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61.
目的:建立槐耳大黄双向发酵体系。方法:采用硫酸—苯酚比色法、醋酸镁—甲醇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多糖含量、总蒽醌含量、4种游离型蒽醌含量,并结合折干率、消耗率等指标对药材用量、温度、加水量等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采用500 mL 锥形瓶进行槐耳大黄双向发酵时,最佳工艺为:药材用量10 g,温度34℃,加水量120%。结论:双向发酵使大黄游离型蒽醌含量增加,其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大黄酚含量有所增加,结合型蒽醌减少,可缓和大黄峻烈的泻下作用。  相似文献   
62.
包膜病毒感染过程中,劫持宿主细胞的糖基化修饰系统对自身抗原进行修饰,籍此逃脱宿主的免疫监视,是病毒感染的重要机制。而且,包膜蛋白的糖基化修饰,一方面发挥抗原屏蔽效应,导致疫苗研发更为困难;另一方面,修饰的聚糖对抗原表位结构也具有空间重构效应。因此,包膜病毒的中和抗体与修饰聚糖的结构有关。除此之外,抗原蛋白的糖基化修饰也与病毒识别、黏附,组织嗜性,病毒颗粒组装的质量控制以及毒性与侵袭力有关。本文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逆转录酶mRNA存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与乙型肝炎的临床关系。方法选择70例乙型肝炎患者(包括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及10例HBsAg阴性的健康体检者。分别提取其PBMCs中的总RNA,经无RNA酶的DNA酶I消化去除残存的基因组DNA后,逆转录合成cDNA。以HBVP基因区设计合成逆转录酶引物进行PCR扩增,检测HBV逆转录酶的表达情况。对1例阳性标本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将所得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已知核苷酸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所得基因序列为379个核苷酸,与实验设计相符。与HBVadw2亚型标准一级结构比较,同源性为93.7%。对照组无1例HBV逆转录酶mRNA阳性表达;急性乙型肝炎组阳性表达率较低,为5.3%(1/15);慢性乙型肝炎组阳性表达率为33.3%(12/36),两组阳性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阳性表达率为26.7%(4/15),与慢性乙型肝炎组比较,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BMCs中HBV逆转录酶mRNA表达阳性组与阴性组肝功能比较,大部分指标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PBMCs中HBV逆转录酶表达阳性率与血清HBeAg、HBVDNA阳性率之间无相关性(r=0.164、,=0.07),其差异均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乙型肝炎患者中,有家族史者的PBMCs逆转录酶mRNA阳性表达率占37.0%(10/27),而无家族史者的仅占16.3%(7/43),乙型肝炎患者的家族史与PBMCsHBV逆转录酶阳性表达有相关性(r=0.229),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BV逆转录酶在PBMCs中可独立复制,其表达与乙型肝炎的慢性化、重度化及家族聚集性有密切相关性,可为早期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4.
蜂花粉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导用比色法测定蜂花粉中总黄酮含量的方法。此法采用70%乙醇提取,以5%亚硝酸纳溶液,10%硝酸铝溶液和氢氧化钠试液为显色剂,在波长510nm处测定吸收度。方法简便易行,重现性好,加样回收率为98.99%,变异系数1.29%。  相似文献   
65.
我院于1991年5月~1993年3月,对125例丙型肝炎进行了HBV M的检测,结果如下。临床资料一、病例选择 125例均为住院患者,男性83例,女性42例,年龄14~78岁,平均39.1岁。二、诊断标准 125例均为抗-HCV阳性、ALT异常者。慢性丙肝以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标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腺病毒ElA基因通过下调人鼻咽癌CNE-2Z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CNE-2Z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方法:选用人鼻咽癌CNE-2Z细胞为靶细胞,分别用PBS、Ad-β-gal、Ad-ElA作用48 h后,用6MV X线分别给予0、2、4、6、8和10 Gy剂量照射后.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3组细胞存活率及细胞周期变化来观察ElA基因对人鼻咽癌CNE-2Z细胞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同时用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3组细胞VEGF水平的表达.结果:经照射后Ad-ElA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Ad-ElA组细胞的生长速度明显慢于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RT-PCR和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d-ElA组比PBS对照组和Ad-β-gal对照组的人鼻咽癌CNE-2Z细胞的VEGF表达明显下降.结论:ElA基因通过下调VEGF的表达来提高人鼻咽癌细胞对放疗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67.
E1A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E1A基因对人乳腺癌细胞化疗药物的增敏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通过脂质体介导到将E1A基因导入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经G418筛选获得稳定表达E1A的转染细胞(MCF-7-E1A)。用不同浓度的表阿霉素、泰素帝及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处理细胞,通过MTT法测绘细胞存活曲线,观察E1A基因对表阿霉素、泰素帝和5-氟尿嘧啶等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用同一浓度的泰素帝和5-氟尿嘧啶处理细胞,观察E1A基因在不同时间对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结果转染E1A基因的人乳腺癌细胞(MCF-7-E1A)对表阿霉素和泰素帝的敏感性显著增加,与MCF-7和MCF-7-vect细胞系比较,MCF-7-E1A细胞对表阿霉素和泰素帝的敏感性分别增加了11倍和15倍;对5-氟尿嘧啶的增敏作用不明显。结论E1A基因能显著增加人乳腺癌细胞对表阿霉素和泰素帝等化疗药物的敏感性。该作用可能与E1A基因抑制该细胞的HER-2/neu基因的表达有关,使人乳腺癌细胞周期再分布,出现S期抑制和G2/M期阻滞,为恶性肿瘤上化疗和基因治疗联合应用的可能性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准确检测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方法收集临床诊断或疑似为败血症患者的血标本,直接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确定其敏感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MRSA的mecA基因为靶序列,合成引物,采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上述基因进行检测,并将其结果与细菌常规培养结果对比,分析该方法检测MRSA的特异性、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直接从血标本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的灵敏度为10’CFU/mL。MRSA阳性血标本实时荧光PCR灵敏度为46.15%,特异性为100.00%,阳性预测值为100.00%,阴性预测值为56.25%。结论使用该方法快速检测临床血标本中MRSA的灵敏度不高,欲应用于临床快速诊断尚有若干问题需解决。  相似文献   
69.
Valia-Chien双室渗透池及HPLC测定结果表明,月桂氮酮(Azone)对雌二醇的皮肤渗透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当Azone与丙二醇组成复合促透剂联合应用时,两者呈现协同作用。差示扫描量热计(DSC)分析结果揭示了Azone的促进机理是它瓦解了角质层的双分子脂质层的紧密结构,破坏了有序叠集排列,导致结构松散,流度(fluidity)增加,从而使药物分子易于转运。扫描电镜对皮肤表面的超微结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Azone对双分子脂质层的影响。皮肤表面不连续杜及裂隙的增加和毛囊口的拓宽,提示Azone对角质层类脂质具有特异性的溶解作用,从而使屏障阻力降低,药物渗透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70.
目的 探讨基于网络信息支持的延续性护理在炎症性肠病合并艰难梭菌感染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8年4月至2020年10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科住院的110例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试验组在常规出院护理基础上,进行基于网络信息支持的延续性护理干预,即建立病友群,利用微信平台每周推送疾病相关微信推文,通过微信小程序每日在线查看患者症状记录,同时进行疑难解答等;对照组接受常规出院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的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网络信息支持的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合并艰难梭菌感染的炎症性肠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