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目的 研究老年人群入院后血常规中的血细胞计数与腰椎、股骨颈两部位的骨密度以及血清β-胶原特殊序列、总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25-羟基总维生素D、钙、磷浓度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21年2月住院病人90例,记录患者腰、髋两部位双能X线骨密度值检测结果报告中的T值、骨代谢产物检测结果(包括β-胶...  相似文献   
152.
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外科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233例病人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资料,并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流速.结果: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为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占其中25.89%,联合手术后血栓形成率为10.91%.与术前相比,血栓组术后门静脉(PV)和脾静脉(SV)流速下降显著,无血栓组术后PV和SV的流速无显著下降.术后血栓组SV的流速与无血栓组病人比较有非常显著的降低.血栓组和无血栓组在术前和术后的相同时间,病人血小板无显著性差异,PT延长时间两组手术前后及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手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率高达91.06%,且均有脾静脉血栓形成.门静脉系统血液流速减缓在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脾切除后病人血小板升高并非是形成血栓的主要原因.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在减少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中有很大优势.  相似文献   
153.
目的 评价近端脾肾静脉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的临床疗效及对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总结近8年采用脾肾分流加门奇断流联合手术和门奇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245例,于术前一周和术后2周应用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测量门静脉、脾静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直径,流速和流量,并于术中动态测量门静脉压力。结果 联合手术组术后较术前门静脉血流量下降,肠系膜上静脉流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门静脉直径和自由门静脉压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与断流组相比,门静脉血流量的减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而自由门静脉压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手术组术后再出血率明显低于断流组,而肝功能和脑病发生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联合手术可结合断流和分流手术的优点,既明显降低出血率又不增加脑病发生,应成为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出血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54.
谢慧英  李娟  于晖  周鸿 《药品评价》2022,(9):533-537
目的: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乌骨鸡中23种磺胺类药物的方法。方法:样品采用1%(体积分数)乙酸的乙腈溶液提取,提取液经C18、PSA和多壁碳纳米管净化,以甲醇和乙酸铵水溶液(含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通过BEH C18柱分离,电喷雾正离子扫描,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外标法定量。结果:23种磺胺类药物在1.0~50 ng/m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大于0.995;方法的检出限在0.02~0.58 μg/kg,定量限为0.07~1.91 μg/kg;平均加标回收率在74.8%~10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为3.1%~9.8%。结论:该方法前处理简单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乌骨鸡中23种磺胺类药物的快速筛查。  相似文献   
155.
于晖  谢慧英  周鸿  胡航 《药品评价》2022,(8):472-475
目的:以羧基化石墨多壁碳纳米管为固相萃取材料,建立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测定药用蜂蜜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方法。方法:比较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CNTs-COOH)、HLB(N-乙烯吡咯烷酮-二乙烯基苯亲水亲脂平衡型填料)和羧基化石墨多壁碳纳米管(GMWCNTs-COOH)对药用蜂蜜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吸附效率。样品用20%乙腈水溶液提取,通过羧基化石墨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净化,以甲醇-水为流动相,C18色谱柱分离,采用MRM负离子模式检测,内标法定量。结果:3种固相萃取柱对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吸附效率依次为:GMWCNTs-COOH>MWCNTs-COOH>HLB。双酚A和双酚F方法检出限为0.3 μg/kg,定量限为1.0 μg/kg;双酚S方法检出限为0.05 μg/kg,定量限为0.15 μg/kg。将该方法应用于药用蜂蜜中的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87.7%~105.2%,RSD为2.4%~5.3%。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准确、稳定,适用于药用蜂蜜中双酚A、双酚F和双酚S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临床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整理,总结其遣方法则,为本病临床辨证组方及新方开发应用提供客观理论根据。方法:收集中国知网、万方及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中药治疗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处方,利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总结高频药物的属性、核心组合及新方方析。结果:筛选文献获取71个组方,涵盖157味中药,使用较多的药物有甘草、杏仁、芦根、葶苈子、五味子、鱼腥草、紫菀、红花、炙麻黄,药味前三位为苦、甘、辛,药性为寒、温、平,15个核心组合和4个新处方。结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中医治疗原则以宣肺利气,化痰平喘,活血化瘀,温补肺肾为主,用药不宜过于寒凉及温热。  相似文献   
157.
