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0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50篇
内科学   38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114篇
预防医学   5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1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71.
周晓明 《新医学》2003,34(11):662-662
患者,女,28岁。因发热,面部红肿,全身红斑2日于2000-11-23入院。患者2日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约38℃,面部红肿,躯体及四肢出现麻疹样红斑,感瘙痒,无鼻塞、流涕及咳嗽等症状。患者因慢性荨麻疹于5周前在外院用氨苯砜100mg/d,治疗3周,症状好转后停药。既往健康,无肝炎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体格检查:体温38℃,脉搏10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6.6/10.0kPa。神志清晰,巩膜及皮肤轻度黄染,左下颌扪及一淋巴结,蚕豆大小、可移动、无压痛。心、肺、腹部检查正常。皮肤科情况:面部弥漫性水肿性红斑,表面无渗出及结痂,颈部、躯干、四肢可见散在麻…  相似文献   
372.
流行性出血热并发心脏损害的心电图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明  黄艾茜 《浙江临床医学》2007,9(6):746-746,748
流行性出血热(EHF)由汉坦病毒(Hantama virus)感染引起,以鼠类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发病原理与各型变态反应有关,可出现多脏器、多器官损害。本院于1995至2005年共收治EHF患者698例,分析其中心电图异常情况,以期对临床诊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73.
目的:探讨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透明质酸(HA)、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CPⅢ)、Ⅳ型胶原(CⅣ)水平变化,分析25( OH) D3与ALT、AST、HA、LN、CPⅢ、CⅣ的相关性。方法纳入临床上确诊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76例作为观察组,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生化检测仪检测肝功能,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检测血清25( OH) D3、HA、LN、CPⅢ、CⅣ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血清HA、LN、CPⅢ、CⅣ、ALT、AST、总胆红素(TBIL)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25(OH)D3、白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与血清ALT、AST、HA、LN、CPⅢ、CⅣ水平均呈明显负相关(r=-0.745、-0.582、-0.694、-0.644、-0.474、-0.503,P<0.01)。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明显降低,且与肝纤维化、肝功能指标呈明显负相关,提示25(OH)D3可能是慢性丙型肝炎的保护因子。  相似文献   
374.
目的探讨胆道结石术后用研发胆道取石硬镜(或输尿管镜)经T管瘘道探查和治疗残余结石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利多卡因凝胶5~10ml注入瘘道局部麻醉后采用研发的胆道取石镜(或输尿管镜)经T管瘘道探查和治疗42例胆道结石术后病例的资料。结果全组42例患者中前期(2010年3月以前)20例中有10例顺利完成探查或取石术,另10例在探查胆总管下段时,腹痛明显而中止改用纤维胆道镜探查,后期(2010年3月以后)的22例有19例完成胆道探查或取石,有3例在探查胆总管下段时腹痛难忍中转纤维胆道镜探查。1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术后52d拔T管,经瘘道胆道取石镜探查发现瘘道未形成,出现胆汁性腹膜炎,后开腹手术治愈,其余病例无并发症出现。结论胆道结石术后经T管瘘道常规使用研发胆道取石硬镜(或输尿管镜)探查和治疗胆道残余结石,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为临床提供一种治疗胆道术后残留结石的新方法,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75.
2005~2011年我们对目前使用临床常用术式治疗较困难的儿童膀胱结石患者,采用经皮膀胱微造瘘输尿管镜加气压弹道(或钬激光)碎石治疗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76.
杜刚 《世界感染杂志》2010,10(3):150-150
2010年5月23日联合国救济署确认,已查明2010年3月至5月苏丹南达尔富尔州Nyala登革热死亡婴幼儿已上升到107个,有988名婴儿感染登革热可造成分娩后48小时内死亡。Nyala医院主管Mubara Abdelrahman博士对Miraya电台说,周围地区的污染物和水或高温天气很可能是致病的诱因。  相似文献   
377.
378.
基因技术在慢性病预防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去的10年中,分子遗传技术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由这些进步产生了“人类基因组计划”,这是一项长期的计划,旨在对人类基因组进行绘制和序列分析[1]。在未来的10年中,将会完成绝大部分人类基因的绘制和序列分析。较为简单的技术如聚合酶链反应,使我们现在只要...  相似文献   
379.
目的:评价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利培酮组和氟哌啶醇组,每组30例。疗程8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利培酮组完成8周治疗的3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患者,有效率83.3%、显效率70.4%,氟哌啶醇组有效率80.2%、显效率68.1%。结论:利培酮治疗精神发育迟滞伴精神障碍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380.
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晓明 《安徽医药》2009,13(12):1571-1572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及用药趋势。方法对我院2006-2008年住院患者麻醉药品的用量、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 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常用品种有10种,销售金额和用量逐年增加,其中主要用于手术麻醉的芬太尼注射液用量居首位。结论我院住院患者麻醉药品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