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8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4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椎弓根钉内固定加植骨融合术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目的 :评价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间及后外侧植骨治疗峡部不连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组 38例 ,均行椎弓根内固定结合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后外侧植骨融合术治疗。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包括 :Steffee 2 0例 ,RF 8例 ,TSRH 5例 ,Socon 5例 ;固定融合范围 :1个节段 2 4例 ,2个节段 14例。结果 :36例病人获随访 ,平均时间 4±2 .6a年。滑脱椎体复位率 80 .6 %~ 93.4 % ,平均 87.37% ;腰痛改善率 94 .3% ;下肢疼痛、麻木改善率 94 .5 % ;间歇性跛行改善率 97.3%。并发症共 6例 ,其中术中并发症 2例 ,发生率 5 .5 % ;术后并发症 4例 ,发生率 11.1%。结论 :椎弓根内固定可满足腰椎滑脱的短节段固定和复位要求 ,临床疗效满意 ,复位、融合率高。并发症的预防与掌握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熟练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成人髋关节发育不良(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的髋臼解剖形态特征,探讨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HR)中各型髋臼缺损发生的特点和重建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2012年9月60例72髋成人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患者行THR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髋臼解剖形态特征;并以髋臼中心为同心圆,Harris窝底为深度磨削髋臼塑形后,观察髋臼缺损的特点。根据缺损大小和对髋臼假体初始稳定性的影响分别行不植骨、骨泥植骨和结构性植骨治疗。结果72髋中,20髋呈浅杯状,其中CroweI型14例、CroweⅡ型4例、CroweⅣ型2例,髋臼缺损〈10%者15髋、10%~30%者5髋;22髋呈浅盘状,其中CmweI型2例、CmweⅡ型16例、CroweⅢ型4例,髋臼缺损〈10%者2髋、10%-30%者16髋、〉30%者4髋;20髋呈贝壳状,其中CroweⅡ型5例、CroweⅢ型17例,髋臼缺损〈10%者1髋、10%-30%者5髋、〉30%者14髋;10髋呈三角状,均为CroweⅣ型,髋臼缺损〈10%者8髋、10%~50%者2髋。髋臼缺损〈10%者,髋臼假体稳定,未植骨;10%-30%者,髋臼假体较稳定,骨泥植骨;〉30%者髋臼假体不稳定,行结构性植骨后假体稳定。结论成人DDH终末期骨性关节炎的髋臼具有浅杯状、浅盘状、贝壳状和三角状4种解剖形态,这些异常解剖形态的发生除与先天性发育缺陷和后天长期的异常力学环境有关,还与股骨头脱位程度有关;在人工THR中,应根据不同形态髋臼缺损发生的特点和对髋臼假体稳定性的影响确定髋臼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13.
尺骨鹰嘴截骨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10年4月,对27例AO分型为"C"型的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术后早期行功能锻炼.结果:27例手术均顺利,切口一期愈合.随访6~33个月,平均随访1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平均为5个月.无血管神经损伤,未发现内固定松动或者断裂等并发症.按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分,优7例,良14例,中5例,差1例,优良率达85.2%.结论:采用经尺骨鹰嘴截骨入路双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肱骨髁间粉碎骨折,手术方法安全可靠,固定牢靠;术后经过早期功能锻炼,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银杏黄酮苷注射液对冠心病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冠心病患者11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对照组59例.对照组进行三磷酸腺苷(ATP)40 mg,辅酶A(COA)100 U和维生素C 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缓慢静脉滴注常规治疗.治疗组59例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银杏黄酮苷注射液70 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连续10 d为1个疗程.住院前、中、后分别测心电图.治疗前、后检查血脂、血液黏稠度、血清一氧化氮(NO)等指标.结果 银杏黄酮苷注射液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在缓解临床症状,改善ST-T,胆固醇、甘油三酯、血液黏稠度、一氧化氮浓度均有明显疗效(P<0.01).结论 在冠心病治疗过程中,银杏黄酮苷注射液明显优于常规治疗法.  相似文献   
15.
