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13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36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探讨对于颈动脉内膜剥离术(CEA)高风险的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经皮颈动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CA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2002年6月至2005年1月间选取了35例(共38处病变,其中男23例,女12例),年龄55~81岁,平均(67.3±9.4)岁。CEA高风险的严重颈动脉狭窄病人行CAS,并进行6个月的随访观察。观察终点事件包括死亡、中风及轻微中风、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结果:手术技术成功率为100%,但1例(2.86%)术后4d诱发心绞痛加重后外科搭桥前心梗死亡。其余并发症包括1例轻微脑梗塞,1例高灌注综合症,半年随访未见其它并发症及终点事件。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对于CEA高风险的老年颈动脉狭窄病人,经皮颈动脉成型及支架植入术(CAS)是安全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22.
目的评估在股动脉穿刺部位采用预先缝合技术实施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2009年10月到11月,共有9名主动脉瘤或夹层患者的11处股动脉穿刺部位接受这种技术管理,术前根据CTA和彩色超声检查证实股动脉入路解剖适合此种术式。造影、麻醉与覆膜支架置入按照标准方法进行,覆膜支架系统包括ZenithTX2(Cook,美国)4例,Valiant(Medtronic,美国)3例,Hercules(Microport,中国)2例,对术后所有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穿刺部位、同侧下肢血运的密切观察。结果患者包括5例DebakeyⅢ夹层,3例腹主动脉瘤和1例弓降部胸主动脉瘤,年龄为(61.2±11.6)岁(男性例7例);9例患者全患有高血压病;5例患有冠心病;3例有糖尿病。器械外径有16Fr2例,20Fr2例,22Fr3例,24Fr4例;9处穿刺口使用2套PerclosePro-GlideTM(Abbott,美国)血管缝合器,另2处使用3套,技术成功率为100%;无围术期的血管并发症发生。结论在实施主动脉腔内修复术中,使用经皮穿刺、预先PercloseProGlideTM缝合器缝合穿刺口的技术,是替代股动脉切开安全可行的方法 。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低强度红激光照射(Low Power Red Laser Irradiation, LPRLI)后局部血管组织Ⅰ型胶原(Col Ⅰ)mRNA、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和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凋亡,探讨LPRLI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兔血管成形术后收缩性血管重塑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的血管损伤模型.10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单纯血管拉伤组和单纯拉伤+激光照射组.对术后3天、1周、2周、4周、8周动物组织提取总RNA、半定量RT-PCR观察ColⅠmRNA表达和免疫组织化学-LSAB法测定ICAM-1、p53、bcl-2/bax.TUNEL法检测VSMC凋亡并计算凋亡指数.结果①Col ⅠmRNA的表达:术后3天,两组均可见到ColⅠmRNA的表达,但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4周,ColⅠmRNA的表达LPRL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第8周,两组ColⅠmRNA的表达均减弱,组间无统计学差异.②ICAM-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术后3天即可看到ICAM-1的表达,LPRLI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第1周到第4周,LPRLI组的ICAM-1虽然逐渐增强,但仍然显著低于对照组,并可见到血管外膜明显表达ICAM-1,LPRLI组位于外膜的ICAM-1的表达受到明显抑制.③VSMC凋亡的检测:我们用TUNEL法检测了位于损伤血管内膜和中膜的VSMC的凋亡,结果发现术后3天至1周两组间凋亡指数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周至4周,LPRLI组VSMC的凋亡指数明显大于对照组;第8周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53、bcl-2/bax三个凋亡相关基因的检测组间未发现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①LPRLI可以抑制ColⅠmRNA的表达;②LPRLI抑制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抑制ICAM-1的表达来实现;③LPRLI可以诱导损伤血管VSMC凋亡并且与p53\,bcl-2/bax三个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无关,LPRLI诱导VSMC凋亡的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以上三个结论可能成为LPRLI抑制损伤血管收缩性重塑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4.
周颖玲 《广东医学》1998,19(6):407-409
目的:研究高钾饮食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的抑制作用。方法:用新西兰白兔制成主动脉内皮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n=20)、对照组(n=20)、治疗组(n=20,添加钾剂饲入:3%KCl100ml/天)。每组动物分两批于本后7天、30天处死,取腹主动脉下端作实验数据测定。结果:高钾饮食可有效升高血钾水平,治疗组服钾7天至术后30天血K+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或<0.01)。血管条3H-TdR掺入量对照组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血管平滑肌钙含量术后7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均明显升高,尤以对照组为甚,30天后治疗组降到空白组水平,但对照组水平仍较高(P<0.05)。新生内膜面积和内膜/中膜面积比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7天P<0.05,术后30天P<0.05)。结论:高钾饮食对血管损伤后内膜增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提示高钾饮食对于防治球囊成形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发生具有潜在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讨肾动态显像 (肾动态ECT)对临床诊断肾动脉狭窄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 4例肾动脉造影明确肾动脉狭窄 ,临床上确诊肾血管性高血压 (RVH)的患者进行肾动态ECT和肾动脉造影对比分析。ECT阳性作为预测肾动脉狭窄的指标。结果  2 4例患者中 ,ECT阳性 2 0例 ,敏感性 83 3% ;ECT阴性 4例。结论 对于肾动脉狭窄的诊断 ,肾动态ECT是一种有效的无创性检查。  相似文献   
26.
