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2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目的设计上海市闸北区卫生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并对该信息系统应用后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并调查分析上海市闸北区使用系统前及使用后的科研管理模式、管理效率、经济效益等的变化。结果信息系统涵盖了科研通知发布、科研项目申报评审、科研项目管理、科研成果管理、统计检索等功能。系统使用后,优化了区卫生系统的科研管理工作流程、提高了管理质量和管理效率、提升了领导管理决策效率,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结论系统的使用有利于科研管理工作更好的开展,可以进一步促进科研项目、成果等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63.
背景: 目前临床上尚缺乏有效治疗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方法。目的: 观察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对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的疗效及其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80例非手术进展期胃窦癌伴癌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行高剂量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EAP化疗方案,依托泊苷200mg/m~2+表柔比星60mg/m~2+卡铂200mg/m~2),对照组接受EAP静脉化疗方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生活质量、免疫功能以及中位生存期、生存率。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肿瘤体积、癌性腹水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免疫功能、中位生存期以及生存率均显著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降低。结论: 超选择胃左动脉介入化疗可显著提高癌性腹水的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中位生存期和生存率,且毒副反应低,可能与免疫功能提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4.
目的研究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Ct)pORF5质粒蛋白诱导THP-1细胞产生IL-1β的分子机制,为阐明Ct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原核表达重组体pGEX-6p/pORF5转化大肠埃希菌,表达并纯化GST-pORF5融合蛋白,融合蛋白经蛋白酶酶切后制备不含GST标签的pORF5蛋白;用不同浓度的pORF5蛋白体外刺激THP-1细胞,ELISA测定不同时间IL-1β水平;分别用NALP3siRNA、ASC siRNA、Caspase-1抑制剂和p38抑制剂预处理THP-1细胞,再用pORF5蛋白刺激THP-1细胞24h,ELISA测定IL-1β含量,Real-time PCR测定IL-1β和NALP3炎性体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分析Caspase-1的表达及p38磷酸化水平。结果 pORF5蛋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的方式刺激THP-1细胞产生IL-1β,24μg/ml pORF5蛋白刺激24h时IL-1β的表达水平达到峰值(495.1±55.5pg/ml);pORF5蛋白能促进THP-1细胞中NALP3炎性体mRNA的表达;NALP3-siRNA、ASC-siRNA及Caspase-1抑制剂预处理THP-1细胞后,IL-1β分泌量分别降低37.7%、71.3%和40.1%;p38抑制剂能降低NALP3炎性体mRNA及IL-1β分泌量(P0.01),但抑制NALP3炎性体后p38磷酸化水平未受影响(P0.05)。结论 pORF5质粒蛋白通过激活p38MAPK和NALP3信号通路共同调控IL-1β的产生和分泌。  相似文献   
165.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结合中医针刺治疗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将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收治的9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观察组(n =46)和对照组(n =46).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辅以针刺治疗,每日1次,每次30 min....  相似文献   
166.
目的探讨体外特殊条件下鼠衣原体(Chlamydia muridarum,Cm)连续传代培养后在感染性、生长发育以及致病性等生物学性状上的变化,为筛选减毒活疫苗,筛查毒力相关基因提供依据。方法将实验室Cm野生株(G0)通过常规细胞培养,在辅助或不辅助培养条件下交替连续传代后,将亲本株G0与获得的传代株G28进行衣原体感染离心依赖性、细胞吸附能力、衣原体感染细胞生长曲线、衣原体形成的噬斑大小以及两种菌株在感染小鼠生殖道后所形成的输卵管病变情况进行检测。结果与亲本株G0相比,传代株G28对感染离心条件的依赖性显著下降(P<0.05);对感染细胞的吸附能力却明显上升(P<0.05);G0与G28在感染细胞32 h内的生长曲线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在感染细胞中所形成的噬斑大小也无明显区别;但体内毒力试验中,G0感染小鼠后致输卵管病变率为87.5%,而G28的输卵管病变率仅为37.5%,两者形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Cm传代株G28与亲本株G0相比,在感染能力显著增强的情况下,其致病性却显著降低,为后续鉴定毒力基因,进一步提取基因型单一的减毒株并应用于衣原体减毒活疫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67.
目的评估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在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感染初次治疗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42例H.pylori感染的初次治疗患者随机进入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EA)组(埃索美拉唑20 mg qid+阿莫西林0.75g qid,疗程14d)和铋剂四联方案(EBAC)组(埃索美拉唑20mg bid+枸橼酸铋钾220 mg bid+阿莫西林1.0g bid+克拉霉素0.5g bid,疗程14d),治疗结束后6wk复查尿素呼气试验,判断H.pylori根除疗效.结果共131例患者完成研究,EA组按意向治疗(intentionto-treat,ITT)与按方案(per-protocol,PP)分析H.pylori根除率分别为82.9%和89.2%,EBAC组分别为86.1%和93.9%,两组根除率的ITT、PP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PP分析,EBA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EA组(15.2%vs 3.1%,P0.05).结论大剂量阿莫西林/埃索美拉唑二联方案可作为安全、有效的H.pylori感染初次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运用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治疗儿童胆总管囊肿的效果,总结临床体会。方法:收集155例于2013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贵州省人民医院确诊为胆总管囊肿并接受同一主刀医生施行的经脐单切口腹腔镜下胆总管囊肿切除、肝管空肠Roux-en-Y吻合术患儿的相关资料。其中男44...  相似文献   
169.
目的 检测Yes相关蛋白(YAP)在人胃腺癌、胃腺瘤及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YA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法和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YAP在78例人胃腺癌、39例人胃腺瘤及46例正常人胃黏膜组织的表达.利用建立慢病毒小发夹RNA(shRNA)靶向YAP基因的胃癌SGC-7901细胞株,Western blot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蛋白表达水平.噻唑蓝(MTT)比色法和Transwell试验检测YAP下调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影响.结果 YAP在69.23%的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与正常胃黏膜(0.33 ±0.15)和胃腺瘤(0.42 ±0.20)比较,YAP mRNA在胃腺癌(1.74±0.46)的表达水平明显增高(P<0.001).体外实验显示,YAP下调减少PCNA和MMP-2蛋白的表达,并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和转移能力.结论 YAP在人胃腺癌组织中高表达,并且YAP下调抑制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探讨吲哚菁绿(ICG)荧光显像技术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行直肠癌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ICG显像技术行直肠癌前切除术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中位手术时间155 min,中位术中出血量35 mL,术后中位进流质时间2 d,术后中位住院时间8 d,均未行预防性肠造瘘术。所有患者病灶定位准确,淋巴结示踪良好,切缘血供良好。肠管吻合后有1例近侧肠管不显像,确定血运欠佳,经扩大肠管切除范围重新吻合后,远近侧肠管均见荧光显像。无皮疹、发热、视物不清等ICG相关不良事件,未出现腹腔出血、腹腔感染、肠梗阻、显性吻合口瘘等并发症,术后30天无死亡及再入院病例。结论:操作第四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进行直肠癌前切除手术时,合理使用ICG技术,更易达到肠管精确切除,淋巴清扫效率提高,有助于减少吻合口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