骨肉瘤侵袭范围的MRI测量与确定合理切除平面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判断肢体骨肉瘤局部侵袭范围的准确性及据此确定保肢术中的安全切除平面。方法 冷冻后的骨肉瘤截肢标本19例,按照MRI确定的相应层面,在断层切片机上切取厚度为0+5cm的水平断层切片,肉眼测量肿瘤的软组织侵袭范围,并以0.5cm的间隔做连续病理切片,确定显微镜下肿瘤软组织侵袭范围。然后按照MRI确定的相应层面,纵向剖开标本,测量肿瘤的髓内肉眼范围,并以0.5cm的间隔做连续病理切片,确定显微镜下肿瘤的髓内侵袭范围。分别将肿瘤X线、MRI的侵袭范围与肉眼范围和病理侵袭范围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 (1)X线、MRI、肉眼和病理测量的骨肉瘤髓内侵袭范围分别为(11.18±8.64)cm、(15.37±9.73)cm、(14.77±9.38)cm、(14.58±9.51)cm,经统计学分析MRI所确定的髓内侵袭范围与病理侵袭范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MRI、肉眼和病理测量的骨肉瘤软组织侵袭范围分别为:横径(6.62±2.23)cm、(6.22±2.21)cm、(6.23±2.38)cm;纵径(7.15±2.37)cm,(6.57±1.80)cm、(6.58±1.94)cm,经统计学分析MRI所确定的软组织侵袭范围与病理侵袭范围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MRI对骨肉瘤髓内和软组织的测量值均不超过病理范围10mm。结论 在确定骨肉瘤手术切除安全界面上,MRI较X线片有更高的准确性。以MRI为依据,在瘤体外2~3cm处截骨,软组织外1.0~1.5cm作为切除界面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6.
髋臼骨折位置深在,解剖复杂,手术显露困难,选择恰当的手术入路使髋臼骨折解剖复位,同时减少创伤,减少并发症,以恢复有效的关节功能是治疗上的关键。自2002年5月-2006年5月,作者共收治复杂髋臼骨折16例,经髂腹股沟方形区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降温速度对冷冻保存异体小静脉通畅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降温速度对异体小静脉内皮细胞代谢活性,超微结构和移植通畅率的影响。材料和方法;采用快速冷冻和二步冷冻两种不同的降温速度对异体小静脉进行冷冻,在液氮中保存48小时后施行移植。观察方法四唑盐还原试验,扫描电镜、静脉造影及病理检查。结果:经二步冷冻保存的异体小静脉,其代谢活性和内此细胞形态得到良好保持。移植后排斥反应减弱,90天通畅率80%。结论:二小冷冻降温是异体小静脉冷冻保存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镰状细胞贫血患者疼痛的临床表现(附230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汉锋  周建生 《广西医学》1999,21(5):877-878
为更好了解镰状细胞贫血(HBs)病人的疼痛在临床的表现,本文收集了1996年至1998年在尼日尔工作期间的230例Hbs病例,进行临床分析和讨论,结果显示:疼痛是Hbs病人最常见的临床表现,骨关节痛(83.4%)是首位,其次依次为胸痛(28.1%)和腹痛(13.5%)疼痛的发生在30岁以下年龄组较31岁以上年龄组为多且重,无贫血和重度贫血病人的疼痛发生比轻,中度贫血病人多,两者对比统计学上均有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后路椎体间截骨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及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形成的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路椎体间截骨矫形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迟发性后凸畸形21例及强直性脊柱炎假关节形成患者3例 椎间植骨融合17例,后外侧植骨融合6例,1例截骨矫形后椎管连续性好未植骨.结果:所有患者脊柱畸形均获得良好矫正,Cobb角由术前平均37°(17°~56°)降至术后4°(0°~12°),术后纠正率为89%.经平均31(6~61)个月随访,全部病例均获得融合,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患者疼痛改善显著,VAS评分由术前的8.7下降到术后2.4,Oswestry评分由术前的69下降到26,最后随访VAS评分和Oswestry评分分别为2.2和23.Frankle分级B级1例无恢复,C级2例恢复至D级,D级4例恢复至E级 2例括约肌功能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改善.结论:经椎体间截骨矫形减压脊柱固定融合术,可以有效完成脊柱后凸的矫形、减压与稳定性重建,临床症状缓解满意,能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83例,患者平均年龄67.8岁,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动力髋螺钉(DHS)、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4.4个月(2个月至5年),6个月功能无异常:非手术治疗组为67.8%,DHS组为92.3%,PFN组为96.7%。结论不同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各种方法有其自身特点,PFN是髓内固定,更符合生物力学要求,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