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68篇
临床医学   6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1.
国外老年人烧伤的防治周继林编译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烧伤整形科近期对烧伤患者治疗的进展,特别是早期复苏及营养支持,提高了患者的存活率。但对老年人烧伤患者的治疗仍有不少问题,这与老年人的生理及体格差异有关。老年人烧伤有他的危险性,治疗有其特殊之处,预防尤为...  相似文献   
32.
小型猪髁突纵行骨折后咀嚼肌ATP酶组织化学定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髁突纵行骨折对幼年小型猪咀嚼肌的影响。方法 中国实验用小型猪 18头 ,行髁状突纵行骨折 ,术后 3月和 6月应用酶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嚼肌及翼外肌的ATP酶变化。根据肌纤维ATP酶活性差异 ,将肌纤维分为氧化型纤维和酵解型纤维 ,然后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分析 ,分别得出两型肌纤维纤维个数、直径、光密度等参数 ,双侧对比研究。结果 幼年期小型猪髁状突纵行骨折后 3月和 6月双侧咀嚼肌ATP酶组织化学特征变化一致 ,两型肌纤维直径、酶活性及Ⅰ型纤维百分比构成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髁状突纵行骨折后 ,幼年期小型猪咀嚼肌未见病理性变化。但对其咀嚼肌的长期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3.
双侧上颌骨缺损后,许多整复手术常难以成功,尤其在肿瘤切除后又接受放射治疗者,而利用颧颊翼咽鼻突义颌进行修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作者对7例双侧上颌骨缺损患者进行义颌修复治疗,6例系肿瘤切除后的缺损,1例为创伤所致缺损。其中1例术后经放射治疗发生放射性...  相似文献   
34.
小型猪和恒河猴颞下颌关节及下颌骨的血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放射性同位素骨三相显像技术测定并比较了18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和20只恒河猴颈下颌关节区的血流,结果发现,与下颌骨不同部位相比,两种动物均显示颞下颔关节区血流相时间──放射性强度曲线峰值最高,血流到达时间最短,血地相和延迟相均显示两侧颞下颌关节区放射性强度对称,这提示颞下颌关节区具有丰富的血供而且两侧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5.
幼儿的髁状突纵形骨折(Sagittalfractureofmandibularcondyle,SFMC)对颞下颌关节的损伤有其自身的特点,它直接伤及髁状突软骨,损伤下颌骨生长发育中心,还对关节盘有继发性损伤〔1、2〕。骨形成蛋白(Bonemorpho...  相似文献   
36.
我院自1976年1月以来,使用41型、T41型合成高分子人工皮处理创面共76例,收到较好疗效。其中三度烧伤切痴创面41例,供皮创面35例;41型29例,T41型47例;烧伤总面积4~67%,三度面积4~53.5%;切痂时间为伤后3~16天,切痂面积3~25%;使用人工皮面积为切痂创面120~3.083平方厘米,供皮创面68~1.335平方厘米。  相似文献   
37.
上颌骨因火器伤及感染所致的上颌骨的单侧、双侧、前端及其它部位的大型缺损或因肿瘤所作的单侧或双侧的次全切除或部分切除,以往矫形修复时常因承力条件差,义颌不易稳定,很难恢复良好的咀嚼功能。我们观察到这类伤病员多残留有不同长度的上颌骨颧突,于是设计了这一颧颊沟成形术,制作颧颊翼义颌。通过临床实践,认识到新设计的颧颊沟成形术,确有使义颌扩大承力  相似文献   
38.
复方碘溶液及碘化钾溶液局部灌注对慢性腮腺炎有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腮腺炎是一种常见的涎腺疾患。1960年初,我们分别用复方碘溶液及碘化钾局部灌注治疗慢性腮腺炎,获得了一定的疗效,并作了动物实验,以了解药物对腮腺的作用。现就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牙周病的矫形治疗为近年来开始采用的方法,我们遵照毛主席“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教导,将此类患者100例,进行了复查和初步总结。从中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不少的教训,现分析如下。 100例中男性92例,女性8例;30岁以下的4例,30~49岁的41例,50岁以上的55例。  相似文献   
40.
根据对下颌骨火器伤骨缺损病例晚期治疗中的观察,下颔本身和下颌残余牙列,及其相对的上颌骨和上颔牙列常出现继发畸形。在以往有关颌面创仿的文献中对这种病例的预防和矫治方面讨论很少。我们观察了43例下颌火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