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3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2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目的:建立蒙古山萝卜花中总黄酮的体外含量测定方法。方法:以芦丁作为对照品,采用Na NO2-Al(NO3)3-Na OH显色体系,于509nm下测定蒙古山萝卜花中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芦丁在24.0~84.0mg·L-1于吸光度呈现良好线性关系(n=6,r=0.9997),加样回收率为99.84%,RSD为0.36%。结论:该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快捷、简便、经济,是一种理想的测定蒙古山萝卜花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TIg E)、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在过敏性哮喘诊断中的意义,为哮喘患者防治方案的个体化、具体化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自动化快速检测系统(CAP)对90例哮喘患者进行6种吸入性、12种食入性混合过敏原特异性Ig E(SIg E)及TIg E、ECP检测。结果 (1)90例哮喘患者中过敏原总阳性率为68.89%,其中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58.89%,食入性过敏原阳性率为38.89%;(2)吸入混合过敏原中以Wx3(蒿属、车前草、藜属、一枝黄花、荨麻)及Hx2(屋尘、尘螨、粉瞒、蟑螂)占多数,食物以Fx3(小麦、燕麦、玉米、芝麻、荞麦)、Fx5(蛋白、牛奶、鳕鱼、花生、黄豆)占多数;(3)TIg E阳性率为64.44%,大多数哮喘患者以1~3种混合过敏原为主,过敏原种数、ECP水平与TIg E显著相关。过敏原种数与ECP无显著相关性。SIg E阳性组的血清TIg E明显高于SIg E阴性组,P0.01。SIg E阳性组的血清ECP与SIg E阴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蒿属、藜属类植物为就诊于我院哮喘患者导致支气管哮喘发作最主要的变应原,混合型过敏原为初步筛选患者主要的过敏种类,若筛查阳性可进一步进行单项过敏原测定。TIg E可以用来提示过敏的概率,并帮助医师决定是否对一组常见吸入性过敏原试验阴性的患者作进一步检查。ECP检测不能判断患者的过敏状态。过敏原检测在哮喘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检测变应原对特异性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心肌性能指数(myocardial performance index,MPI,又称Tei指数)在评价柔红霉素(daunorubicin,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儿心功能早期损害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测定并比较2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DNR化疗前和化疗后6个月、12个月常规超声心动图参数及Tei指数,同时以25例正常健康体检儿童为对照组。结果: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化疗后6个月左心室Tei指数明显高于化疗前组及对照组(P〈0.01),化疗前组与对照组左心室Tei指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ALL患儿化疗后6个月左室射血分数(LVEF)、E/A比值与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Tei指数能更早、更敏感地评价DNR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心脏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64.
巨细胞病毒(CMV)属疱疹病毒科,为条件致病病毒,所有人群都可受到感染,常为免疫受抑制或免疫缺陷患儿的重要感染源.急性白血病(AL)患儿化疗后免疫功能低下,容易发生CMV感染.我们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50例AL患儿化疗前后进行血清CMV-IgM检测,旨在探讨AL患儿化疗前后CMV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6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小儿最常见的恶性肿瘤,而柔红霉素(DNR)等蒽环类药物在治疗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且临床上为了提高疗效,使用的剂量多较大.但近年来研究发现,随着疗效的提高,药物诱发的心脏毒性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从而限制了该类药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目前尚缺乏早期监测蒽环类药物治疗本病后出现亚临床心肌功能损害的指标.因此,寻找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早期监测指标则具有重要意义.2001年欧洲心脏病协会制定的心力衰竭指南中,首次将血浆脑利钠肽(BNP)作为心力衰竭的判断指标[1].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的临床效果及药物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3月—2014年1月确诊的50例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缺铁性贫血患儿,给予蔗糖铁静脉滴注。蔗糖铁每次每公斤体重0.15 ml(3 mg铁/公斤体重),每周用药3次,1 ml本品最多只能稀释到20 ml0.9%(w/v)生理盐水中,稀释液配好后应立即使用,药液的滴注速度应为:100 mg铁滴注至少15 min;200 mg至少滴注30 min,用药次数依总缺铁量而定。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网织红细胞(RET)、红细胞压积(HCT)、平均红细胞容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铁蛋白(SF)水平以评价疗效,观察不良反应及监测血肝肾心功能以评估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第4天RET水平高于治疗前,提示铁剂治疗有效,治疗后第4天及11天患者Hb、HCT、MCV、MCH、MCHC指标水平均高于治疗前,治疗1周及2周S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月时复查血常规均正常。50例中仅有2例(4%)出现一过性腹部不适不良反应。结论蔗糖铁注射液治疗口服铁剂治疗无效或不耐受儿童缺铁性贫血有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7.
