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残胃肉瘤临床上罕见,我院遇到一例残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报道如下: 男,56岁。1972年因胃溃疡行胃次全切术,病理诊断:胃慢性溃疡,术后情况良好。近一年来感中上腹闷胀不适,近一月症状加剧,进食后有梗阻感并逐渐加重。在外院作钡餐检查发现食道下端贲门部有肿块。1985年8月3日在本院作纤维胃镜检查,提示贲门部肿瘤疑为残胃癌,但活检病理切片所见为炎性肉芽组织,于1985年8月9日作残胃切除术。病理检查:残胃标本包括贲门及一小段与  相似文献   
32.
“长生不老,长命百岁,返老还童”,是千百年来人类探索和追求的目标,表现了人类对长寿的向往。据《年华录》记载:“周穆王年134岁,周召公寿至180岁,姜太公(吕尚)140岁”。《中国名人大辞典》记载:“慧昭290岁”。乾隆皇帝开的千叟宴上,有一老叟141岁。清《香祖笔记》记载:“黄章,年102岁,赵省参加科举考试”。近代历史名人宋美玲年寿103岁。据1982年全国人口普查,当时全国有百岁以上老人3958人,最长者130岁,其次为117岁。现代医学研究证明,人类的寿命约是100~175岁,古人传说彭祖活了800岁,这只是幻想,但实践证明:只要依靠中医的长寿之道来创造条件延缓衰老,长命百岁是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3.
影响失语症类型的相关因素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研究表明 ,大约有 5 7%— 69%的脑血管病患者伴有语言障碍 (包括失语及构音障碍 ,或两者同时伴有 ) [1、2 ] 。语言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 ,会给患者及家庭带来精神和经济上的压力 ,进而增加社会负担。失语症患者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言语交流困难。由于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灶部位、病灶范围、病前的语言机能、性格特点及心理、生理等因素不同 ,语言障碍的类型及严重程度也不同 ,因此 ,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训练计划 ,确定短期及长期康复目标 ,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训练 ,改善预后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失语症解剖学基础182 5年…  相似文献   
34.
目的:就近几年国外有关磁共振波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应用方面的研究近况,综述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及在脑卒中中的应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line1990/2005与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磁共振波谱在脑卒中应用相关的文章,检索词为“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Stroke”,“MagneticResonanceSpectroscopy,Metabolism”,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有关磁共振波谱及在脑卒中应用方面的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查找全文,纳入标准为随机对照临床研究(RCT),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资料提炼:共收集到相关文献28篇,排除10篇重复的同一研究,对剩余的18篇进行综述。资料综合:18篇文献,共包括78例患者。说明了磁共振波谱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脑1H-磁共振波谱共振峰种类与意义,磁共振波谱在脑梗死中的应用。总结了脑梗死时脑内代谢物的变化情况,认为脑梗死时,乳酸、高能磷酸盐和pHi的波动有一定规律性,梗死灶内乳酸的含量与梗死灶体积、局部脑血流量和临床神经功能评分相关。结论:应用磁共振波谱可以观察脑卒中后患者脑内代谢的变化,了解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对脑梗死进行预后推测。  相似文献   
35.
培高利特添加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临床观察 (附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小英  管小亭  柴滨  周筠 《北京医学》2001,23(3):146-148
目的:评价培高利特对帕金森病的治疗效果并探讨药物剂量。方法:对25例帕金森病病人使用培高利特治疗,在治疗前后进行多项运动障碍评分,并观察运动波动的变化。结果:改良Hoehe-Yahr分级,Webster评分,NUDS评分,用药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2,P<0.05,P<0.05);而Webster评分中震颤,僵直与坐起、手部动作过缓及步态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P<0.02,P<0.05)。结论:培高利特对治疗帕金森病有显著疗效,并能改善运动波动。  相似文献   
36.
桉油喷雾剂的制备改进及其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穗麟  陈怡禄  周筠  黄跃  卓仪 《医药导报》2003,22(12):881-881
目的:改进桉油喷雾剂的配制及考察其稳定性.方法:溶液型桉油喷雾剂处方加入2.0‰吐温 80,改进为乳液型桉油喷雾剂,并在室温(25±2)℃、密闭的条件下考察其稳定性.结果:乳液型桉油喷雾剂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2周内可保持稳定.结论:乳液型桉油喷雾剂制剂稳定,储存方便.  相似文献   
37.
