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2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中药熏蒸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僵硬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中药熏蒸治疗下肢骨折后膝关节功能障碍住院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自拟中药熏蒸方,药水与水混合后加入熏蒸仪药缸中,对准膝关节部位喷中药蒸汽30min,熏蒸结束后立即在患者对于疼痛的忍受范围之24例,中17例,差5例,其中优良率达55%,优良中比例达89%。结论:中药熏蒸治疗下肢骨折后关节僵硬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2.
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脑卒中偏瘫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巴氯芬)和治疗组(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每组各25例,并给予相应治疗,疗程30 d。观察痉挛临床疗效、经修改的Ashworth量表痉挛程度评定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熏蒸结合巴氯芬治疗法能有效减轻脑卒中偏瘫肢体痉挛。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比较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种改良TOAST(Trial of Org 10172 in Acute Stroke Treatment)亚型血瘀证积分的差异,并探讨血瘀证的影响因素。方法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改良TOAST分型,其中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atherosclerosis thrombosis, AT)、心源性栓塞(cardioembolism, CE)、小血管病变(small artery disease, SAD)3种主要亚型共418例测定血瘀证积分,比较不同TOAST亚型的血瘀证积分;对14种血瘀证的影响因素做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血瘀证积分为CE(120.08±14.91)>AT(79.56±11.43)>SAD(37.88±8.32),不同亚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心脏病、颈动脉狭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s,GCS)评分、多发梗塞部位对血瘀证有显著影响。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OR:1.71,95%CI:1.13~2.74,P=0.034)、心脏病(OR:2.05,95%CI:1.52~4.15,P=0.000)、颈动脉狭窄(OR:2.74,95%CI:1.65~4.55,P=0.007)、多发梗塞部位(OR:3.46,95%CI:2.16~6.62,P=0.005)是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脑卒中不同TOAST亚型其血瘀证积分不同,有助于提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年龄、心脏病、颈动脉狭窄、多发梗塞部位为血瘀证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4.
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率较高,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病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重视程度较低,传统的糖尿病康复护理不能提高病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关注度。因此,配合医疗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对提高病人健康知识水平、有效防治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目的比较规范的中医康复法与神经生理疗法对处于恢复期的脑卒中患者的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条件的62例脑卒中患者随机纳入中医组和对照组,中医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中医康复手法,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神经生理疗法(NPT),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利用Fugl-Meyer评定(FMA)、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与入院时相比,出院时中医组和对照组患者的FMA、BI评分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中医组BI改善值优于对照组(P=0.015),FMA评分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医康复手法和神经生理疗法均能明显地改善恢复期脑卒中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但中医康复手法在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36.
周围性面瘫是以颜面表情肌群的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周围神经系统常见病.临床上反复发作2次以上并不少见,但复发10次以上的病例鲜见报道.  相似文献   
37.
目的:观察电项针疗法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按照美国精神病学会(APA)和美国国立神经系统疾病与卒中研究所和瑞士神经科学研究国际协会(NINDS/AIREN)制定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血管性痴呆患者68例,随机分成电项针治疗组和脑复康治疗组各34例,经4个疗程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变化。结果:(1)两组疗效比较:电项针治疗组患者34例,显效8例(23.5%),有效20例(588%),无效4例(11.8%),恶化2例(5.9%).总有效率为82.4%。脑复康治疗组患者34例,显效6侈t。(17.6%),有效15例(41.2%),无效9例(26.5%),恶化4例(11.8%),总有效率为61.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两纽治疗后HDS、MMSE与ADL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项针治疗组HDS、MMSE评分改善优于脑复康治疗组(P〈0.05)。结论:电项针疗法能显著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探讨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恢复期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57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在常规内科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规范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内科治疗和康复训练,分别于入院时和出院时进行康复评定,包括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和美国国立卫生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定.结果 对照组死亡2例,康复组死亡1例.康复组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整体功能评定较治疗组均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恢复期脑卒中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和整体功能.  相似文献   
39.
目的:观察益肾通痹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例,空白对照组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硫辛酸治疗,治疗组在空白对照组基础上予中药汤剂益肾通痹汤口服。观察3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SP)、神经传导速度(NCV)、交感皮肤反应(SSR)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均较前加快(P0.05),中医证候积分、多伦多临床评分均较前降低(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NCV、TCSS及TSP的改善程度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治疗组TCSS、TSP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3组患者SSR的异常率均高于本组NCV的异常率(P0.05)。结论:益肾通痹汤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发挥抗神经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疼痛疗效。方法:将97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采用针灸远道取穴的方法,并配合腰部超短波治疗。对照组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疼痛评分及疗效差异。结果:1疗程8天,治疗2疗程后,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08%(95%CI=86.05%~99.49%);对照组显效23例,有效1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8.26%(95%CI=66.34%-90.18%);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2.0000,P=0.045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组治疗后疼痛评分下降分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远道取穴结合超短波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优于局部常规取穴针刺治疗,其收益为OR=0.15(95%CI=0.03~0.71)。NNT=6(95%CI=3.23~21.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