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针法对哮喘患者呼气峰流量(PEF)及血清白介素-4(IL-4)的影响。方法将6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组(观察组)和常规针法组(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4个疗程。观察针刺前后PEF、IL-4的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针法对PEF的改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针法均能降低哮喘患者血清中IL-4的水平,此效应以前者尤为明显(P<0.01)。结论子午流注纳子针法能更好地改善哮喘患者的呼气峰流量及白介素-4的水平。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在腰椎椎牵引基础上分别予电针及普通针刺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程度评分及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腰腿疼痛评分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腰腿疼痛评分治疗前后改善不明显(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0%,对照组为9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电针配合腰椎牵引能更快地减轻LIDP患者的腰腿疼痛并提高临床愈显率,较普通针刺疗效佳。  相似文献   
33.
34.
风府穴对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风府穴是否能增加治疗假性球麻痹的效果.方法60例脑卒中合并假性球麻痹患者被随机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治以风池、廉泉、通里,治疗组则在上方基础上加针风府.结果治疗组30例,治愈13例(43.3%),总有效率93.3%;对照组30例,治愈7例(23.3%),总有效733.3%.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用风府穴对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可明显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观察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脑梗死运动性失语的疗效。方法:将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患者7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对照组单纯经颅磁刺激治疗,均给予语言训练,并于治疗1、2个疗程后进行汉语失语成套测验语言功能评估。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25.0%,总有效率为87.5%,对照组分别为9.1%和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在治疗后在汉语失语检查记录表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体针结合经颅磁刺激及语言康复训练疗治疗脑梗死后运动性失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恩再适治疗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的疗效.方法:60例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给予头针和体针针刺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加以牛痘疫苗致炎免皮提取物注射液(恩再适)治疗,每次3支,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静滴,1次/天,共治疗4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感觉障碍评定积分及患者自述肢体感觉障碍程度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 (27/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 (21/3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偏身感觉障碍症状,结合恩再适治疗则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38.
摘要】 目的 观察前庭训练结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疗效。 方法 112例中风流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采用前庭训练,结合常规针刺治疗;对照组56例,仅进行常规针刺治疗,前庭训练每天3次,每周训练6d,共8周, 并进行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中风流涎患者流涎症状的变化。结果 两组中风流涎患者流涎症状均有改善,但前庭训练组较对照组改善明显,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前庭训练结合针刺对中风流涎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9.
鼻咽癌大部分发生在我国华南地区,其中广东和广西地区最常见。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鼻咽癌放疗后晚期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吞咽障碍、张口困难、构音障碍、颈部活动障碍、心理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的有效手段,可以控制并发症的发展或加重并预防新的并发症的出现。鼻咽癌放疗后不同的并发症,其发病机制不同,需要进行康复评定,有针对性地选择不一样的康复治疗方法。本文就鼻咽癌放疗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康复评定和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鼻咽癌放疗后并发症康复治疗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
目的观察手抓握训练联合上肢机器人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并探讨其脑功能重组机制。 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6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每天训练120min,机器人训练组患者给予上肢康复机器人训练,每天训练120min,联合治疗组患者则给予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各60min。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分别采用Brunnstorm分期评分、简化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分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各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采用功能性磁共振(fMRI)检查各组患者脑功能重组情况。 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机器人训练组及联合治疗组患者Brunnstorm分期评分[分别为(4.36±0.62)分、(4.43±0.45)分和(5.35±0.55)分]、上肢Fugl-Meyer评分[分别为(45.56±8.32)分、(46.64±7.16)分和(55.82±6.88)分]及MBI评分[分别为(58.71±7.56)分、(56.52±7.11)分和(82.62±8.58)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并且上述指标均以联合治疗组患者的改善幅度较显著(P<0.05)。fMRI检查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患者执行对指任务时其躯体感觉激活区体积、大脑总兴奋区体积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大,并以联合治疗组的脑区激活范围较显著(P<0.05)。 结论手抓握强化训练及上肢机器人训练均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患者上肢运动功能,上述两种疗法联用具有协同功效,能进一步促进脑梗死患者大脑皮质功能重组,显著提高患者偏瘫侧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该联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