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1篇
  2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30例临床检测中血浆D-二聚体水平>FDP水平的原因及相关资料分析。方法收取临床检测过程中首次出现血浆D-二聚体水平>FDP水平的标本30例。分别用血浆D-二聚体检测试剂(STA-LIATEST D-DI和STA-LIATEST D-DI PLUS)检测。并对其进行数据比较和原因分析。结果血浆D-二聚体检测试剂STA-LIATEST D-DI与STA-LIATEST D-DI PLUS数据相比较,[3.63(2.89~10.49)μg/mL vs 0.36(0.26~1.00)μg/mL,P<0.0001],两组数据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30例患者中21例患者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水平异常,>20 IU/mL(正常参考值上限)。9例患者类风湿因子水平正常,<20 IU/mL。结论血浆D-二聚体检测试剂STA-LIATEST D-DI PLUS对于D-二聚体水平假性增高的标本有很强的的纠正能力。血浆D-二聚体水平>FDP水平时,绝大多数是由于类风湿因子干扰造成的,少部分原因不明确,可能由其他异嗜性抗体导致。  相似文献   
12.
一流的研究生教育是“双一流”建设的重要基础。从健全导师责权机制、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强化共享平台建设、完善培养质量评价机制等方面,探讨我校在“双一流”建设中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创新的具体举措,展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初步成效,为地方高校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克隆人结核杆菌Ag85C基因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研究其对结核病预防和治疗过程中的免疫保护作用。方法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人结核杆菌Edman株Ag85C基因开放阅读框并定向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QE30,通过酶切、PCR和测序鉴定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IPTG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表达的重组蛋白。结果构建了pQE30-Ag85C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了一分子量约30kDa的重组蛋白。结论重组质粒pQE30-Ag85C构建成功并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为Ag85C保护性抗原位点分析和新型疫苗的研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选择性血管造影在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中的诊断价值和导管、导丝定位对外科手术的指导意义,以减少手术的盲目性。方法:分析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血管造影表现,对其中18例通过导管、导丝标记定位,并行急诊或择期手术。结果:25例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患者经选择性血管造影检查,23例发现病变,阳性率为92%;18例标记定位者中13例急诊手术、5例择期手术证实均准确定位,定位准确率为100%。本组无肠缺血、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血管造影是诊断动脉性下消化道出血的最有效的方法,放置导管、导丝定位标记能帮助外科医生顺利寻找出血部位并切除出血的原发病变,且无并发症,是一种较好的手术定位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肾脏疾病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在肾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皮股动脉穿刺插管,对68例进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其中30例为肾癌术前辅助治疗,应用明胶海绵颗粒栓塞;8例为晚期肾癌姑息性治疗,采用丝裂霉素+碘油的乳剂行末梢栓塞,然后用明胶海绵行肾动脉主干栓塞;6例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采用真丝线段栓塞;24例肾创伤出血,采用自身血块、明胶海绵或弹簧钢圈栓塞。结果:肾癌术前栓塞者,术中肿瘤易剥离,手术野清晰,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缩短;晚期肾癌姑息治疗和症状性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者,栓塞术后1~3周临床症状显著改善,3个月后肿瘤体积明显缩小,平均缩小65.6%;肾创伤性出血者,止血迅速,不影响肾功能。全部病例在栓塞治疗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是治疗肾脏疾病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并发症少,可用于肾癌术前辅助治疗、晚期肾癌的姑息性治疗及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和肾创伤出血的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携带人脂联素(Adipo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是否能在人正常肝细胞株L02中表达,并探讨其对体外诱导肝细胞脂肪变的预防作用及其意义,为AdipoQ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基因治疗中奠定基础.方法 将构建含人AdipoQ重组载体pEGFP-N1-AdipoQ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AdipoQ组,n=10),与pEGFP-N1空质粒转染L02细胞(L02/pEGFP-N1组,n=10)以及L02正常细胞株(L02组,n=10)为对照,分别加入浓度为20 μg/ml的油酸进行培养72h,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内脂滴,并检测细胞内甘油三酯(TG)、游离脂肪酸(FFA)和甘油的含量.