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32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麦考酚酸酯(MMF)是一种新型的免疫抑制剂.在临床应用中,MMF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已不仅仅局限于器官移植,还涉及到系统性红斑狼疮(SLE)、自体免疫风湿性疾病的治疗,以及在糖尿病,肺部血管高压的辅助治疗等诸多方面.肠包衣麦考酚酸钠,是一种新的可抵抗胃溶作用的麦考酚酸肠包衣剂型,药物在肠内释放,可以降低胃肠道(GI)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蜂胶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媒萃取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从蜂胶中获得了两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组分PPLCC和PPLSE,体外抗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HepG2)和人口腔癌细胞(KB)试验表明,浓度为50μg/ml的PPLCC和PPLSE对HepG2细胞的抑制率分别达87.4%和35.1%,IC50分别为17.5μg/ml和1151.2μg/ml;对KB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84.9%和59.8%,IC50分别为21.0μg/ml和33.6μg/ml。结果表明,蜂胶可作为抗肿瘤活性物质的天然来源。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甘油对毕赤酵母生长和重组水蛭素Ⅱ表达的影响。方法:在摇瓶和IOL发酵罐中用含有不同浓度甘油的培养基培养毕赤酵母,测定毕赤酵母的生长和重组水蛭素Ⅱ的表达。结果:发酵培养基中初始甘油浓度为5g/L时,毕赤酵母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补料过程中甘油浓度大于70g/L时,毕赤酵母生长受到抑制。与不加甘油相比较,诱导表达期维持培养基中甘油浓度在5g/L以下,重组水蛭素表达可提前4h,诱导30h其活性达13000 ATU/ml,比仅用甲醇诱导时效价提高了7.7%。结论:降低初始培养基中甘油浓度有利于毕赤酵母生长,补料过程中培养基甘油浓度应维持在押制毕赤酵母生长的浓度之下,诱导阶段培养基中少量的甘油有利于水蛭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汪辉  周长林 《药学进展》2005,29(6):266-270
目的:从连云港赣榆附近海泥样品中分离嗜盐菌株并鉴定,对产物的活性做初步研究。方法:以Gibbons培养基富集培养并分离纯化菌株,以《伯杰氏系统细菌手册》第1卷(1984)等为主要依据,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琼脂扩散法测定体外抗菌活性,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测定免疫活性。结果:分离得到一株盐单胞菌Halomonas-GY1,Halomonas-GY1符合盐单胞菌属特征,但其生理生化特征与几个典型的盐单胞菌属菌种存在差异。体外抗菌试验表明,Halomonas-GY1培养产物对革兰阳性菌以及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其多糖提取物对正常小鼠的迟发型变态反应有增强作用,对环磷酰胺所致免疫低下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有恢复作用。结论:Halomonas-GY1为盐单胞菌菌株,其培养产物对革兰阳性菌及部分革兰阴性菌有明显的抗菌作用,多糖提取物具有明显的免疫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BF-30是金环蛇Cathelicidin基因编码的一种直链多肽,由30个氨基酸构成。基于细菌生物被膜与细菌耐药性的关系,研究了BF-30对铜绿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抑制作用及机理。当BF-30浓度为1/2×MIC时,可有效的抑制铜绿假单胞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以铜绿假单胞菌PAO1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亚抑菌浓度的BF-30抑制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BF-30能够有效减少PAO1胞外鼠李糖的含量,从而降低细菌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但对PAO1表面的疏水性并无影响。此外,亚抑菌浓度的BF-30可剂量依赖性的降低细菌群体感应系统中绿脓菌素的释放量而不影响细菌对过氧化氢的敏感性,表明BF-30可通过群体感应系统调节生物被膜的形成。因此,BF-30有望用于治疗细菌生物被膜引起的各类慢性感染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贵州省黔南州一起条盖盔胞伞食物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结果,为做好这类事件的应急处置提供借鉴。方法收集、分析对本次事件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现场卫生学调查、毒蕈样本形态学鉴定和临床救治资料。结果贵州省黔南州某公司员工进食野生菌导致食物中毒,经流行病学调查、野生蘑菇形态学鉴定,为一起自采误食条盖盔孢伞所致中毒事件。结论自采误食有毒野生蘑菇是导致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僵菌对大黄酸葡萄糖甲基化的转化作用。方法:在白僵菌培养液中加入大黄酸底物,利用生长细胞对其进行生物转化。发酵液离心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萃取部位通过各种色谱方法分离得到一个新化合物。运用氢谱碳谱以及二维核磁共振光谱鉴定结构。结果:转化产物为大黄酸糖基化衍生物,结构鉴定为7-O-(4’-甲氧基-β—D-葡萄糖)。结论:芦荟大黄素(1)是一个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在重组人血清白蛋白(recombinant human serum albumin,rHSA)Pichia pastori表达系统中,研究了高密度培养时细胞生长、改变碳源和诱导表达时溶氧的变化和调控规律,溶氧与细胞生长和重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发酵前期的细胞生长阶段,细胞需氧降低表明碳源甘油的消耗,根据溶氧水平适时流加碳源甘油;改变碳源前,应停止流加甘油碳源,并以溶氧指标判断甘油是否消耗完全;重组蛋白诱导时流加甲醇的速度应缓慢增大,并保持细胞一定的需氧水平。高密度培养时通过流加底物速度、搅拌转速、通气量和富氧培养来关联控制发酵液溶氧水平。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慢性疲劳综合征、中医体质及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流行病学病例对照设计,对100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和1000例健康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气郁质的人群更容易患慢性疲劳综合征。社会心理危险因素中,教师、人际不满意、白领、性格内向、不喜欢本职业,每天睡4~6h、人际一般为慢性疲劳综合征发病的危险因素。且气虚质的形成与每天睡4~6h、不参加体育运动、女性、饮食不规律、性格内向正相关,余体质与危险因素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理性中医体质、长期从事身心压力大的职业、不良生活习惯、不良情志刺激易促成C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