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周璟 《江西中医药》2006,37(6):63-64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直、结肠部位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以腹疼、腹泻、粘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目前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治疗相当棘手,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本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现将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控制产妇产后出血。方法通过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产妇第三产程临床应用催产素控制产后出血的临床治疗观察分析。结果2007年10月~2008年2月住院分娩的足月产妇81例,产妇最小年龄为19岁,最大年龄为36岁,初产妇占84%。在第三产程合理使用催产素可缩短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结论在临床上,除使用催产素外,提高产科质量,减少术中出血,加强产程观察,及时采取处理措施等则可以有效地避免失血过多。  相似文献   
24.
目的观察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内膜形态、厚度的变化,分析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和临床妊娠率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2018年12月在我院行冻融胚胎移植的186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冻融胚胎移植前内膜准备时是否行粒细胞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内膜准备时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的为研究组,共95例;内膜准备时只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共91例。比较移植前子宫内膜准备时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子宫内膜形态和厚度的变化,对比胚胎移植后两组患者的胚胎种植率、临床妊娠率、流产率以及异位妊娠率。结果研究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对照组治疗前后内膜形态比较、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内膜形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对照组治疗后内膜厚度较治疗前有增加、治疗后研究组内膜比对照组内膜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胚胎移植后研究组的胚胎种植率(24.85%)明显高于对照组(14.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临床妊娠率(41.05%)略高于对照组(3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见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促使薄型子宫内膜患者内膜的形态和厚度发生有意义的变化;在冻融胚胎移植周期中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使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后胚胎种植率高于常规治疗的患者,但临床妊娠率相差不大;提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可以提高胚胎种植率,但作用机制可能并不是通过改变其子宫内膜形态或是增加其内膜厚度。  相似文献   
25.
产科出血是孕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本文就近年国内产妇产后出血的治疗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催产素、米索前列醇、卡孕栓、欣母沛、卡贝缩宫素、脑垂体后叶素等药物的研究应用,乳胶管止血带在前置胎盘术中出血的应用、动脉栓塞(TAE)治疗在产科出血中的应用、子宫体部环形捆扎术、改良B-Lynch缝合法、经阴道宫颈缝合和宫腔水囊压迫止血法等手术治疗对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效果明显.1991~2005年全国孕产妇死亡率由80.0/10万降为47.7/10万,下降幅度为40.4%.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在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探索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某院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治疗的97例反复胚胎着床失败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再次行胚胎移植时是否应用环孢素A将患者分为研究组54例,对照组43例。比较2组患者胚胎着床率、临床妊娠率,观察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变化,以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采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研究组胚胎着床率(28.89%)、临床妊娠率(46.3%)均高于对照组(11.11%,23.26%),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CD3+T细胞、CD4+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活化的CD3+T细胞比率(CD3+HLA-DR+)、B淋巴细胞(CD3-CD19+)较治疗前无显著性(P>0.05),CD8+T细胞占淋巴细胞的比率上升、CD4+/CD8+比值下降,NK细胞(CD3-CD16+CD56+)占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能增加反复着床失败患者的胚胎着床率,提高临床妊娠率,促使外周血免疫细胞分布向有利于胚胎着床方向偏移,免疫抑制剂在辅助生殖中的应用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s,MAPKs)信号通路三亚族ERK、p38、JNK对高氧性肺损伤异常表达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的分子调控机制。方法:制备高氧肺损伤动物模型,通过不同信号途径抑制剂干预。随机将Wistar实验大鼠分为8组(n=6):空气对照组(A)、高氧组(H)、高氧+ERK抑制剂PD98059组(H+ PD)、高氧+p38抑制剂SB203580 组(H+SB)、高氧+JNK抑制剂SP600125 组(H+ SP) 及空气+抑制剂对照组(A+PD、A+SB、A+SP),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AQP5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AQP5 mRNA。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组AQP5蛋白呈较高表达,H组AQP5表达减弱(P=0.000),而H+SB、H+SP组较H组AQP5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00),二者中尤以H+SB组其蛋白上调更明显,H+PD组与H组比较无统计学性差异(P=0.737);real-time PCR结果显示:H组AQP5 mRNA表达较空气对照组降低(P=0.000),H+SB、H+SP与H组比较AQP5 mRNA表达升高(P=0.000),二者中尤以H+SB组其mRNA上调更明显,但二者与A组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而H+PD干预组与H组比较,未见肺组织AQP5 mRNA表达的明显变化(P=0.796)。A组与A+抑制剂对照组(A+PD、A+SB、A+SP)在AQP5蛋白及mRNA表达上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抑制剂SB203580及SP600125在高氧暴露后能增加AQP5蛋白和mRNA表达,因而推测MAPKs通路中p38、JNK可能参与了调控高氧肺损伤AQP5基因表达的下调过程。  相似文献   
28.
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产科中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出血过多易导致产妇抵抗力的降低而诱发产褥感染、产后少奶等.据统计资料分析,产后出血仍占死亡产妇的45.5%,产后出血的防治及抢救是产科工作中极为重要的工作.因此,对产妇产后失血情况的观察、分析,找出产后出血的原因和防治措施,对减少产后出血量和保障产妇的健康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贵州省大方县妇幼保健院2007年元月至2008年元月住院分娩产妇产后出血的观察、测定、记载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清代名医陈修园对于咳嗽治疗认识独特,从文字象形定义咳嗽之别;突出无论内外之邪,不合于肺则咳嗽成,强调饮邪为根,辨证论治以虚实为要,时时不离温化寒饮之药,特色鲜明,深得仲师之旨.  相似文献   
30.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间歇使用地西泮预防热性惊厥(FS)复发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7期)、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使用地西泮预防儿童FS复发的RCT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4年7月。由2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和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根据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9篇RCT文献(n=1 578)进入Meta分析。纳入文献的随机序列产生、分配隐藏和盲法为高度偏倚,选择性报告研究结果、结果的完整性和其他偏倚来源为低度偏倚。①随访6个月地西泮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2(95% CI:0.34~1.13), P=0.12;RD=-0.07(95%CI:-0.16~0.02);对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地西泮低危险亚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69(95%CI:0.40~1.21),P=0.20,中危险亚组与高危险亚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分别为0.31(95%CI:0.15~0.62)和0.24(95%CI:0.10~0.56)。②随访12和24个月地西泮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RR分别为0.59(95%CI:0.38~0.91)和0.54(95%CI:0.37~0.78);RD分别为-0.12(95%CI:-0.22~-0.02)和-0.17(95%CI:-0.27~-0.07)。对FS复发危险因素行亚组分析:地西泮低危险亚组与对照组FS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1(95% CI:0.47~1.42)和0.71(95%CI:0.45~1.11),中危险亚组与高危险亚组FS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2个月: RR分别为0.39(95% CI:0.20~0.75)和0.27(95%CI:0.13~0.58);24个月:RR分别为0.43(95%CI:0.24~0.77)和0.35(95%CI:0.19~0.62)。③纳入文献均无地西泮严重不良事件的报告。结论 地西泮间歇给药可有效降低12和24个月FS复发率,对于FS中高危人群显示出较好疗效的趋势,但仍需进一步补充研究明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