陈怡禄  卓仪  周筠  黄跃  李穗麟 《中国药房》2003,14(12):726-727
目的 :探讨复方薄荷脑喷雾剂的配制改进方法及其稳定性考察。方法 :利用表面活性剂吐温 -80的增溶作用 ,将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改进为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 ,并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考察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是否稳定。结果 :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加入2 0‰吐温 -80配制成乳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后 ,其在室温、密闭的条件下 ,2周内可保持稳定。结论 :溶液型复方薄荷脑喷雾剂改进为乳液型 ,其制剂稳定 ,贮存方便 ,且符合药品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38.
对引产后引起宫颈粘连并轻度宫腔粘连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33岁。因引产后闭经伴周期性腹痛7a来本院就诊。7a前在外院中孕引产,产时宫颈裂伤缝合,产时大出血曾给予输血治疗,术后无月经来潮,有周期性剧烈腹痛,经抗炎治疗后腹痛能缓解。诊断为重度宫腔粘连,前后在当地医院行两次宫腔粘连分离术(第二次为宫腹腔腔镜联合手术)并上环,术后病情无好转。患者引产前月经正常,孕6产1,人工流产4次,引产1次,足月顺产1次。妇检:外阴、阴道无异常,宫颈呈蒜瓣样,子宫后倾后屈,大小正常,附件未及异常。血性激素结果正常。初步诊断“宫腔粘连”,在B超监视下宫腔镜检查见“宫腔”广泛粘连,宫底偏左有一小孔穴,因疑子宫穿孔而停止手术。经抗炎治疗一周后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术。开腹后探查盆腔,见子宫大小、外形正常,右前壁有一陈旧性穿孔但未穿透浆膜面,表面暗紫色,双侧附件正常。自宫颈探宫腔数次均从陈旧性孔穴穿出。因患者无再生育要求,强烈要求解决腹痛症状,经与患者和家属协商后决定切开子宫以确诊。自子宫前壁近底部正中纵型切开子宫达宫腔,官腔可见正常内膜,两侧宫角部轻度膜性粘连,分离该粘连,用探针由宫颈反复探宫腔不能到达宫腔,遂用探针逆行从宫腔探宫颈管,感前方阻力大,用力旋转探针前进约1.5cm后阻力消失、穿透宫颈管的粘连达宫颈外口,依次扩张宫颈至7号,宫腔置双腔气囊管后缝合子宫,气囊内注水3ml。  相似文献   
39.
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醛糖还原酶抑制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方法DPN患者15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口服依帕司他)88例,对照组(仅控制血糖)70例,各组治疗前、后测FPG、2hPG、HbA1c、血浆内皮素(ET)并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结果治疗前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正中神经与腓神经的神经传导速度及ET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醛糖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提高DPN神经传导速度,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雌激素和维生素D对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和分化的协同调节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成骨细胞系MC3T3-E1细胞用无酚红α-MEM完全培养基培养;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干预前后MC3T3-E1细胞中细胞周期相关基因[细胞周期素E( cyclin E)、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细胞周期素依赖性激酶抑制物(Cdkn2b)]和成骨细胞分化标志物[Ⅰ型胶原( COL Ⅰ)、碱性磷酸酶(ALP)和骨桥蛋白(OPN)]基因的表达.ALP活性染色用BCIP/NBT显色法.结果 单用雌激素17β-雌二醇(E2)可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尤其在生理浓度时作用最强,单用维生素D活性产物1,25-二羟维生素D3[1,25-(OH) 2D3]对MC3T3-E1细胞的增殖无影响,1,25 - (OH)2 D3不影响E2对MC3T3-E1细胞的促增殖作用.E2上调MC3T3-E1细胞中cyclin E和PCNA的表达,同时下调Cdkn2b基因的表达,1,25-(OH)2D3单独应用不能影响上述基因表达的变化,也不影响E2对上述基因的调节作用.E2可促进MC3T3-E1细胞中分化标志物(COLⅠ、ALP和OPN)基因的表达,加用1,25-(OH)2D3后可增强此作用.结论 雌激素和维生素D作为两种重要的调节骨代谢的激素,在促进成骨细胞增殖方面可能无协同作用,而在促进其分化方面可能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