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3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3篇
药学   27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91.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对儿童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90例儿童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按0.5~0.8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连用3 d,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治疗3 d。结果:观察组在退热、临床症状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2.
目的:探讨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速度检测、无负荷试验(NST)联合应用预测围生儿结局的临床价值.方法:将158例NST监测异常的孕妇分为2组,即高危妊娠组(妊娠合并症组)和正常妊娠组,进行多普勒脐动脉血流阻力(S/D)测定.结果:高危妊娠组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妊娠组.距最后一次检测时间2 d内分娩的孕妇围生儿,预后不良发生率明显低于3~7 d分娩的孕妇(P<0.05).结论:NST异常、脐动脉血流阻力S/D值正常者,无需过早干预妊娠,可动态观察.NST异常且S/D值异常者,宜尽早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9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 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治疗组:除用抗生素治疗外,加用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以抗生素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单钝抗生素组。  相似文献   
194.
<正>病例资料患者,63岁,男性,主诉"反复咳嗽、咳痰10年,气促3年,加重1 d"于2016年6月20收住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患者10年前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症状,肺CT提示慢支、肺气肿、肺大泡,曾查肺功能(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提示:FEV_1/FVC%70%,明确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3年前出现气促、间歇性双下肢水肿,来我院查心超提示"肺动脉高压",诊断"肺源性心脏病"。患者1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  相似文献   
195.
背景与目的:原发性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primary gastric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PG-DLBCL)是胃淋巴瘤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内镜检查易与胃癌、溃疡或其他炎症性病变混淆,病变组织学形态表现复杂,诊断困难。探索PG-DLBCL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并分析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及生存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7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4例PG-DLBCL患者的临床病理学资料。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 2 检验,应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和COX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预后影响分析。结果:104例PG-DLBCL患者,男性45例,女性59例,中位发病年龄68岁。10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0~103.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71.0个月,患者中位生存时间56.8个月,1、3和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90.1%、76.8%和47.6%。病理学分类:生发中心样B细胞(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GCB)型40例,非生发中心样B细胞(non-germinal center B cell-like,non-GCB)型64例。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检测结果显示:c-Myc基因异常27例(占26%,其中17例为多拷贝,10例为重排),B细胞淋巴瘤-2(B-cell leukemia/lymphoma 2,BCL-2)基因异常26例(占25.2%,其中17例为多拷贝,9例为重排),BCL-6基因异常32例(占31%,其中23例为多拷贝,9例为重排)。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A125水平、血清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淋巴瘤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评分、改良Ann Arbor分期、骨髓侵犯、治疗方法、病理学类型non-GCB型、BCL-2/BCL-6/多发性骨髓瘤原癌基因-1(multiple myeloma protooncogene-1,MUM-1)/细胞分裂周期蛋白7(cell division cyclin 7,CDC7)/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蛋白表达水平均是影响PG-DLBCL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改良Ann Arbor临床分期ⅢE~ⅣE期、IPI评分≥2、病理学类型非生发中心亚型、CDC7蛋白高表达、MCM2蛋白高表达、FISH检测BCL-2基因重排是影响PG-DLBCL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G-DLBCL发病以老年人为主,临床表现无特殊性,内镜检出率较高,确诊依赖于病理学检查,R(利妥昔单抗)-CHOP(环磷酰胺+表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化疗方案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6.
目的探讨基于超声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病理学特征预测乳腺癌患者肿瘤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表达状态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常州第二人民医院接受二维超声和Ki-67检查的乳腺癌患者。其中来自城中院区的427例患者按照8∶2的比例随机划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 来自阳湖院区的229例患者作为独立的外部测试集。从二维超声图像的感兴趣区域提取影像组学特征, 采用Mann-WhitneyU检验、递归特征消除以及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进行特征降维并建立影像组学评分(Rad-score)。随后, 采用单/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 根据Rad-score和临床病理学特征构建联合预测模型。使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以评估模型性能和实用性。结果联合模型在训练、验证和测试集中预测乳腺癌Ki-67表达状态的AUC分别为0.858、0.797、0.802, 均优于影像组学(0.772、0.731、0.713)和临床模型(0.738、0.750、0.707)。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表明联合模型具有良好的校准度和临床价值。结论基于超声影像组学和临...  相似文献   
197.
目的 探讨急性失代偿性心力衰竭(ADHF)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ALP)与肾功能恶化(WRF)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6年6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和老年病科就诊的ADHF患者97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有无WRF分为无WRF组840例和WRF组132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生化指标检测资料、心脏超声检测资料,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异。根据ALP水平将ADHF患者分为低ALP、中ALP、高ALP 3组,比较3组患者的WRF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ADHF患者WRF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糖尿病病史、慢性肾脏病病史、呋塞米注射液使用情况、去甲肾上腺素使用情况、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类使用情况、口服呋塞米片情况、血肌酐、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血清清蛋白、总胆红素(T-Bill)、ALP、ALT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P水平越高WRF发生率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8.827,P=0.004)。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慢性肾脏病、血清清蛋白、ALP为ADHF患者发生WRF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ALP是ADHF发生WRF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8.
目的:探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CINⅡ)患者9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对照组采用冷刀锥切术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切口愈合时间,观察两组的治愈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Ⅱ级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并发症少等优点,且临床治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9.
《千金要方》腧穴应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循证医学的方法,系统分析《千金要方》的腧穴应用情况,并与《针灸学》比较。结果发现《千金要方》记载腧穴346个,临床使用率94.80%;频次使用最高的前10个腧穴:然谷、复溜、前谷、昆仑、太冲、太溪、曲池、商丘、阳谷、行间;其腧穴分类:划部分经、以部为先,头面躯干分区划部,四肢归经;四肢152个腧穴全部归入十二正经,其中腑会、天宗、脯俞、肩外俞、肩中俞、曲垣、肩髑、肩谬、秉风、肩井、天移等手经穴和气冲、跗阳、会阴等足经腧穴,与《针灸学》不同。  相似文献   
200.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脉压(24 h PP)与左心室肥厚(LVH)及主动脉根部(AOD)扩张的相关关系。方法对60例老年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动态血压(ABP)和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分别测量ABP和超声心动图的各种参数。将24 h PP≥6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患者30例作为A组,24 h PP<60 mm Hg的患者30例作为B组。结果A、B两组LVH和AOD扩张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左心室重量指数与24 h PP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密切相关(P<0.01),与脉压和收缩压呈正相关(P<0.05)。AOD与24 h PP、24 h SBP、年龄和病程密切相关(P<0.01)。结论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的24 h PP与LVH及AOD扩张密切相关,24 h PP可作为评价抗高血压药物能否更好地减少高血压病患者靶器官损害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