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0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6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8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5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71.
高尿酸血症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肝损害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高尿酸血症患者超声诊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升高程度,以探索高尿酸血症对NAFLD肝脂肪变的影响.方法 采用1∶1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从我院查体中心2008年1~12月体检者中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624例高尿酸血症患者作为病例组.以病例组为标准,选取性别、工作单位相同,年龄±2岁的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测量其身高、体重、血压,空腹取血行肝肾功能、血脂、血糖、肝炎相关检查,同时行心电图、腹部超声、胸部X线等检查.结果 病例组患者BMI、MAP、TC、TG、HDL-C和LDL-C水平及超重或肥胖、FBS增高、血压增高、高TG血症的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NAFLD总检出率及轻、中、重度脂肪肝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44.9%,26.6%、16.5%和1.8% vs.22.8%,16.0%、6.4%和0.3%;P<0.001)且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中重度脂肪肝的分布比例显著增高(χ2=5.015,P<0.05);无论是病例组还是对照组,超声诊断NAFLD患者ALT、AST、GGT和ALP水平均显著高于超声诊断正常肝组(P<0.05),病例组超声诊断正常肝组患者ALT水平高于相应对照组(P<0.01);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t=33.615、20.971、31.281;P<0.01),在NAFLD患者中,病例组NAFLD患者ALT、AST和GGT升高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NAFLD患者(χ2=25.352、6.170和45.124;P<0.05).结论 高尿酸血症是NAFLD进展的重要高危因素,与超声诊断脂肪肝的严重程度及肝酶学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2.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IVF-ET)或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超排卵长方案中1.25 mg长效曲普瑞林与0.05 mg短效曲普瑞林对垂体的降调节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9月至2010年6月黄体中期长方案降调节252个IVF周期,分为2组,长效药治疗组(A组)123例,长效曲普瑞林1.25 mg降调;短效药治疗组(B组)129例,短效曲普瑞林0.05 mg降调至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HCG)日。结果降调后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in,Gn)日A组促卵泡激素(follicle stimulating hormone,FSH)、血清雌二醇(estradiol,E2)明显低于B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促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略高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两组LH、P、E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数、胚胎数较B组有明显增高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VF-ET或ICSI超排卵长方案中1.25 mg长效曲普瑞林对垂体的抑制作用更强,能获得更多卵母细胞及胚胎数,且不增加OHSS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3.
74.
目的探讨中医情志护理与饮食调护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2—10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n=60)与试验组(n=60)。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参照组护理基础上,采取中医情志护理结合饮食调护。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负面情绪评分。结果试验组护理后的总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护理后的负面情绪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试验组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慢性胃炎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以及饮食调护效果确切,有利于消除负面情绪,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密切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75.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包含中药汤剂、针灸、电脑中频电疗仪电刺激穴位及经颅电磁刺激等),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NIHS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风病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00%(45/45)和35.6%(16/45),高于对照组的88.9%(40/45)和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中风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76.
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急速增加,男男性行为人群已成为艾滋病传播的纽带人群,学生男男性行为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增加表现出明显的趋势,对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中HIV传播因素进行分析,为更好的开展学生艾滋病预防和控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7.
周晓燕  张慕玲  赵爱  张丽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11):1370-1372
目的 研究孕妇学校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患者自护能力、血糖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在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80例G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孕妇学校管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记录两组干预前后心理压力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两组自我护理管理能力评分,记录两组血糖水平和妊娠结局。 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认同母亲角色”、“确保母子健康”及“外形和活动改变”等妊娠压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评分高于对照组,消极应对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健康知识水平等自护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餐后2h血糖(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 hours,2hPBG)分别为(5.52±0.66)mmol/L、(7.59±0.95)mmol/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03±0.54)mmol/L、(8.72±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孕期对GDM患者实行孕妇学校管理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护能力和血糖控制效果,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t(11;18)/APl2-MALT1、t(1;14)/IgH-bcl-10、t(14;18)/IgH-MALT1和其他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6例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包括胃53例[其中9例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分]、眼眶50例、涎腺20例、肺20例、肠17例、皮肤17例、肝脏8例、甲状腺5例和其他部位6例(包括舌根2例,胰腺、喉、声带和肾脏各1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别检测APl2-MALT1、bel-10、MALT1和IgH基因的异常.结果 在196例MALT淋巴瘤中,APl2-MALT1融合基因共检出25例(12.8%).但是在不同部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从高到低依次为肺(45.0%,9/20)、不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22.7%,10/44)、涎腺(15.0%,3/20)、肠2/17、眼眶2.0%(1/50).而在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肝脏和其他散发部位均未发现APl2-MALT1融合基因.在196例中,1例肺MALT淋巴瘤同时显示IgH基因和MALT1基因异常,可能是t(14;18)/IgH-MALT1异常.3例(2例不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肺)同时显示IgH基因和bcl-10基因异常,可能是t(1;14)/IgH-bcl-10异常.此外,用MALT1基因探针检测中,6例(2例涎腺、2例肝脏、1例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甲状腺)可能为18号染色体3体;3例(2例胃和1例肠)为MALT1基因扩增.结论 在MALT淋巴瘤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但在不同部位,这些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该现象提示发生在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尽管组织形态学特点类似,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9.
肉瘤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肉瘤样型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sALCL)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及分子遗传学特征。方法对1例sALCL的临床、病理组织学、免疫表型及免疫球蛋白重链(IgH)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克隆性重排情况进行观察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眼观:送检淋巴结1枚,1.5cm×1.0cm×1.0cm,切面呈鱼肉状。镜检:淋巴结基本结构几乎完全被破坏,异型的梭形和上皮样细胞弥漫增生。免疫表型:瘤细胞呈CD30、ALK1、EMA、CD45RO、CD45、TIA1、granzymeB、perforin、CD68(部分)、SMA(梭形成分)阳性。基因重排:TCRβ1克隆性重排。结论sALCL属罕见恶性肿瘤,其形态不典型,易误诊为其他恶性肿瘤,免疫表型和遗传学异常有助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中国人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HNPCC)家系中MSH6基因胚系突变。方法采用PCR-直接测序的方法检测39个无胚系MSH2及MLH1基因突变、符合不同临床标准的中国人HNPCC家系先证者MSH6基因各外显子胚系突变;对137名正常人胚系基因组DNA进行错义突变相应外显子的测序分析。应用Envision二步法检测有突变的先证者肿瘤组织MSH6蛋白表达。结果在39个HNPCC先证者中共发现6个MSH6基因的胚系突变,分别位于第4、6、9和第10外显子;突变类型为4个错义突变、1个无义突变、1个剪接区的插入突变;对4个错义突变的相应外显子的测序分析显示:137名正常人胚系基因组DNA5例具有第6外显子1163密码子处的c.3488A>T的错义突变,约占3.65%(5/137),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其余错义突变在正常人群中均未发现。在6例有MSH6基因胚系突变家系的肿瘤组织中免疫组化染色除1例为SNP的肿瘤组织MSH6蛋白阳性表达外,其余均为阴性表达。经过查询国际HNPCC突变数据库及SNP数据库证实上述突变中5个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病理性突变,1个为新发现的SNP。结论MSH6基因胚系突变在符合不同临床标准的中国人HNPCC中均起一定作用,对无MSH2及MLH1基因胚系突变的先证者行MSH6基因胚系突变的测序分析对确诊HNPCC家系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