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0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25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44篇 |
综合类 | 51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药学 | 14篇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2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5篇 |
2017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7篇 |
2014年 | 6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24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2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15篇 |
2006年 | 14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13篇 |
2003年 | 10篇 |
2002年 | 10篇 |
2001年 | 8篇 |
2000年 | 10篇 |
1999年 | 5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观察不同力学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8-02/2008-12在福州总医院实验科和病理科完成。①实验材料及方法:自人体髂骨抽取骨髓15m1,原代及传代培养后,获得的BMSCs接种到聚乳酸-聚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上。分成四组,静止组、100g组、200g组、300g组,共4周。②实验评估:实体观察,并检测各组的蛋白聚糖含量以及相关病理观察。结果:① BMSCs与PLGA黏附性良好,能在PLGA上生长并分泌基质。②实体观察:受力组明显大于静止组,200g组形成的组织块体积最大。③HE染色组织结构:200g组组织切片可见软骨细胞近似圆形,基质分泌多,且沉积均匀。可见软骨陷窝及软骨囊,偶见同源细胞群。静止组、100g组和300g组可见少量细胞基质,无见细胞。④Ⅱ型胶原免疫组化:200g组可见深黄色的Ⅱ型胶原形成,静止组、100g组和300g组染色淡或无。⑤蛋白聚糖含量:三组受力组与静止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 g组与100g组、300g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g组与300g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力学刺激对BMSCs向软骨细胞分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2.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入路和内固定方式的选择原则.方法 回顾性分析61例下颈椎骨折脱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ASIA评分:A级28例,B级3例,C级22例,D级8例,61例均经复位、椎管减压、植骨内固定治疗,其中50例采用前方入路及钛板内固定,11例采用后方入路及颈椎弓根钉内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术后12周均获得骨性融合,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有一定恢复,平均ASIA评分提高1~2级.结论 必须根据不同的颈椎损伤的类型,选择采用前路或后路手术以及相应的内固定物.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探讨自我改善型火棉胶鱼鳞病(self-improving collodion ichthyosis, SICI)患儿的临床及遗传特征。方法 收集1例SICI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及其父母静脉血,提取外周血DNA,利用全基因组外显子捕获测序(WES)查找病因,用Sanger测序法验证阳性结果,利用(Mutation Taster, mT)、Polymorphism Phenotyping v2(PolyPhen-2)、Sorting Intolerant from Tolerant(SIFT)及GERP++等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变异致病性及保守性。结果 患儿为37+3周新生儿,出生时表现为全身皮肤潮红,呈羊皮纸样改变,伴有少量细碎鳞屑。WES结果表明,患儿ALOX12B基因存在c.1973C>T(p.Pro658Leu)和c.217C>T(p.Arg73Trp)的复合杂合变异,其父亲携带c.217C>T杂合变异,母亲携带c.1973C>T杂合变异。通过与数据库比对,患儿ALOX12B基因变异为未见报道的新变异,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其为有害变异... 相似文献
74.
背景:对于复杂性胫骨平台骨折,单块接骨板只提供胫骨平台一侧的稳定,容易形成偏心支撑,存在成角畸形倾向;另一方面,仅使用外侧支持钢板而忽视后内侧骨皮质的完整性,置入后易出现膝关节内翻畸形。采取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可有效增加固定强度,防范胫骨平台内外髁塌陷,避免置入后膝关节内外翻畸形。
目的:观察双切口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04-02/2010-05武汉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17例,男11例,女6例;年龄19~54岁,平均33.6岁;左膝9例,右膝8例。按照AO分型:B型5例,C型12例;按照Schatzker分型:Ⅳ型3例,Ⅴ型9例,Ⅵ型5例。在受伤后6~10 d水肿及软组织反应消退后采用双切口双侧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同一患者使用同一家公司的双钢板,置入后第1天起即开始行CPM机功能锻炼并扶拐非负重行走。
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8~72个月。1例陈旧性胫骨平台骨折钢板置入后膝关节僵硬,1例开放性骨折钢板置入后出现伤口感染经治疗后愈合,其余患膝胫骨关节面均最终生长平整,下肢力线恢复正常。根据Merchant评分标准进行综合评定,优9例,良6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88.2%。所有病例中未见与材料有关的不良反应,显示双钢板与宿主之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75.
结节性甲状腺肿常见于年龄较大的女性,是由于缺碘后引起甲状腺肿大,并增生形成结节[1]。现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病例的超声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年4月~2011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3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在获知情同意后,对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其中男6例,女26例,年龄22~65岁, 相似文献
76.
1987年10月至2004年5月,作者采用腹横筋膜层修补及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老年性腹股沟疝及复发疝79例,采用传统手术治疗49例,现将其疗效对比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77.
78.
目的探讨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2005年7月至2009年10月股骨粗隆下骨折17例,男13例,女4例;年龄2862岁,平均40.6岁,骨折按Seinsheimer-Bergman分型,Ⅱ型6例,Ⅲ型7例,Ⅳ型4例,均采用骨折局部有限切开复位加长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PFN)治疗,术后参照由Sandes等推荐的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评定疗效。结果1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7个月。骨折均于1220周内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5周,术后创伤性髋关节等级评分评定疗效:优11例,良4例,中2例,优良率为88.2%,所有病例均无断钉、感染、肢体短缩或内翻畸形发生。结论加长PFN能较好地解决股骨粗隆下骨折高应力集中问题,而骨折局部有限切开复位较闭合复位能有效节约手术时间,减少出血,迅速恢复股骨皮质的连续性,促进骨折愈合。
【关键词】 切开; 复位; PFN; 治疗; 股骨粗隆下骨折;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应用AO-USS脊柱提拉系统治疗腰椎双椎峡部裂伴滑脱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01年5月至2008年8月我院收治10例L。和L;双椎峡部裂伴滑脱症患者。其中男4例,女6例;年龄44-65岁,平均51.5岁。按Meyerding分类,I度滑脱14节段,Ⅱ度滑脱6节段。均应用AO-USS行后路减压、椎体复位固定和椎间植骨融合术,应用椎间融合器4例,自体髂骨块嵌压6例。结果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0个月。放射学检查显示10例腰椎滑脱复位良好,椎间均骨性融合,平均椎间高度由术前7.9mm恢复至术后13.0mm,无神经根损伤,内固定松动及折断等并发症。末次随访疗效评定根据NaKai评分标准,优6例,良3例,可1例。结论AO-USS系统能同时进行滑脱椎体提拉复位调整和椎间纵向撑开和加压的精确三维操作,非常适用于这种复杂病症的治疗。 相似文献
80.
[目的]比较单侧椎弓根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并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疗效差异.[方法] 2008年1月~2011年12月行内固定结合椎间融合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98例,其中男50例,女48例;年龄31~75 (45.8±2.1)岁.根据椎弓根钉内固定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单侧固定组40例,采用单侧椎弓根钉内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双侧固定组58例,采用双侧椎弓根固定并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治疗.比较两种手术失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融合率及并发症情况,同时术前、术后均应用疼痛视觉模拟(visual analog scale,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来评估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单侧椎弓根钉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双侧椎弓根固定并单枚椎间融合器融合(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率和融合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痛、腿痛VAS评分及ODI评分较术前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但两组之间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率方面:单侧组为92.50%(37/40例),双侧组为96.55%(56/58例).[结论]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情况下,单侧椎弓根螺钉固定联合单枚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与双侧椎弓根钉固定临床效果相同,且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