目的 探究骨质疏松症对后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至2021年2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首次接受单节段后入路腰椎椎体间融合术治疗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13例女性患者病例.记录术前和术后的红细胞压积,根据Sehat公式计算隐性失血量,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包括年龄...  相似文献   
158.
目的 探讨超声造影联合年龄在乳腺影像学报告及数据系统(BI-RADS)4类结节再分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常规超声分类为BI-RADS 4类,且经过超声造影评分并有病理结果的116个乳腺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构建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超声造影评分及年龄诊断乳腺良恶性结节的最佳截断值,并分析其诊断价值。利用超声造影评分及年龄的最佳截断值,对116个BI-RADS 4类结节重新进行分类调整。结果 通过绘制ROC曲线得到超声造影评分的最佳截断值为3.5分,年龄的最佳截断值为50.5岁。超声造影评分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87,其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80.8%、96.7%;年龄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93,其诊断乳腺结节良恶性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3.1%、85.6%。BI-RADS 4类结节经超声造影评分联合年龄临界值重新调整后,59个结节降为3类,病理结果均为良性;11个结节升为4c类,病理结果均为恶性。结论 超声造影评分联合年龄对BI-RADS 4类结节进行重新分类后可有效提高乳腺结节诊断的准确性,能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9.
目的观察哮宁口服液对哮喘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的影响。方法 60只BALB/C雌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中药组,采用卵清白蛋白与氢氧化铝致敏,并雾化吸入卵清蛋白激发制备哮喘模型。给药治疗7 d后取各组小鼠右肺组织,显微镜下行组织病理形态学观察。结果模型组、阳性组、中药组小鼠均不同程度地出现搔抓皮肤,呼吸加深加快,缩头弓背,毛发竖立等表现。给药治疗7 d后,阳性组、中药组小鼠上述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病理形态学显示:模型组气管壁增厚、分泌物、肺泡破坏减少及炎性浸润最严重,中药组、阳性组炎性细胞浸润、气管分泌物均有所减轻。各组小鼠肺组织病变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空白组中药组、阳性组模型组。结论哮宁口服液能改善哮喘小鼠模型的气道炎症,可能是其治疗哮喘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0.
刘斌恒  王宏  陈曦  朱艳  周鸿 《放射学实践》2022,(11):1386-1390
【摘要】目的:研究正常人群乳腺癌筛查钼靶结果显示不清,即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IRADS)分类为0的受检者的检出率、就诊及一年转归情况,分析讨论钼靶BIRADS-0类的临床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至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体检中心进行乳腺癌筛查并进行钼靶检查者的临床资料,统计钼靶BIRADS-0类的检出率,并统计其就诊和转归情况,分析临床中BIRADS-0类患者的就诊情况及转归。筛选其中261例接受钼靶检查并结果异常需要就诊的女性体检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钼靶结果中BIRADS分类分为A组(BIRADS-4类,可疑恶性)和B组(BIRADS-0类,显示不清)。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年龄情况,卡方检验比较各组的检出情况及转归,Kappa检验评估对两组完善超声意愿的一致性。结果: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中心乳腺癌检出率48.9/10万,入组的受检者平均年龄为(47.02±6.82)岁;A组(BIRADS-4类)61.65%进一步完善了超声检查,B组(BIRADS-0类)有46.87%进一步完善了超声检查;在1年的随访中,共确诊9例乳腺癌,同时发现9例病情进展,在40岁以上的患者中,A组(BIRADS-4类)有4例出现病情进展,B组(BIRADS-0类)有5例出现病情进展,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结论:钼靶BIRADS-0病例可能隐匿恶性病灶,有必要及时联合其他检查明确病情,目前体检者对钼靶BIRADS-0的结果认知和重视程度相对较低,需提高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