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8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6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26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146篇
预防医学   10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3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51.
中文短讯通知预防接种在中山市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市移动通信服务覆盖面广 ,各乡 (镇 )防保机构基本实现预防接种计算机管理 ,2 0 0 1年始以南区、三乡镇为试点 ,应用计算机管理系统自动生成儿童预约预防接种信息 ,利用移动通讯技术中“中文短讯”通知接种疫苗 ,并对开展情况进行调查 ,现将结果简报如下。1 调查方法 统一制定调查问卷 ,在南区、三乡镇现场调查居民通讯状况 ;随机抽取短讯通知对象 ,追踪短讯预防接种通知接收情况及按时接种情况。移动通讯资料来源于中国移动中山分公司。2 基本情况 至 2 0 0 2年底中山市户均达 1 9个中国移动用户。三乡镇于 1997年、南区于 1999年…  相似文献   
52.
中药复方骨复生对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家兔TNF-α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药复方骨复生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机制。方法 :32只日本大耳白兔被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 (n =12 ) ,造模组 (n =2 0 )。造模组肌注醋酸泼尼松龙 ( 0 32mg/kg·d) 8周。分别在第 6、8周处死每组动物 2只。 8周后将造模组剩余动物随机分为 2组 :骨复生组 (A组 )及模型组(B组 )。原空白对照组剩余动物组成空白组 (C组 )。A组给予骨复生煎液灌胃 ,B组和C组均给予生理盐水灌胃。治疗 4周后 ,采血测定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水平。结果 :模型组较空白组TNF α水平明显升高 (P <0 0 0 1) ;而骨复生组较模型组TNF α水平明显降低 (P <0 0 1)。结论 :TNF α水平升高可能是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发病的重要促进因素 ,中药复方骨复生可降低TNF α水平从而治疗激素性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似文献   
53.
目的了解ICU感染发生原因及影响因素,有效控制ICU医护人员SARS感染。方法采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现场访谈、拍照的方式进行。结果7家医院ICU医护人员共感染41例,占感染病例的15.65%(41/262),罹患率为13.53%(0~36.17%)。ICU开中央空调和开窗通风,收治SARS病人与医护人员感染发病有显著差异(X2=11.05,P<0.005);开窗+空气除菌过滤、层流洁净、开空调+空气除菌过滤三者差异非常显著(χ2=28.17,P<0.005)。收治SARS中医医院与综合医院(含专科医院)医护人员发生感染不同,且存在显著差异(χ2=11.55,P<0.005)。结论ICU收治SARS病人是最容易导致医护人员发生感染的高危场所;保持ICU的环境通风、做好个人防护是减少医护人员感染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4.
异丙酚在冠脉搭桥术中及术后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5.
MRI显示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范围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MRI显示四肢原发恶性骨肿瘤范围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对比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四肢恶性骨肿瘤的平片、CT和MRI表现,并将MRI所见与相应大体病理标本的断面对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病灶纵向范围,MRI优于平片(P〈0.01);显示肿瘤病灶横向范围,MRI和CT无显著性差异。MRI可清晰显示肿瘤病灶的边缘,断层标本取材证实距病灶边缘0.5cm内“正常”组织无瘤细胞浸润。结论:MRI显示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常见的脱位失效的风险。方法利用光学运动捕捉系统对正常人群进行日常行为的下肢运动学测量,设计并开发可视化髋关节假体运动分析软件。利用该软件测量不同设计参数的髋关节假体的最大安全活动范围,分析臼杯假体和股骨柄假体的相对运动关系,判断假体的活动安全性。结果利用测量得到的人体行为运动学数据,通过软件对比天然髋关节的活动度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活动范围,获得了髋关节假体脱位与人体行为运动的关系,并检测了植入假体的脱位风险。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高屈曲动作脱位风险较大,尤其是下蹲、下跪动作。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地佐辛复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的镇痛效果及对应激指标和血浆细胞因子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根据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舒芬太尼镇痛,观察组术后给予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镇痛,比较2组术后即刻、术后12 h、术后24 h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Ramsay评分;比较2组开放静脉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48 h应激反应[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皮质醇(cortisol,Cor)、肾上腺素(adrenaline,E)、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 ephrine,NE)]和血浆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 结果2组VAS评分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amsay评分均呈逐渐降低趋势,观察组Ramsay评分高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MDA、Cor、E、NE水平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MDA、Cor、E、NE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TNF-α、IL-2、IL-6、IL-10均呈先升高再降低趋势,观察组TNF-α、IL-2、IL-6、IL-10水平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时点间、组间·时点间交互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地佐辛联合氟比洛芬酯用于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可缓解过度应激反应,获取满意镇静、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58.
舒适护理对宫腔镜手术患者疼痛焦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舒适护理模式又称“萧氏双C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人在生理、心理、灵性、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过程。妇科宫腔镜手术是目前诊断和治疗宫腔病变的有效手段,由于手术有一定的痛苦.造成患者身心的不适,使不少患者难以接受,  相似文献   
59.
尉国师  周海核  唐力 《河北医学》2013,(12):1845-1846
目的:了解原发性纤维肌痛综合征误诊、漏诊原因,提高首诊正确率。方法:按照199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CR)纤维肌痛综合征分类诊断标准,对误诊病例,性别、年龄、职业、首诊单位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首诊误诊率为87.25%(P〈0.005)。结论:误诊原因分析,PF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早期缺乏特异性症状,诊断较难,临床医师对本病认识不足是造成误诊、漏诊(占68.35%)的主要原因;目前无特异临床检查,常规检查无客观异常表现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占12.25%);临床观察不仔细,询问病史不详细,缺乏对病史的深入了解和细致体检(占5.78%),也是造成误诊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0.
目的: 对比分析乌梅给予大鼠后的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 方法: 8只雌性大鼠分为乌梅给药组和空白组,前者灌胃2 mL·kg-1含0.633 6 g·mL-1乌梅生药溶液,后者给予同体积纯水.给药4 d后,用固相萃取法提取含药血清及空白血清,用乌梅的乙腈提取液作为乌梅药材对照.色谱采用Angi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8色谱柱(3.0 mm×100 mm, 1.8 μm),流动相0.1%甲酸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1;质谱采用ESI源,m/z 50~1 200正离子扫描模式.获得质谱数据用Mzmine 2.9软件进行预处理和主成分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结果和乌梅原型成分数据库对乌梅血中移行成分及代谢物进行鉴定. 结果: 乌梅药材原型入血成分有3种(包括:齐墩果酸或熊果酸以及苜蓿酸),入血后的代谢产物有10种. 结论: 该方法能更客观、全面地分析药材入血成分及其代谢产物,为研究乌梅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