采用SAS8.2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组之间总体差异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之间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结果 含人AdipoQ重组载体pEGFP-N1-AdipoQ能够在L02细胞株中表达,油红O染色显示72 h L02组和L02/pEGFP-N1组分别比L02/pEGFP-N1-AdipoQ组脂肪变性更为明显.L02组,L02/pEGFP-N1组和L02/pEGFP-N1-AdipoQ组,TG含量分别为(89.23±18.45)μmol/L、(78.66±16.38)μmol/L和(26.58±7.65)μmol/L,FFA含量分别为(85.39±17.26)μmol/L、(75.63±12.25)μmol/L和(25.37±8.73)μmol/L,甘油含量分别为(62.29±13.59)μmol/L、(57.35±18.43)μmol/L和(15.37±7.53)μmol/L,F值分别为50.58、59.37、34.32,P值均<0.01.在L02/pEGFP-N1组中TG、FFA和甘油含量均明显高于L02/pEGFPN1-AdipoQ组,t值分别为7.81、8.50、6.75,P值均<0.01.在L02组中TG、FFA和甘油含量均显著高于L02/pEGFP-N1-AdipoQ组,t值分别为9.39、10.15、7.54,P值均<0.01.TG、FFA和甘油含量在L02/pEGFP-N1组和L0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携带人脂联素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能够在L02细胞株中表达,而且具有预防肝脂肪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沙眼衣原体pORF5蛋白真核表达系统的构建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构建沙眼衣原体(Ct)pORF5基因重组质粒pDSRed-C1/pORF5,建立pORF5稳定转染的表达系统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PCR法扩增pORF5基因,定向插入pDSRed-C1真核表达载体构建pDSRed-C1/pORF5重组体,重组体经酶切、PCR及测序鉴定后,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分别将pDSRed-C1/pORF5和pDSRed-C1导入HeLa-229细胞,通过G418筛选获得转入目的基因的阳性细胞克隆;荧光显微镜和Western blot检测pORF5蛋白在细胞中的表达。结果所克隆的pORF5基因片段经测序完全正确;转染pDSRed-C1/pORF5的HeLa-229细胞大部分有pORF5蛋白的表达,而转染空载体pDSRed-C1或未转染的HeLa-229细胞,均未见pORF5蛋白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外源新基因pORF5的细胞系,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结构功能、阐明Ct的致病机制、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医学微生物学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重要桥梁课程.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学习,兴趣不大,教学效果不佳.为提高医学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尝试在教学理念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医学微生物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纯化抗沙眼衣原体pORF5单克隆抗体2H4并鉴定其免疫学特性.方法 大量培养pORF5单克隆抗体阳性杂交瘤细胞株并收集培养上清,采用G蛋白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2H4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2H4效价及抗体亚类;Western blot鉴定其特异性;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2H4单克隆抗体的衣原体种属特异性.结果 纯化后2H4抗体的纯度高达93%;效价为1:1024,免疫球蛋白类型为IgG2a;2H4抗体不仅能特异性识别pORF5融合蛋白,而且能特异性识别Ct血清型A、D、L2、鼠农原体(MoPn)、鹦鹉热嗜农原体(6BC)质粒所编码的内源性pORF5蛋白,但不识别衣原体其他质粒蛋白和肺炎嗜衣原体(Cpn).结论 获得了高纯度的能特异识别pORF5质粒蛋白的单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pORF5蛋白结构和功能以及沙眼衣原体诊断试剂盒的研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周静  周洲  吴莹  向廷秀  姜政  王丕龙 《医学争鸣》2009,(22):2545-2548
目的:构建携带人脂联素(Adipo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减毒沙门氏菌中表达,为AdipoQ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基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人脂肪组织中提取总RNA,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rRT-PCR)方法获得Adi-poQ基因并将其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上,构建pEG-FP-N1-AdipoQ重组载体.重组质粒经鉴定后再电转入减毒沙门氏菌SL7207中表达.结果:克隆的人AdipoQ基因744bp测序结果显示:1个碱基发生突变,654位:A→T,突变率为0.1%,氨基酸Glu→Asp.经SDS-PAGE,Western Blot检测融合蛋白Mr约为55×10^3(绿色荧光蛋白Mr约为27×10^3),能够被AdipoQ抗体识别.结论:成功构建携带AdipoQ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减毒沙门氏菌株,AdipoQ基因能够在减毒沙门氏菌中表达并与绿色荧光蛋白融合.为进一步研究其在NAFLD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