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034篇
  免费   2735篇
  国内免费   1882篇
耳鼻咽喉   235篇
儿科学   895篇
妇产科学   379篇
基础医学   2269篇
口腔科学   758篇
临床医学   7662篇
内科学   4107篇
皮肤病学   394篇
神经病学   1313篇
特种医学   2020篇
外国民族医学   55篇
外科学   4089篇
综合类   15937篇
预防医学   6176篇
眼科学   615篇
药学   5975篇
  84篇
中国医学   6283篇
肿瘤学   1405篇
  2024年   606篇
  2023年   1146篇
  2022年   1264篇
  2021年   1547篇
  2020年   1329篇
  2019年   1090篇
  2018年   1050篇
  2017年   689篇
  2016年   912篇
  2015年   949篇
  2014年   2613篇
  2013年   1995篇
  2012年   2420篇
  2011年   2537篇
  2010年   2454篇
  2009年   2493篇
  2008年   2349篇
  2007年   2634篇
  2006年   2505篇
  2005年   2446篇
  2004年   2360篇
  2003年   2007篇
  2002年   1698篇
  2001年   1674篇
  2000年   1756篇
  1999年   1921篇
  1998年   1692篇
  1997年   1710篇
  1996年   1668篇
  1995年   1363篇
  1994年   1300篇
  1993年   969篇
  1992年   909篇
  1991年   854篇
  1990年   807篇
  1989年   655篇
  1988年   344篇
  1987年   303篇
  1986年   256篇
  1985年   246篇
  1984年   192篇
  1983年   170篇
  1982年   172篇
  1981年   143篇
  1980年   106篇
  1979年   86篇
  1978年   63篇
  1977年   27篇
  1965年   32篇
  1957年   1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81.
目的 探讨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IHPCC)的螺旋CT表现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17例经病理证实的肝内胆管细胞癌的螺旋CT扫描资料。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结果 病灶位于肝左叶10例,右叶7例。病灶呈肿块型11例,浸润狭窄型4例,腔内生长型2例。平扫均呈低或略低密度,增强后6例病变动脉期边缘强化显著,门脉期和延迟期呈渐进性、向心性强化;4例三期均示不均匀强化;7例动脉期强化不明显,门脉期和延迟期以周边强化为主,中心可见条索状、网状强化。10例可见病变局部肝叶萎缩,12例可见肝内胆管扩张,淋巴结转移5例,肝内血管受侵7例,肝内转移2例。结论 肝内周围型胆管细胞癌的CT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CT扫描是诊断该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982.
目的:探讨卵泡液和血清中瘦素(Leptin)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水平与卵泡发育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67例患者取卵日血清及卵泡液中的Leptin与IGF-I水平。结果:(1)取卵日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为(13.20±5.43)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kptin水平(10.86±5.73)mg/L,P〈0.05;卵泡液中的Leptin水平与血清中的Leptin水平呈正相关(r=0.84,P〈0.001)。血清中的IGF-I水平为(7.18±4.58)mg/L,显著高于卵泡液中IGF-I水平(4.36±3.03)mg/L(P〈0.05),卵泡液中的IGF-I水平与血清中的IGF-I水平呈正相关(r=0.79,P〈0.001);(2)卵巢低反应型者的血清及卵泡液中Leptin水平显著高于卵巢中高反应型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3)三种卵巢反应类型的血清及卵泡液中IGF—I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4)卵泡液及血清中的Leptin水平与IGF—I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r=-0.079,P〉0.05)及(r=-0.127,P〉0.05)。结论:(1)卵泡液中的Leptin及IGF-I均来自血清;(2)高浓度的Leptin可能抑制卵泡发育,而低浓度的Leptin可能对卵泡发育没有影响;(3)体内IGF-I可能与其受体结合后发挥对卵泡发育的调节作用;(4)Leptin与IGF-I之间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83.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心脏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动态心电图的作用。方法 对189例以心血管病症状就诊的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心电图(ECG)和动态心电图(DCG)检查,结合临床资料将其分为心脏病组(67例)和非心脏病组(122例),将两组DCG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单纯房、室性早搏的检出率,心脏病组小于非心脏病组;心肌缺血、复杂性心律失常、复合性心电异常的检出率,心脏病组明显高于非心脏病组。结论 动态心电图检查对围绝经期妇女心脏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984.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的影像(X线片和CT)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观察其抗凝、溶栓前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变化。结果 肺栓塞胸部影像表现:①肺缺血,可见局部肺血管纹理稀疏及“马赛克”征;②肺梗死灶或/(和)肺出血性不张所致肺内实变;③胸膜渗出积液;④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⑤增强CT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PE确认治疗前短期进展快;溶栓、抗凝治疗后,肺部阴影可完全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奈索影。结论 PE的胸部影像动态演变特点,对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85.
外科教学与医学生的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医学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在当今医学教育模式转变的过程中,全面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全面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笔者结合多年外科教学实践,对在外科教学中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及培养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途径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986.
周芡  赵仁峰 《华夏医学》2007,20(6):1416-1419
免疫因素是子宫内膜异位症(EMT)发病机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多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EMT的发生、发展。但何种因子所起的作用更为关键仍不能确定。因此深入探讨细胞因子在EMT的作用,从而为寻求更有效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7.
目的:评价全直肠系膜切除(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联合国产双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中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42例采用TME、双吻合器行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发生吻合口漏4例(2.8%),吻合口狭窄5例(3.5%) .术后随访1~5年,局部复发9例(6.3%).结论:低位直肠癌TME能降低局部复发,而双吻合器的应用能提高低位直肠癌的保肛率.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宫腔镜配合cook导丝及B超在不孕症中的价值。方法对我院2002年8月-2007年6月行宫腔镜检查41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419例均来自不孕不育门诊作碘油造影(HSG)后提示输卵管部分或全部组塞或宫腔充盈缺损的病人。结果宫腔内病变检出率74例,检出率占17.7%,其中,原发性不孕症宫腔内病变14例,占3.34%,其中功能性病变2例,占0.48%,非功能性病变12例,占2.86%,继发不孕宫腔病变为60例,占14.32%,其中功能性病变4例,占0.95%,非功能性病变50例,占11.9%,见表1。419例病人中,输卵管阻塞361例,占86.15%。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72例占17.18%,单侧输卵管33例占7.87%,双侧输卵管阻塞39例占9.31%,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299例占71.36%,单侧输卵管阻塞134例占31.98%,双侧输卵管阻塞165例占39.38%,经cook导丝疏导后,输卵管阻塞56例占13.37(56/419),其中原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19例占6.74%,单侧输卵管阻塞13例占5.31%(13/419),双侧卵侧管6例占1.43%,继发不孕症中,输卵管阻塞37例占8...  相似文献   
98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 singspondylitis,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属于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一种。多见于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现代医学认为,该病与遗传、感染、环境等因素有关,呈家族聚集倾向,其特征性病理变化为肌腱、韧带附着点炎症,病变以中轴关节慢性炎症为主,也可累及内脏及其他组织。本病起病缓慢,病程长,致残率高,  相似文献   
990.
目的观察超剂量杏丁注射液观察组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对照方法,将7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0例,杏丁注射液30mL静滴,2次,d,其他治疗措施同对照组。对照组30例,曲克芦丁注射液1g加入5%葡萄糖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1次,d,予以相应脱水、抗血小板治疗,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38/40)及7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未见出血倾向及明显毒副作用。结论杏丁注射液有明显神经功能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