静脉输液注射采血治疗是临床患者最为常见的治疗途径,也是最常见的护理操作项目.目前静脉输液注射采血工作量大,护士在操作过程中需遵循医院感染控制标准、静脉输液操作流程、注射操作流程、静脉采血操作流程、职业防护标准等多项职业规范要求.在执行各项规范时,护士须做到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物品分类放置,按照流程按序操作,医疗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注意职业防护,预防针刺伤等.因此,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过程中,治疗盘选择是否合适关乎医疗质量和护理安全.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静脉注射采血治疗盘常缺乏科学设计,不能满足临床护士实践操作要求,存在以下问题:(1)治疗盘各区区分不清晰,不符合护理质控标准;(2)治疗盘设置不合理,不方便临床使用,影响护士执行各项规范的依从性和工作效率;(3)医疗、生活垃圾分类放置,不符合医院感染控制的要求,也不便于下一步处置;(4)缺少利器盒,用后的注射针头不能分类安全处置,易引起针刺伤;(5)治疗盘不够灵巧轻便,清洗消毒也不方便.  相似文献   
68.
目的为了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运送外源抗原所诱导免疫应答特性进行评价,开展了以原核方式运送模式蛋白GFP的研究。方法利用SOEing PCR的方法把LLO的启动子与GFP融合在一起,通过同源重组的方式整合到yzuLM1-2actA和plcB基因片段之后,在LLO启动子的作用下实现GFP的表达。结果PCR扩增证实目的基因gfp融合到李斯特菌基基因组中,重组菌对小鼠的LD50为4.31×108,毒力比yzuLM1-2显著降低。以重组菌株免疫小鼠后获得的血清进行Western blot显示在27kD处出现特异印迹带;ELISA测定结果显示能诱导小鼠产生较高的抗GFP的抗体水平。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减毒LM所运送的GFP能诱导小鼠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的特性,这为减毒株yzuLM1-2运送外源保护性抗原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也为开展减毒重组菌与抗原递呈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诱导的免疫应答分析提供了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9.
目的通过测定常规PTCA组及缺血预适应处理组术前、术后患者肌钙蛋白Ⅰ(CTnI)、C-反应蛋白(CRP)与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了解两种PTCA方法对冠脉病变患者的心肌细胞、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首先设定缺血预适应(IP)方案,观察IP组患者51例、常规PTCA组(UC组)患者53例术后CRP、CTnⅠ、SvO2的变化以及术中不良事件发生与否。结果IP组术前、术后C-反应蛋白(CRP)、肌钙蛋白I(CTnI)、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的变化程度低于U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组术中发生心绞痛及ECGST段缺血型改变的几率低于常规PT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缺血预适应方案可以作为PTCA操作的常规方法,它可以减轻介入操作对心肌细胞的损伤,降低冠脉介入术中、术后的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疗效。方法将90例老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治疗组用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对照组单用帕罗西汀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结果治疗6周末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7%高于对照组的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 HAMD 和 HAMA 评分均逐渐降低,6周后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在第1、2周末2组 HAMD 和 HAM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第4、6周末治疗组 HAMD 和 HAMA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舒肝解郁胶囊联合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小,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