 h的IC50分别为(7.77±2.99) μmol/L和(6.44±1.06) μmol/L.不同浓度的依鲁替尼(5、10 μmol/L)和AVL-292(5、10 μmol/L)分别与不同浓度的硼替佐米(5、10、20、50 nmol/L)联合应用对H929、RPMI8226细胞增殖的抑制率均高于相应浓度单药组(P<0.05,P<0.01),不同组合的协同系数R均>1.0.10 μmol/L依鲁替尼、10 μmol/L AVL-292和20 nmol/L硼替佐米单独作用48 h后,H929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5.12±1.59)%、(18.23±6.38)%和(10.71±1.62)%,均高于对照组[(6.46±1.18)%;P<0.05,P<0.01];RPMI8226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9.29±1.44)%、(15.01±4.99)%和(7.58±1.13)%,10 μmol/L依鲁替尼和10 μmol/L AVL-292单药组与对照组[(5.54±1.6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10μmol/L依鲁替尼和10 μmol/L AVL-292分别与20 nmol/L硼替佐米联合后,H929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0.31±3.94)%和(51.55±6.39)%,RPMI8226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1.86±1.93)%和(43.23±4.03)%,均高于相应单药组(P<0.01).10 μmol/L依鲁替尼单药和10 μmol/L AVL-292单药作用24 h后,H929细胞内BTK、NF-κB p65、Akt和ERK的磷酸化水平及Bcl-XL蛋白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降低(P<0.05),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升高(P<0.01);两药分别联合20 nmol/L硼替佐米后,对上述蛋白的调节作用均较相应单药组增强(P<0.05,P<0.01).结论 BTK抑制剂依鲁替尼和AVL-292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系H929、RPMI8226有增殖抑制和凋亡诱导作用,并与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有协同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内BTK活性及下游NF-κB、Akt、ERK信号通路活性,下调抗凋亡蛋白Bcl-xL表达、激活caspase-3依赖的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分子生物学特点以及在目前治疗条件下的临床疗效和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35例初发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资料,比较不同化疗方案、不同转录本及移植与非移植之间达到第一次完全缓解(CR1)时间、生存及复发的差异,评价临床疗效及预后.结果 35例初发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中,男性21例,女性14例,中位年龄38岁(16 ~ 65岁),白细胞计数中位水平29.5×109/L(1.33× 109/L~ 192.45×109/L).转录本p190阳性26例(74.28%),mRNA中位相对表达水平0.5824(0.123 3~0.976 0),p210阳性9例(25.72%),mRNA中位相对表达水平0.623 5(0.097 4 ~ 0.959 2).中位随访12个月.35例初发患者采用4种不同的诱导化疗方案联合伊马替尼进行治疗,四组不同化疗方案达到CR1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8);转录本p190阳性组患者达到CR1时间较转录本p210阳性组患者延长(P=0.016),但两组总生存(P=0.167)及复发(P=0.164)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例患者化疗缓解后进行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移植组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7~43个月),非移植组中位生存时间13个月(4~18个月)(P=0.017),但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结论 在联合伊马替尼治疗条件下,不同诱导化疗方案对bcr-abl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疗效及预后无明显影响,转录本p190阳性患者疗效较转录本p210阳性患者差,但总生存与复发率无差异;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明显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建立人CD19基因过表达的K562细胞株(CD19-K562)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方法 克隆人CD19基因构建MigR1-CD19反转录病毒载体,转入Plat-A包装细胞,病毒上清转染K562细胞,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PCR)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转染细胞CD19基因和蛋白表达,体外反复传代获得CD19-K562稳定转染细胞株,锥虫蓝染色,细胞计数检测细胞增殖,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CD19-K562细胞株皮下接种NOD-SCID小鼠并经体内外传代后建立移植瘤亚系CD19-K562-a,建立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反转录PCR、瑞特染色、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验证CD19-K562-a细胞性质.结果 成功建立了人CD19-K562细胞稳定株,CD19阳性率(99.80±0.17)%.CD19-K562细胞增殖、凋亡未受转染及传代影响.CD19-K562细胞稳定株皮下接种NOD-SCID小鼠后经体外结合体内传代建立移植瘤亚系CD19-K562-a,其CD19阳性率为(99.78±0.04)%,CD19-K562-a和CD19-K562细胞均呈未分化形态.CD19-K562-a皮下接种NOD-SCID小鼠成功建立移植瘤模型,CD19-K562-a瘤体CD19基因表达强阳性.结论 通过构建MigR1-CD19重组载体获得CD19基因过表达的K562稳定转染细胞株(CD19-K562),同时采用体外结合体内传代建立稳定成瘤的NOD-SCID小鼠移植瘤亚系CD 19-K562-a并成功建立NOD-SCID小鼠皮下移植瘤模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高效反义STAT3转染肺腺癌A549细胞后,肿瘤细胞辐射敏感性的变化,为提高恶性肿瘤的辐射敏感性提供新的探索思路和途径。方法 用自行设计成功的高效反义STAT3(AS10)转染A549细胞后,以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通过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变化,Hoechst 33258染色对细胞凋亡作形态学上的观察;用Annexin V/PI复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早期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表达及磷酸化变化情况,以及其下游基因表达变化情况。结果高效反义STAT3(AS10)转染后,加以γ射线照射,A549细胞的增殖相比于单独作用组受到明显抑制,细胞早期凋亡水平也增加,STAT3蛋白及其下游Bcl-Xl、Cyclin D1蛋白表达变化明显下降,STAT3蛋白磷酸化水平也降低。结论 反义STAT3(AS10)联合γ射线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明显增强,提高了A549细胞的辐射敏感性;表明阻断STAT3蛋白表达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提高肿瘤辐射敏感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非甲基化胞嘧啶鸟嘌呤二核苷酸寡脱氧核苷酸(CpG-ODN, DSP30)在伴有骨髓浸润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B cell lymphoma, B-NHL)常规染色体检测中的价值。方法搜集116例初诊时伴有骨髓浸润的B-NHL标本, 设实验组应用DSP30联合IL-2刺激细胞增殖并培养72 h后进行染色体制备;对照组常规24 h培养处理并制备染色体, 运用R显带技术对患者骨髓标本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116例B-NHL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47例,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19例, 套细胞淋巴瘤(MCL)16例, 滤泡细胞淋巴瘤(FL)13例, 边缘区淋巴瘤(MZL)8例, 伯基特淋巴瘤(BL)7例, 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华氏巨球蛋白血症(LPL/WM)3例, 毛细胞白血病(HCL)2例, 富于T/组织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1例;对照组116例行常规染色体检测, 18例无分裂相, 染色体成功分析中异常检出率为22.45%(22/98), 而经实验组(DSP30+IL-2)刺激的同期患者, 无分裂相者减少至10例, 异常检出率为59.43%(6... 相似文献
17.
