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41.
目的:观察梓醇对APP/PS1双转基因小鼠焦虑行为和脑内神经元的影响。方法:将3月龄的APP/PS1双转基因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梓醇治疗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10只,用梓醇[(5 mg/(kg·d)]和等量生理盐水腹腔注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模型小鼠3周,应用高架十字迷宫检测两组小鼠的焦虑情绪的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脑内神经元及突触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梓醇治疗组小鼠进入开放臂的次数(P=0.000 2,t=4.742)和时间(P=0.001,t=3.936)显著增加,神经元数量(P=0.028 4,t=2.872)及突触蛋白表达(P=0.002,t=5.265)明显增多。结论:梓醇治疗能显著缓解AD模型小鼠的焦虑情绪,这种改善作用可能是通过改善神经元及突触的丢失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究藏药多血康胶囊防治高原红细胞增多症(HAPC)的作用机制。方法:依据HAPC国际诊断标准纳入14例HAPC患者,患者服用多血康胶囊1个疗程,分别检测治疗前后的血常规、体征、核磁共振脑成像、血氧饱和度等相关指标。结果:HAPC患者治疗后紫癜、头晕、头痛、气喘、心悸、手脚心发热等症状均缓解(P0.01),血氧饱和度(SpO2)和心率(PR)均升高(P0.01),RBC、HGB、HCT均降低(P0.05),总有效率92.9%。MRI结果显示:治疗后左侧颞叶CBV明显升高(P0.05);右侧额叶、右侧颞叶、右侧枕叶MTT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结论:藏药多血康胶囊对HAPC确有治疗效果,可通过调节血常规(RBC、HGB、HCT)、SpO2和PR等治疗HAPC患者。MRI脑成像结果提示多血康胶囊防治HAPC可能与其服药时间长短有关。  相似文献   
43.
目的 探讨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8~64岁,BMI19~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心、肝、肾功能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20):右美托咪定经穴位给药组(DA组)、右美托咪定经静脉给药组(DV组),对照1组(C1组)和对照2组(C2组).在手术结束时,DA组经内关穴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DV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C1组经内关穴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2组经静脉泵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6、12、24h经外周静脉采血检测血浆GAS、MTL浓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记录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毕及术后2、6、12、24h四组患者血清GAS、MTL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2组比较,C1组、DV组、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1组、DV组比较,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更有效的恢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8~64岁,BMI19~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心、肝、肾功能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20):右美托咪定经穴位给药组(DA组)、右美托咪定经静脉给药组(DV组),对照1组(C1组)和对照2组(C2组).在手术结束时,DA组经内关穴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DV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C1组经内关穴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2组经静脉泵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6、12、24h经外周静脉采血检测血浆GAS、MTL浓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记录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毕及术后2、6、12、24h四组患者血清GAS、MTL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2组比较,C1组、DV组、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1组、DV组比较,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更有效的恢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5.
目的 基于中老年腰椎矢状面MRI测量椎基静脉孔(basivertebral foramen,BF)的解剖学参数,为相关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回顾2018年2月至2022年12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3例成年患者,共计172例椎体的腰椎矢状面MRI,使用PACS影像系统测量L1~L4BF的深(basivertebral foramen depth,BFD)、BF的高(basivertebral foramen height,BFH)、椎体宽(vertebra width,VW)、椎基静脉孔上端至上终板距离(the upper end of BF between the upper boundary and the endplate,VH1)以及椎基静脉孔下端至下终板距离(the lower end of BF between the lower boundary and the endplate,VH2),计算BFD与VW的比值BFD/VW以及BFH与椎体高(vertebra height,VH)的比值BFH/VH。结果 在STIR序...  相似文献   
46.
