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0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2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利多卡因对缺氧脑细胞内游离钙增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2.
33.
<正>我国政府历来高度重视血液安全,继《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至今,已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血液安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血液标准作为上述的配套,近10年来在卫生部血液标准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血液标委会)的努力探索下已取得很大的进步。我们作为两届血液标委会委员并直接参与第五届血液标委会秘书处的工作,现将近年来的工作和探索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应用形态计量技术,对14例小儿睾丸胚胎性癌进行了研究。肿瘤细胞的面数密度、体密度、核分裂-碎裂指数与年龄呈直线相关(0.001相似文献   
35.
闭胸式体外循环造成兔复苏实验模型的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相似文献   
36.
采用家兔双侧颈总、双侧椎动脉阻断法,造成完全性前脑缺血模型,缺血时间15分钟,于复灌开始时以小分子右旋糖酐氯化钠溶液作等量血液稀释,分别达到轻、中、重度血液稀释,稀释30分钟。分别于缺血前、缺血15分钟、再灌30、90、180分钟采取颈内脉血测定脂质过氧化物(LPO),并记录各项生理指标和血气分析。结果表明,轻,中、重度血液然释均能减少LPO的形成,重度稀释对生理扰乱使其应用受限。本文就有关问题进  相似文献   
37.
LY294002抑制小细胞肺癌干细胞样细胞自我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Akt活性抑制剂LY294002抑制源自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系肺癌球形成细胞即肺癌干细胞样细胞(LCSLCs)自我更新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CI-H446细胞系细胞。以干细胞条件培养基用超低粘附6孔细胞培养板悬浮培养富集和扩增LCSLCs。裸鼠皮下成瘤实验鉴别LCSLCs高致瘤特性。Western blot分析LCSLCs中Akt蛋白磷酸化水平。肿瘤球形成试验检测LY294002对LCSLCs自我更新的影响。结果:干细胞条件培养基悬浮培养6d,NCI-H446细胞系细胞呈三维非粘附性球体生长。LCSLCs具有高致瘤特性。与NCI-H446细胞系细胞比较,LCSLCs信号分子Akt组成性活化。LY294002有效降低LCSLCs中Akt磷酸化水平,并以剂量依赖方式抑制LCSLCs肺癌球形成(P<0.05)。结论:靶向干预小细胞肺癌LCSLCs信号分子Akt组成性活化可能成为抑制肺癌干细胞特性治疗小细胞肺癌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5,7-二甲氧基黄酮(5,7-DMF)诱导人乳腺癌MDA-MB-453细胞凋亡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乳腺癌MDA-MB-453细胞.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碘化丙啶(PI)染色流式细胞术(FCM)分析细胞凋亡率;甲基化特异性聚合酶链反应(MSP)观察14-3-3σ基因甲基化状态;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  相似文献   
39.
蚂蚁--独特的治病和抗衰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峰  周源 《免疫学杂志》2004,20(Z1):127-128
蚂蚁制剂有多种药理效应,广泛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乙型肝炎和肿瘤等,并有抗衰老作用。蚂蚁防治疾病和抗衰老的作用机制与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有关,蚂蚁是一种低毒的、天然的免疫调节剂。本文对近年来有关蚂蚁的药用机制、毒性、药理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0.
摘 要 目的:考察姜蚬护肝汤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小鼠按体重随机为正常组,模型组,姜蚬护肝汤低、中、高剂量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给药30 d后,灌胃50%乙醇溶液14 ml·kg-1,禁食16h后取血,取肝脏;测定血清中的TNF-α、AST、ALT的水平;测定肝组织中MDA、GSH、TG、Caspase-3、Caspase-8和NF-κB的水平;HE染色后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姜蚬护肝汤高剂量组小鼠的TNF-α、AST、ALT、MDA、TG、Caspase-3、Caspase-8、NF-κB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GSH则显著提高(P<0.05);肝脏脂肪变性及组织坏死情况有所减轻。结论:姜蚬护肝汤对实验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良好的对抗作用,其可能作用机制为降低TNF-α和NF-κB的过度表达从而减轻肝细胞的炎症反应,并减少Caspase-3、Caspase-8诱导的肝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