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9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2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我院每年对区直企事业单位女职工进行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 ,开展群防群治 ,查治结合 ,努力降低妇女常见病、多发病的患病率。现将 2 0 0 2年普查资料分析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普查对象 区直企事业单位已婚在岗女职工。1.2 普查方法 统一填写我院自制的妇科检查登记表 ,包括单位、姓名、年龄、月经史、生育史、过去病史及手术史等。常规妇科检查 :外阴、阴道、宫颈、子宫、附件、白带常规、宫颈刮片 (巴氏法 )检查 ;乳房视、触诊 ;常规红外线检测 ;腹部B超等检查。2 结果1.1 年龄 本资料受检人数为 172 0人 ,年龄 2 4~ 5 5岁。其…  相似文献   
52.
长期以来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基本上是沿用讲授式教学法 ,教学环节主要有 :组织教学、讲授新教材、问题答疑。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的传统教学模式 ,其优点是教师能系统地向学生传授知识 ,学生基础知识比较扎实。但由于这种教学方式把学生禁锢在课本上、课堂上 ,教师在课堂上讲什么、学生就记什么 ,学生被动的学习 ,使学生围着老师转 ,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长此以往养成了一些惰性 ,不愿思考也不善思考 ,学生往往提不出问题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填鸭式教学从小学一直沿用到大学 ,学生对此已感到厌倦。我们通过学生对课堂教学的问卷调查中发现多数学生对现行的教学方式不太满意 ,学生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习兴趣不高 ,只为考试而学 ;2生化内容与临床联系不多 ,学习比较枯燥 ;3学生学习无主动性 ,课堂气氛不活跃 ;4学生被动的学习 ,故教师的讲课艺术对学生学习兴趣有较大影响 ;5课件如无动画 ,学生视觉会疲劳。上述这些意见反映了现行教学模式呆板 ,方式陈旧 ,不能因材施教 ,教学配置不合理 ,师资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为了找出一个学生比较乐意接受的教学方法 ,我们在 2 0 0 1级本科生中开展了...  相似文献   
53.
按照学校教学部门的要求,基础医学院教研科对我科室2005~2006学年所承担的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效果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的结果及存在的问题报告如下。1科室师资基本情况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我科室有在职教师11人,在岗9人,一人出国进修,一人外出攻读博士。在岗的9人中,教授一人,讲师8人,其中两人已取得博士学位,4人在职攻读博士,其余3人均为硕士毕业。2调查形式和调查结果2.1调查形式:由基础医学院教研科的老师将调查表下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表格中所列的内容对带教老师按课堂教学、教学效果和总分3个方面打分。每项按100分计算,总分为前面两项的平均值。2.2结果:学生对各位老师评价的结果见表1。表1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评价表(%)教师90分以上75~89分60~74分60分以下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总平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总平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总平课堂教学教学效果总平A 21.6 18.9 16.0 63.5 64.9 69.0 14.9 16.2 15.0 0.0 0.0 0.0B 33.3 30.2 30.0 58.8 58.7 62.0 7.9 9.5 6.0 0.0 1.6 2.0C 43.9 37.4 36.5...  相似文献   
54.
目的:通过对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在肝细胞癌组织中表达及生物学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计量分析,探索该领域近10年的研究现状、热点及趋势。方法:以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为数据来源,利用Excel、VOSviewer、Citespace、Carrot 2软件分别进行年度发文情况、期刊分布情况、国家/机构分布情况、作者分布情况及关键词分析,并绘制相关可视化图谱。结果:纳入1 673篇SCI文献,载文量最多的期刊是Oncotarget,引文量最高的作者是Sun Shuhan,中国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国家,南京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是该领域研究的重要机构,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基因表达、lncRNAs的生物学作用。蛋白激酶B、凋亡、自噬是研究的前沿。结论:研究结果为科研工作者今后开展相关课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为研究人员寻找潜在合作者与研究合作机构、研究热点及趋势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55.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口日趋老龄化,脑卒中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上升。其中脑梗死约占整个脑卒中的80%,对于急性脑梗死,目前唯一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是早期的溶栓治疗。在脑缺血早期,半暗带区神经细胞常有侧支循环供血,功能损害是可逆的,一般可存在4~8h,平均6h,因此,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改良肌皮瓣法在混合型睑袋整形术中的应用价值和注意事项。方法 2004年7月~2010年4月以斜切口改良肌皮瓣法行混合型睑袋整形术733例1466只睑袋。于下睑缘下方1~2mm处作横行皮肤切口,再于皮肤切口下方1~2mm作眼轮匝肌斜行切口,钝性剥离肌皮瓣达眶骨缘水平。切开眶隔(横向,长1.5cm),切除突出的眶隔内脂肪。嘱求美者双目向额部凝视,将肌皮瓣平铺后呈斜面剪去多余的眼轮匝肌和皮肤。以7-0单股尼龙美容线连续缝合皮肤。结果术后7d~14个月随访,最终满意率为100%。733例1462只睑袋术后下睑紧绷,皱纹减少或消失;4只睑袋局部脂肪轻度膨出。术后即刻出现复视2例,12h内消失;下睑淤血发青711例1375只睑袋,21只睑袋术后2周消失,其余均在1周内消失。术后睑外翻189例,其中187例于1周内消失,另2例于术后2个月内消失。结论对于混合型睑袋,采用皮肤与肌肉切口错开1~2mm的改良肌皮瓣法,切除突出的眶隔内脂肪、松弛的皮肤和多余的眼轮匝肌,方法安全可靠,疗效显著,睑缘下外形自然。  相似文献   
58.
背景: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的应用有许多报道,但存在假阳性较高、稳定性欠佳等诸多问题。目的:优化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建立灵敏且稳定的技术体系。方法:利用抗原血清学识别重组表达克隆技术,比较血清的处理方法、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加入方式、不同的封闭条件及培养基厚度对显色结果的影响,观察噬菌斑显色深浅、背景处理及假阳性的产生。结果与结论:直接法预处理血清、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浸泡硝酸纤维素膜并干燥结合脱脂奶粉进行封闭,显色效果最佳。此外选择适当的培养基厚度可有效消除边缘效应。提示血清预处理、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的加入方式、不同封闭条件及培养基厚度等因素,在利用抗原血清学识别的重组表达克隆技术进行抗原筛选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59.
慢性乙型肝炎(CHB)是导致我国肝炎后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而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复制,导致肝脏的炎症、坏死,目前抗病毒治疗已成为治疗乙肝的关键,但现有的抗乙肝病毒药物虽然能有效抑制乙肝病毒,却对HBV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无作用,故难以彻底清除HBV.当停止抗病毒治疗后,细胞核内的cccDNA又再次成为模板,继续复制DNA,导致病情复发.有证据表明,对于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达到HBeAg血清学转换,预示病情有更低的复发率,是抗病毒治疗停药指标之一[1].提高HBeAg血清转换率,可减少CHB病情复发,对阻断其发展有重要的意义.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HBeAg阳性,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60.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8例予益气养阴法组方内服,同时加营养支持、镇痛等姑息治疗。对照组30例单纯给予营养支持、镇痛等姑息治疗。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生活质量及体重的变化情况。结果:中药组改善中医证候、生活质量状况及体重等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P<0.05)。结论:益气养阴法治疗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缓解临床症状、改善生存质量等优点,体现了中医药治疗肺癌"带瘤生存"的疗效特点,可作为老年中晚期NSCLC患者姑息治疗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