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9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2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背景:多数研究认为病变部位对失语症的发病及失语症的类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但对此也有争议。目的:对失语症进行分类评估及CT,MRI检查,揭示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设计:横断面调查。单位: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对象:选择2002-02/2005-0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内科卒中单元住院的1198例脑梗死患者病变部位,纳入失语症患者325例。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拟订脑梗死诊断标准并经头CT或MRI证实为左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脑梗死患者。②母语为汉语语种者。③意识清醒能合作者。④文化程度小学以上,发病前智力正常,无精神疾病史。⑤初次发病或多次发病但没有言语功能障碍。⑥不合并严重肝、肾及其他内、外科疾病。⑦不合并其他影响语言功能的疾病。⑧不合并其他影响认知功能的疾病。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得分≤93.8分。排除标准:①右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脑梗死。②母语不为汉语者,或普通话不标准。③文盲。④多次发病且遗留语言障碍。⑤合并记忆力、智力障碍。⑥合并严重的视力、听力障碍。⑦不合作者。⑧西部失语成套测验得分>93.8分。其中男221例,女104例,平均年龄(68.72±4.56)岁。方法:①入院前进行CT检查,入院后1周内完成MRI检查,利用SIEMENSTrio2003T磁共振仪及siemensAG2003workstation完成全脑的数据收集和后处理。②入院2周内由卒中单元专业语言治疗师用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进行失语症分类评估。③进行西部失语成套测验检查的同一天由同一语言治疗师应用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共分6级,0级为无有意义的言语或听觉理解能力,5级为有极少的可分辨得出的言语障碍,患者主观上可能感到有点儿困难,但听者不一定能明显觉察到。主要观察指标: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间的关系;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结果:纳入患者325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语言中枢受累未引起失语情况:1198例脑梗死患者中,有5例Broca区及4例Wernicke区受累,没有引起失语症候群的患者。②失语症的分类:失语症患者325例中,西部失语成套测验评定结果为Broca失语83例,Wernicke失语48例,完全性失语58例,传导性失语12例;经皮质运动性失语36例,经皮质感觉性失语17例,经皮质混合性失语19例,命名性失语52例。病变部位位于经典语言中枢240例,非语言中枢受累85例。③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评定结果:0级84例,1级79例,2级77例,3级63例,4级22例,其中失语严重程度为0级、1级的患者多为经典的语言中枢受累。结论:多数失语症的类型与病变部位之间的关系符合经典的失语症模式,但也有少数失语症类型与病变部位不完全相符,非语言中枢病变也可引起失语,病变部位位于语言中枢的失语症患者,失语严重程度大。  相似文献   
102.
目的:探讨心脏外科连续护理小组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健康知识及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4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选取2016年7月~2017年12月46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建立连续护理小组进行护理。比较两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术后康复指标、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心脏搭桥术患者建立连续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3.
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病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抖动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的临床表现、病因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对11例抖动型TIA患者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表现为1侧肢体或单肢反复抖动发作,其中2例抖动发作时伴随抖动肢体不自主运动。MRI检查提示3例有大脑中动脉(MCA)分水岭区梗死。血管检查提示8例有抖动肢体对侧MCA中度狭窄,6例有抖动肢体对侧颈内动脉严重狭窄或颈总动脉与颈内动脉的串联狭窄。CT灌注显像及MRI灌注成像显示抖动肢体对侧MCA区低灌注。脑电图检查未见癫痫波。患者经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或适当药物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抖动型TIA与颅内外动脉狭窄造成MCA分布区脑血流的低灌注有关,增加血流灌注可使发作减少或停止。  相似文献   
104.
交叉性失语     
交叉性失语是指右利手者右侧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其存在是对右侧大脑半球具有语言功能的证明。交叉性失语的发生率较低,确诊需要严格的诊断及排除标准;交叉性发病的确切机制目前仍存在争议;交叉性失语的类型与左侧大脑半球病变引起的失语类型基本相同,但与病变部位不完全相符,且多为Broca失语,口语多为非流利型;交叉性失语恢复较快。  相似文献   
105.
M细胞的电生理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筠  臧伟进  崔长琮 《农垦医学》2001,23(5):338-341
继 8 0年代中期 ,学者们发现心内膜层肌细胞和心外膜层肌细胞有着不同的动作电位形态、离子通道特性以及对各种病理生理因素的反应以来 ,1 991年Sicouri和Antzelevitch[1 ] 在定量研究犬离体心内、外膜层肌细胞跨膜动作电位梯度时 ,发现心内膜下 1 - 2mm至 7mm ,即室壁中间 (犬左室壁平均厚为 1 4mm)的肌细胞 (Mid -myocardialCell)具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 ,提出了M细胞 (MCell)的概念。进一步研究发现M细胞还分布在与心室游离壁有共同胚胎学来源的心内结构中 ,包括室间隔、乳头肌和肌小梁…  相似文献   
106.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分析,回顾性探讨交叉性失语类型、可能的发生机制及预后。方法5例右利手右侧病变引起失语的患者均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测验中的口语流利性评定、西部失语评定及波士顿诊断性失语严重程度分级标准进行失语症严重程度分级,采用Frenchy构音障碍评定标准进行构音障碍评定;语言康复训练30d后,采用上述方法进行语言能力复查。结果5例病例均符合交叉性失语的诊断标准,经康复训练后,语言功能恢复较好。结论交叉性失语有两种类型:镜像失语及非典型失语,其可能的发生机制为:(1)右半球新的病灶使左半球处于静止或没有被发现的病灶,在某种程度上出现症状;(2)利手的同侧半球控制;(3)双侧半球均具有语言功能;(4)语言功能侧化停止于某一发展阶段。交叉性失语症预后好。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对骨科手术患者切口感染进行病原菌分析及临床防治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达到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有效防治的目的。方法选取2009年6月-2013年3月急诊外科收治骨科手术的1 100例患者,分析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术后切口的分泌物进行常规培养和细菌学分析。结果 1 100例手术患者中有29例出现了切口感染,感染率为2.64%;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株占86.21%,革兰阳性菌4株占13.79%,排名前3位病原菌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34.48%、20.69%、13.79%;Ⅰ、Ⅱ、Ⅲ类手术切口分别出现6、11、12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98%、3.03%、9.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长<120、120240、>240min分别出现2、14、13例感染,感染率分别为0.65%、1.96%、1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科手术切口感染进行防治,一方面要了解感染病原菌的类型,做好针对性的应对准备;另一方面应有效控制手术时间、对重点切口类型加以重点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8.
109.
近年来,国内对异烟肼(INH)乙酰化代谢分型实验和调查作了许多工作。工作中多采用曾氏法(KCN~氯胺T比色法),其中是否作尿空白试验和如何作尿空白说法不一。诸如,以蒸馏水代替尿作空白:取不同个体空白尿样吸收度平均值代替群体空白尿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立康妇炎栓的体外、体内抗菌及抗炎作用。方法采用2倍稀释法、液体转染法测定立康妇炎栓的最低抑菌质量浓度(MIC)及最低杀菌质量浓度(MBC);观察立康妇炎栓对家兔阴道白色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影响;采用二甲苯致小鼠耳肿胀法实验,观察抗炎作用。结果立康妇炎栓在体外能有效地杀灭和抑制生殖道感染常见病原菌;对白色假丝酵母菌所致的阴道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立康妇炎栓具有体外、体内抗菌及抗炎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