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1.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我国首项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研究在全国13个省、14个自然人群中抽样29 079人,发现中国人房颤患病率约为0.77%,8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7.5%[1]。房颤对患者最重要的危害为缺血性脑卒中,对伴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的房颤患者应用华法令抗凝治疗已达成共识。但迄今为止,仍有相当比例的房颤患者未应用华法令,其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扩张型心肌病(DCM)并发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停止美托洛尔治疗后的临床不良反应。方法对69例服用美托洛尔≥18个月、心功能Ⅰ~Ⅱ级、无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及快速性心律失常的DCM并发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停用美托洛尔35例)和对照组(不停用美托洛尔34例)。治疗组递减美托洛尔直到完全停服,随访期6个月。结果治疗组心功能恶化和心律失常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心率、收缩压、舒张压、LVEF明显增加(P均<0.01)。结论 DCM并发CHF的患者服用β受体阻滞剂后停用会出现猝死、心力衰竭恶化、快速性心律失常等不良临床后果,如无停药指征,DCM并发CHF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用β受体阻滞剂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防城港市健康体检人群中代谢综合征(MS)的发生现状,了解本市居民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特征和相关危险因素,为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2004年4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提出的中国人群代谢综合征的诊断建议标准,采用整体抽样及现场调查的方法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3432人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糖及血脂测定,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诊断代谢综合征284人,患病率8.3%,2年男性MS患病率分别为9.8%、10.2%,女性MS患病率分别为5.6%、6.4%,男性与女性患病率有明显差异(P〈0.01);年龄〈60岁2年MS患病率分别为6.8%、7.8%,≥60岁2年MS患病率分别为14.7%、14.7%,两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尽早筛查并发现MS的高危人群及患病特点,确定更适合本地人群患病特点及其预防措施,将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影响脑血栓复发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口服小剂量阿斯匹林(ASA)对脑血栓复发的影响。方法:设对照72例,观察组75例,观察组口服ASA50mg/d,以满3年为限,按随诊时间长短不同分3个期观察,比较两组的复发情况。结果:Ⅰ期的复发率两组无明显差异,Ⅱ、Ⅲ期的复发率和满3年的累积复发率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复发后的病情用MESSS评分,观察组轻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口服ASA对脑血栓复发有明显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鱼  施德毅  陈永东  曾其毅 《内科》2008,3(4):516-5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改变及病情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6例重症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感染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作比较,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T3、T4均明显降低,TSH两组无差异。感染组中死亡8例,其T3、T4水平均明显低于该组中存活者。结论COPD患者中存在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并可作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施德毅  陈永东  周鱼  曾其毅 《内科》2008,3(6):847-848
目的评价床边超声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8例急性心包填塞病人,在病房床边下用二维B超定位和引导心包穿刺后,采用Seldinger技术置入深静脉导管留置间断引流。结果28例患者均一次性穿刺成功,未出现并发症,引流导管留置时间2—13d,引流量400-3500ml,急性心包填塞症状明显缓解。结论床边超声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疗急性心包填塞,方法安全有效,特别能使病情危重不宜移动检查病人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85例UA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2例,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血脂、心电图及心肌梗死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67%,对照组有效率为80.9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均<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UAP效果确切,降脂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周鱼  施德毅  陈永东  刘华勇 《广西医学》2009,31(9):1294-1295
目的探讨老年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11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年龄分为中青年组60例,老年组56例,对其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结果老年组临床症状不典型者31例,占55.36%,以食欲减退、消瘦、乏力、嗜睡多见;心律失常34例,占60.7%,甲状腺结节性肿大多见,占33.9%;血清FT3值低于中青年组(P〈0.05);多并发糖代谢异常及贫血(P〈0.05)。结论老年甲亢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极易误诊、漏诊,提高对其的认识是诊断和治疗老年甲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联合氢氯噻嗪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停药1~2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3例,予厄贝沙坦150mg/d晨服,氢氯噻嗪12.5mg/d晨服。对照组32例仅予厄贝沙坦150mg/d晨服。疗程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9%,对照组总有效率7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10,P=0.048);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t’=7.0367。P〈0.05;t=3.6552,P=0.0005)。结论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联用能有效控制血压,且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20.
周鱼  陈永东  施德毅 《内科》2009,4(1):57-59
目的提高对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HP)的临床认识和诊治水平,减少误诊和漏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内科收治的9例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的误诊情况、临床表现、血电解质变化、甲状旁腺激素(PTH)水平及头颅CT变化。结果9例患者误诊为原发性癫痫6例、癔症2例、神经官能症1例,临床表现均有手足抽搐。9例患者均有低钙血症、高磷血症及甲状旁腺激素减低。头颅CT均有颅内多发性钙化灶,对钙剂治疗反应良好。结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多有癫痫样发作及精神症状,常被误诊为原发性癫痫、癔症等。对有手足抽搐和癫痫样发作的病例,应常规做血钙、磷、唧、头颅CT等检查,以尽早确诊。尽快纠正低钙血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