今年60岁的张先生两个月前睡眠一直不好,整天都觉得头晕,医生检查后确诊其患有高血压,遂嘱其服用降压药。前几天张先生再去复查,血压已经控制在129/78毫米汞柱,医生继续开了降压药,还让他坚持每天服用阿司匹林。张先生感到奇怪:"为啥高血压还要吃这药?"  相似文献   
27.
患者女性,44岁。于16年前即出现左上肢无脉,在当地诊为“动脉炎”,无特殊治疗。于12年前突然出现胸闷胸痛,大汗,在当地医院诊为“急性广泛前壁、高侧壁心梗,大动脉炎”,经治疗病情稳定。7年前因心悸、胸闷,并晕厥,在当地医院诊为“室性心动过速”,予电击除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高钾摄入对脂质过氧化作用和ox LDL的影响。方法 新西兰白兔 3 0只 ,随机分为 3组 :空白组予普通饲料喂养 ;对照组予高脂饲料喂养 ;治疗组予高脂饲料喂养并添加钾剂饲入。将 3组的多项观察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和治疗组动物高脂饮食后血TC、TG、LDL c和HLD c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停止高脂饮食后血脂水平下降 (与同组实验前比较P <0 0 5)。治疗组服钾后 7d~ 45d血钾水平较空白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 (P <0 0 5) ,但均在生理浓度范围内。对照组高脂饮食 7d和 3 0dLPO的稳定终产物丙二醛 (MDA)水平较空白组和治疗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停止高脂饮食后 15d其MDA达更高水平 ;治疗组高脂饮食 7dMDA水平与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高脂饮食 3 0dMDA水平较同期空白组升高 (P <0 0 5) ,但停止高脂饮食后 15d其MDA水平与同期空白组无明显差异 (P >0 0 5) ;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SOD活性在各时点均无显著性差异 ,但高脂饮食 3 0dSOD活性较空白组下降。对照组在 7d~ 45dox LDL水平均较空白组和治疗组显著升高 (P <0 0 5-0 0 1) ;治疗组高脂饮食7dox LDL水平开始上升 ,但与空白组比较未具显著性 (P >0 0 5) ,3 0d后ox LDL水平较同期空白组升高 (P <0 0 5) ,但停止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病人,姑息性单纯行肾动脉成形术(PTRA)及支架植入术的可行性.方法选取17例(14男,3女);入选时年龄58~77岁,平均(67.5±1.3)岁,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的未行冠脉搭桥及经皮冠脉成形术的病人,采用PTRA及支架治疗,并对病人的心功能、心绞痛发作次数以及心脏超声心动图观察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进行12~18个月,平均(14.7±3.1)个月的随访.结果随访中心绞痛发作次数由每周(11.0±1.6)次发展为(4.8±0.9)次(P<0.01),12例病人心功能由原来Ⅲ级变为Ⅱ级,5例心功能没变,无1例心功能恶化;心脏超声心动图查LVEF(37.6±6.7)%发展为(45.3±9.1)%(P<0.01);SF-36调查表中评分总分由(65.3±4.5)分好转为(97.3±12.8)分(P<0.01),在评分中的健康和日常活动、自我感觉、总的健康情况部分也有明显好转(P<0.01).结论严重冠心病合并肾动脉狭窄病人,如病人按目前条件不能行冠脉搭桥获冠脉成形术,姑息性单纯行肾动脉成形术及支架植入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国产西罗莫司洗脱支架预防再狭窄的有效性。方法广西种小型猪18只,分别植入不同剂量西罗莫司洗脱支架,常规剂量组:为有效的西罗莫司涂层常规剂量140μg/cm^2;0.75剂量组和0.5剂量组:分别含西罗莫司常规剂量的75%(105μg/cm^2)和50%(70μg/cm^2)。在术后28d和90d,用组织病理检查冠状动脉内膜增生程度,免疫组化检测内膜平滑肌细胞中增殖细胞核抗原和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支架部位血管腔面积以常规剂量组最大。0.75剂量组次之,而0.5剂量组最小。支架植入后3组血管新生内膜均可见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细胞。以常规剂量组最少。凋亡细胞仅见于常规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新生内膜。观察至90d,3组动物均未见血栓。结论预防再狭窄以常规剂量组的药物洗脱支架效果最好,有抑制内膜过度增生的作用,0.75剂量组达到同常规剂量组相似的预防冉狭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