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7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71篇
内科学   3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9篇
预防医学   47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56篇
  2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脑心通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脑心通胶囊治疗脑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病人70例,随机分为两组.脑心通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30例,观察两组疗效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脑心通胶囊治疗腔隙性脑梗死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2.
胃肠道间质瘤为最常见的胃肠道非上皮性肿瘤。大多数GIST病理免疫染色KIT(C-kit原癌蛋白)阳性。产生编码第三型受体型酪胺酸激酶的突变基因,包括c-kit或PDGFRA。多数胃肠道间质瘤临床上无症状,好发于老年。本文报道一例PDGFRA外显子18突变的胃肠道间质瘤。并对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筛选肝癌细胞内HAb18G/CD147信号转导通路中差异表达的关键分子。方法提取SMMC-7721细胞和T7721细胞(SMMC-7721经稳定转染并高表达HAb18G/CD147的肝癌细胞),应用信号转导相关基因芯片筛选两种肝癌细胞内差异表达的关键分子。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共有13个差异表达的基因,在高表达HAb18G/CD147的T7721细胞系中,表达下调的基因包括:骨形成蛋白(BMP)家族的BMP-2、BMP-5,内皮素1(ET-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富含半胱氨酸血管生成诱导物61-肾母细胞瘤过表达基因(CCN)蛋白家族的WISP-2(Wnt1-induced signaling proteins-2/CCN5)和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CN1),前列腺干细胞抗原(PSCA);表达上调的基因包括:白细胞介素10受体α(IL-10Rα),趋化因子家族的IL-6、IL-8和CXC趋化因子配体2(CXCL2/GROβ),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B因子(B factor)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基因克隆3(βig-h3)的表达。结论共筛选出HAb18G/CD147信号转导通路相关的13个差异表达基因,这些基因与肝癌细胞免疫微环境重塑、血管形成、增殖、侵袭和迁移等生物学过程相关。  相似文献   
124.
目的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临床分离诺卡菌的种类、药敏特点及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的分布。方法收集2013年1月-2017年6月临床分离的16株诺卡菌,使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对15种抗菌药物的药物敏感性,并检测对喹诺酮类耐药相关基因gyrA、parC、qnrA、qnrB、qnrS。结果 16株诺卡菌中,盖尔森基兴诺卡菌最多见,占62.6%(10/16),其次为鼻疽诺卡菌和豚鼠耳炎诺卡菌,各占18.7%(3/16)。其对环丙沙星耐药率达到了81.2%,对头孢曲松、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头孢吡肟耐药率分别为12.5%、12.5%、25.0%、18.7%。16株诺卡菌中,gyrA、parC、qnrA、qnrB检出率分别为18.8%、37.5%、25.0%和18.8%,未扩增出qnrS基因阳性结果。结论该院诺卡菌最多见的菌种为盖尔森基兴诺卡菌,菌株对氟喹诺酮类药物耐药严重,耐药机制可能与gyrA、parC、qnrA、qnrB基因有关。应密切注意当地诺卡菌在临床上的发生和重视药敏试验。  相似文献   
125.
<正>研究表明,从基础代谢到细胞生长、分化、增殖等几乎每一细胞事件都与蛋白质酪氨酸磷酸化过程密切相关[1-4]。这一过程分别受蛋白酪氨酸激酶(protein tyrosine kinases,PTKs)和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s,PTPs)共同调控。PTKs能特异地使蛋白质上的酪氨酸残基磷酸化,而PTPs能使磷酸化的酪氨酸残基去磷酸化,两者相互协调,  相似文献   
126.
目的 观察Brentuximab vedotin (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cHL)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6例BV单药治疗失败后cHL患者给予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具体用药:BV 1.2~1.8 mg/kg第1天静脉滴注,盐酸氮芥6 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1d为1个疗程,中位疗程数为4(3~8)个.治疗后每2个疗程行CT检查,每4个疗程行PET-CT检查,每个疗程前行血常规和生化检查,评价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 6例患者中男4例,女2例,中位年龄20.5(17~26)岁;2例为BV治疗达完全缓解后复发,4例为BV治疗后病情稳定.中位观察时间为15(11~25)周.6例患者接受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后2例获得完全缓解,4例获得部分缓解,总有效率为100%.4例患者出现骨髓抑制(Ⅰ度2例,Ⅳ度2例);2例出现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出现Ⅰ度肝损伤,心肌酶增高;1例出现Ⅰ度口腔溃疡.不良反应可耐受或对症处理后症状缓解,未影响患者治疗.结论 BV联合盐酸氮芥治疗BV单药治疗失败后复发难治性cHL,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127.
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究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为发病时间〈3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经济条件选用UK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并观察患者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经溶栓治疗后3h内症状完全消失者12例,占37.5%;溶栓治疗后症状好转及症状未有发展者18例,占56.25%;治疗后症状继续加重者2例,占6.25%。结论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越早,安全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28.
目的研究和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变型的形态学及临床病理特征,并探讨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155例PTC,对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E染色后进行形态学观察分型,并探讨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根据WHO甲状腺肿瘤分类标准,155例PTC可归到8个变型中,典型PTC(47.7%,74/155)最常见。在典型PTC中年龄≥45岁的病例占77%(57/74),明显高于滤泡型PTC(28.6%,2/7)和嗜酸细胞型PTC(33.3%,3/9,P0.05)。乳头状微癌的淋巴结转移率(27.5%,11/40)明显低于其他变型(P0.005)。弥漫硬化型PTC的局灶浸润率(4/8,50%)明显高于典型PTC(10/74,13.5%);实体型PTC(2/7,28.6%)的远处转移率明显高于典型PTC(2/74,2.7%);(2)45例(29%)PTC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lymphocytic thyroiditis,LT),局部浸润发生率在伴有LT的PTC(4.4%,2/45)中明显低于不伴LT的PTC(16.4%,18/110,P0.05)。(3)对42例PTC随访8~12年,5年生存率为100%(42/42),10年生存率为96.6%(28/29)。结论 (1)典型PTC最常见,与之相比,滤泡型PTC、嗜酸细胞型PTC预后可能较好,而弥漫硬化型、高细胞型和实体型PTC预后较差。(2)伴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PTC局灶浸润率低,提示预后较好;(3)随访资料表明,PTC的总体生存率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29.
周晓燕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43-143
资料与方法中药组成:赤芍、丹参、桃仁、川芎、红花、乳香、没药、三棱、莪术、甘草各12g。水煎服,1日2次。一般资料:2001~2009年经保守治疗患者64例,年龄18~45岁,停经25~70天。  相似文献   
130.
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乳腺癌分子分型与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接受手术治疗的708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平均年龄53岁.根据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及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的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将全组乳腺癌分型为: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三阴型及HER2阳性型,观察不同分子分型乳腺癌的预后,比较各型患者术后的累计生存率,多因素分析筛选预后相关因素.结果 本组内分泌高反应型、内分泌反应不完全型、HER2阳性型及三阴型乳腺癌所占的比例分别为33.2%(235/708)、23.6%(167/708)、21.3%(151/708)和21.9%(155/708).随访3~6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40.2个月,100例患者复发或死亡.单因素分析示乳腺癌预后与肿瘤大小、腋窝淋巴结状态、分子分型、术后辅助放疗及内分泌治疗有关;多因素分析示分子分型和淋巴结状态为乳腺癌的独立预后因素;生存分析示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的预后好于其他三型.结论 乳腺癌分子分型是预后的独立预测因素,内分泌高反应型乳腺癌预后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