为了体现"依法行政、执政为民"的宗旨,树立卫生监督的良好形象,根据举报投诉的内容,科学地分析问题发生的根源,确定监督的重点,能够有效地预防食物中毒以及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使用Excel对2001~2005年海淀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受理的8087起卫生投诉举报,从食品卫生投诉举报的数量、时间分布、内容,被投诉举报单位的类型以及调查情况的属实性进行筛选分析。通过分析,建议卫生监督部门应转移监督重心,完善食品举报奖励的制度,确定关键环节的监督重点并实行夏季食品专项的整治,打击非法经营,建立预警机制,严格防范食物中毒的发生。  相似文献   
47.
目的 运用填充方法及早封闭鼻腔大出血避免因脑外伤深昏迷患者呼吸道堵塞引起窒息死亡。方法 五官科医师协助以凡士林长纱条充填封闭鼻腔后鼻道压迫止血,然后请麻醉师行气管插管,其它治疗按颅脑手术进行,然后行气管切开。鼻腔充填物48小时左右取出。结果 此种方法应用后9例患者均治愈。无因误吸导致肺部感染。结论 开放性颅脑损伤病人合并面颅损伤从鼻、口腔涌血不止的脑外伤病人合并深昏迷,往往来及进行颅脑处理时,因大量血液及胃内返流物吸入呼吸道窒息或者感染而死亡,死亡率高。此方法应用后生存质量及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48.
肢体骨肉瘤以介入为主的综合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介入性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肢体骨肉瘤的效果。方法 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肢体骨肉瘤(临床分期ⅡB10期,Ⅲ期1例),给予介入为主的综合治疗。1、经股动脉顺行插管埋置药合导管系统后,行动脉内局部灌注及全身化疗两个疗程。2、动脉内局部小剂量灌注及同时放疗。3、再予全身化疗,每月1次,共6个疗程。所有病例均随访12~46个月。结果 所有患肢均得以保留,疼痛症状消失,功能改善,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0.9%  相似文献   
4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估骨质疏松与勃起功能障碍(ED)之间风险相关性。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Web of Science、Springer Link、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8年12月,数据提取由2名研究员独立进行,以避免错误或遗漏。任何分歧可通过小组商讨共识或咨询第3位研究员来解决。对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数据分析。结果最终有4篇病例-对照研究文献符合此Meta分析的纳入标准。其中共纳入了4702例ED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各研究间不存在显著异质性(I2=46.4%,P=0.133)。因I2<50%,从而对该Meta分析采取固定效应模型。ED组骨质疏松的患者显著高于非ED组患者(P<0.05)。采用漏斗图法和Begg、Egger检验对对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进行评估,最终未发现发表偏倚。敏感性分析采用逐次剔除法,合并效应值RR取值于1.48~1.61,剔除后的研究对结果影响不大,总合并效应值与其基本一致。结论通过研究发现ED患者合并骨质疏松的风险明显高于非ED患者,ED患者可能存在雄性激素与雌性激素水平的失平衡,而这种平衡被打破后,可能会让骨质疏松的发生率升高。这也侧面反映了性激素对于骨质疏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0.
目的 探讨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对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 拟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80例,男43例、女37例,年龄18~64岁,BMI19~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心、肝、肾功能正常.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四组(n=20):右美托咪定经穴位给药组(DA组)、右美托咪定经静脉给药组(DV组),对照1组(C1组)和对照2组(C2组).在手术结束时,DA组经内关穴注射右美托咪定1.0μg/kg,DV组经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1.0μg/kg,C1组经内关穴注射等容量生理盐水,C2组经静脉泵等容量生理盐水.分别于术前,术毕,术后2、6、12、24h经外周静脉采血检测血浆GAS、MTL浓度;记录术后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记录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毕及术后2、6、12、24h四组患者血清GAS、MTL浓度明显降低(P<0.05);与C2组比较,C1组、DV组、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与C1组、DV组比较,DA组在术后2、6、12、24h时血清GAS、MTL浓度明显升高,首次排气、进食、排便时间明显缩短,术毕~术后2h、术后2h~6h、术后6h~12h、术后12h~24h、术毕~术后24h时段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 经穴位注射右美托咪定更有效的恢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胃肠功能,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