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1.
纵隔原发性神经母细胞瘤极为罕见,我院收治了1例,现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患者女,53岁,自感左上胸部持续性闷痛《个月,并反复咳嗽、少量咳血,于1989年5月29日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胸廓对称,呼吸音清,心界不大,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实验室检查:血沉45mm/h,肝功正常。X线胸片示左肺门区见一直径7cm的阴影,密度均匀,边缘光滑整齐,呈分叶状,内线与心影重叠,侧位胸片示肿块影位于前上纵隔,约7.OCmX6.SCm,呈椭圆形,密度均匀,未见钙化。X线诊断:左前上纵隔肿瘤,性质待定。手术。见左前上纵…  相似文献   
12.
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64例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骨瓣切开方式治疗,观察组采用硬脑膜网状切开方式治疗,对比两组中出现死亡的人数及残疾率。结果对照组死亡率为34.38%,观察组为23.0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中80.95%患者出现术后残疾现象,观察组则仅有53.85%患者残疾,且观察组残疾程度大多在中度,恢复效果更优,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硬脑膜网状切开方式治疗脑外伤相对于传统大骨瓣切开方式而言可有效降低死亡率,更好处理外伤,降低重度残疾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异常的踝臂指数(<0.90)可预测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同时也可作为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病并发症的筛选指标.踝臂指数在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外周动脉疾病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乳腺叶状囊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 女 ,43岁。右乳房肿块 10年余 ,开始时约黄豆大小 ,无痛痒 ,近年来肿块增大明显 ,现约鸡蛋大小 ,偶有隐痛伴低热 ,无咳嗽、胸痛等。体检 :双乳对称 ,未见桔皮样改变及乳头溢液 ,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鸡蛋大小肿块 ,质地硬 ,轻压痛 ,活动可 ,双腋下淋巴结不肿大 ,实验室检查无异常。钼靶X线表现 :右乳外上象限见一约 7 0cm× 6 5cm高密度肿块 ,密度均匀 ,边界清楚 ,肿块周围环绕一层宽窄不一的透明晕圈 (图 1) ,周围腺体组织致密 ,钼靶X线诊断 :右乳巨大腺纤维瘤。手术所见 :肿块约 6cm× 8cm ,囊性感 ,包膜完整 ,肿块与胸大…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告1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肠系膜恶性肿瘤,男10例,女3例。大部分位于小肠系膜根部和小肠系膜(11例),回盲部及乙状结肠系膜各1例。其中以恶性淋巴瘤最多(9例,69%),余为平滑肌肉瘤2例,间皮肉瘤及转移性癌各1例。多因腹部肿块就诊,伴有腹痛、食欲减退、贫血、消瘦、腹水及血沉增快等症状和体征。X线表现,平片可见腹部肿块阴影(6例)及肠腔积气(3例)。胃肠造影显示肠管受压(1例〕、移位(5例)、狭窄(4例)、棚栏状改变(1例)、充盈缺损(1例)、成角(1例)和肠管缩短(2例)等征象。手术所见,有腹水者9例;瘤体最小为4cm,最大为24×20×12cm;均有转移迹象,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动态变化与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的相关性。方法将80例接受机械通气及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AKI患者分为A、B、C组,各组血清肌酐(SCr)水平依次升高、尿量依次降低。分别在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检测血浆NT-proBNP、SCr水平及EVLWI的水平,分析其间相关性。结果各组患者治疗前APACHEⅡ评分、SCr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NT-proBNP、EVLWI水平随CRRT治疗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各组患者CRRT治疗后72h上述指标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相同时间点各指标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者CRRT治疗前及治疗后12、24、72h血浆NT-proBNP水平与SCr、EVLWI呈正相关(P0.05)。结论 AKI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EVLWI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邢娟  周忠义 《中国热带医学》2009,9(10):2007-2008
1病例资料 患者,男,40岁,因突发神志不清36h于2009年2月4日从外地医院转入我院加强治疗科。患者入院前36h于晨炼中突发意识不清、四肢抽搐、全身紫绀。当地医院急救人员于数分钟后到达现场,检查发现患者昏迷、颈动脉无搏动,心音消失,遂紧急实施CPR并送至当地医院。到达医院后,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予机械通气、胸外心脏按压、重复电除颤、静脉使用胺碘酮、地塞米松等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颅内动脉瘤急诊外科夹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43例颅内动脉瘤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全部行16层螺旋CTA检查。运用最大密度投影和容积再现技术评价动脉瘤的形态、大小、位置和瘤颈形态及动脉瘤与颅骨和周围血管的关系,并根据16层螺旋CTA结果行急诊外科治疗。结果16层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够准确地提供颅内动脉瘤的部位、瘤体、瘤颈大小和动脉瘤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并且,能够帮助神经外科医师顺利找到动脉瘤后成功夹闭。结论16层螺旋CTA是一种准确微创的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并能够提供足够的信息指导动脉瘤的急诊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外科病人因严重感染、外伤、大手术或大量输血输液等原因易致凝血机能紊乱甚至并发DIC。传统观念一直认为这类病人的凝血紊乱及DIC出血原因多为凝血机能缺陷和纤溶亢进,因此对其使用止血药或抗纤溶药也已形成常规。但近年研究发现这类病人的凝血紊乱主要表现为凝血亢进和纤溶抑制,合理使用肝素治疗将能改善。笔者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医学事业的飞速发展,影像科设备不断地更新,对影像诊断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在影像诊断工作中,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误诊、漏诊,甚至导致医疗纠纷也时有发生,笔者对误诊原因及防范对策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