医学领域的快速发展对医学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获取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医学相关教学素材,对于丰富授课形式、提高教学效果、介绍最新研究成果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结合细菌形态学备课过程,介绍利用互联网搜索引擎荻取更好的多样化教学素材,充实多媒体教学课件,提高教学授课效果的个人体会,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胎儿骨髓CD34^ 造血干细胞的死亡规律。方法 以流式细胞术PE-CD34^ /FITC-AmnexinV/7AAD三色荧光法、多参数分析了受不同剂量γ射线照射后,不同时间点的胎儿骨髓CD34^ 造血干细胞凋亡、坏死和存活的时效和量效变化特点。结果 受大剂量率γ射线1次5Gy和8Gy照射后,和骨髓CD34^ 造血干细胞的死亡是在照射后为期1周的连续性死亡,既有凋亡又有坏死,但是以凋亡为主;受大剂量率γ射线1次10Gy和12Gy照射后,胎儿骨髓CD34^ 造血干细胞则在受照后当天即大量坏死,在持续1周内全部死亡。结论 受大剂量率γ射线1次照射后,造血干细胞在1周内发生了增殖期死亡而连续性空出所占据的龛位。 相似文献
19.
张梦雨 宝梅 石红霞 刘晓力 许娜 段明辉 庄俊玲 杜新 秦玲 惠吴函 梁蓉 王梅芳 陈烨 李冬云 杨威 唐古生 张伟华 匡霞 苏伟 韩艳秋 陈丽梅 许霁虹 刘卓刚 黄健 赵春亭 佟红艳 胡建达 陈春燕 陈协群 肖志坚 江倩 《中华血液学杂志》2023,(3)
目的探究中国年轻骨髓增殖性肿瘤(MPN)患者的临床和基因突变特征。方法通过横断面研究, 在全国范围内向MPN患者发放调查问卷, 根据诊断时年龄分为年轻组(≤40岁)、中年组(41~60岁)和老年组(>60岁), 在各疾病类型中比较三组的差异。结果共收集到1 727份可供分析的问卷, 其中年轻组453例(26.2%), 包括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274例、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80例、骨髓纤维化(MF)99例(原发性MF 45例, PV后MF 20例, ET后MF 34例);男性178例(39.3%), 中位年龄31(18~40)岁。与中年、老年MPN受访者相比, 年轻MPN受访者中未婚、高学历、无合并症、无合并用药、较低危险度分层占比较高(P<0.001)。年轻MPN受访者中以头痛为首发症状患者占比较高(ET:P<0.001;PV:P=0.007;MF:P=0.001), 脾大的比例在初诊(PV:P<0.001)和调研时(ET:P=0.052;PV:P=0.063)最高, 而血栓事件的发生率在初诊(ET:P<0.001;PV:P=0.011)和调研时...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人源可诱导共刺激分子(ICOS)可溶性融合蛋白(ICOSIg)与鼠源不成熟树突状细胞(DCs)是否发生特异性结合及其一般生物学特性。方法通过流式细胞术结合特异性抗体检测了解ICOSIg与不成熟DCs的结合作用;以AnnexinⅤ/PI双染色、活细胞染料CSFE和CCK-8研究ICOSIg对DCs的细胞毒性作用;以[3 H]掺入法研究ICOSIg对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的阻断作用。结果 ICOSIg可结合小鼠DCs表面的ICOSL,ICOSIg不引起DCs早期和晚期凋亡,不影响DCs细胞的增殖,可以抑制不同基因小鼠脾细胞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结论本实验室构建的体外表达的ICOSIg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活性,对鼠DCs无明显的生物学毒性作用,首次从实验角度证实人源ICOSIg可以特异性结合小鼠不成熟DCs表面配体ICOSL,可以用于进一步探讨ICOSL/ICOS共刺激通路的免疫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