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2篇 |
免费 | 4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6篇 |
内科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1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6篇 |
预防医学 | 2篇 |
药学 | 16篇 |
中国医学 | 58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篇 |
2022年 | 3篇 |
2021年 | 4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8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3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7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9篇 |
2005年 | 11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7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5篇 |
1994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研究支链siRNA多靶点对乳腺癌4T1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检测支链siRNA多靶点在不同时间段(24 h、48 h及72 h)对乳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的变化。结果细胞增殖活性:在24 h,Mixture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其余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在48 h,Mixture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siRNA-STAT6组、siRNA-STAT5a及siRNA-STAT5b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 siRNA-STAT3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在72 h,Mixture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与其余各实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 05);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别细胞凋亡率,Mixture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支链siRNA多靶点可能通过抑制乳腺癌4T1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观察腺苷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与安全性,评价其诊断冠心病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2例拟诊冠心病患者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腺苷注射液以140μg·kg-1·min-1速度经静脉泵持续注入,用药时间6 min.注射过程中行心电、血压监测,观察副反应;记录静息、用药3 min、注射终止时以及终止后5 min的心率、血压、12导联心电图;于用药3 min时注射99mTc-MIBI 925 MBq,1.5 h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显像异常患者<48 h行静息显像.8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入选患者均达腺苷用药终止标准.腺苷注射3 min、用药终止时心率增快,与用药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3 min、用药终止时收缩压均值较用药前减低,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现严重低血压和严重心律失常者,且停药后5 min恢复至用药前静息水平(P>0.05).负荷心肌显像共检出病变19例(59.4%),33个异常节段,以冠状动脉造影为参照标准,则腺苷负荷显像诊断冠心病的准确性为87.5%.结论 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对诊断冠心病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安全性,且无创伤性,具用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3.
24.
目的研究化瘀散结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miR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表达的影响。方法以2015年10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施予常规化疗,实验组于此基础施予化瘀散结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CEA、CYFRA21-1、miR及MMP表达。结果治疗后,实验组CEA是(20. 05±4. 29) ng/m L,比对照组(26. 29±5. 27) ng/m L低,且实验组CYFRA21-1是(3. 10±2. 07) ng/m L,比对照组(4. 27±2. 10) ng/m L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实验组miR-21、miR-31及miR-155表达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实验组MMP-2、MMP-9及MMP-11表达也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化瘀散结方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助于改善患者CEA、CYFRA211、miR及MMP表达,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5.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究三拗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潜在活性成分及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筛选三拗片活性成分和靶点,与GeneCards、OMIM、DrugBank数据库中急性支气管炎基因集相互映射获取共同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依托DAVID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生物学过程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以了解共同靶点集的生物学作用;通过分子对接结果验证PPI网络核心靶点。结果:获得三拗片活性成分124个;三拗片治疗急性支气管炎靶点103个,其中核心靶点5个;GO生物学过程575条,涉及凋亡过程、炎症反应、细胞增殖、信号转导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117条,三拗片可能通过干预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 (PI3K/Akt)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流感、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 (HIF-1)信号通路发挥治疗急性支气管炎作用;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三拗片中槲皮素、山柰酚、木犀草素、β-谷甾醇、柚皮素、芒柄花黄素、甘草查耳酮A均能较好地与急性支气管炎靶蛋白结合,可能通过作用于细胞肿瘤抗原p53 (TP53)、Akt1、白细胞介素-6 (IL-6)、T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VEGFA)靶点发挥作用。结论:三拗片活性化合物可能从结构上作用于支气管,共同参与抗炎、平衡细胞因子、免疫调节、抗病毒抑菌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抗纤颗粒加小剂量强的松,对照组口服强的松加富露施。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和BALF中细胞因子明显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在呼吸困难、胸片和肺功能方面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抗纤颗粒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明显治疗作用,并且能降低患者血清和BALF中TNF-α的含量。其机制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抗敏止嗽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潜在作用机制, 并结合动物实验加以验证。方法借助BATMAN-TCM数据库筛选抗敏止嗽颗粒的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信息, 通过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支气管哮喘的相关疾病靶点, 将药物靶点与支气管哮喘靶点取交集后导入STRING数据库, 建立PPI网络, 采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交集靶点"网络, 筛选核心靶点, 利用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制备卵蛋白诱导的哮喘小鼠模型, 经抗敏止嗽颗粒干预后, 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 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TNF-α、IL-6、IL-1β水平。结果得到抗敏止嗽颗粒活性成分240个, 潜在作用靶点1 364个, 筛选得到TNF、IL-6、AKT1、ALB、IL-1β等11个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 抗敏止嗽颗粒治疗支气管哮喘主要涉及蛋白质磷酸化的正调节、炎症反应的调节、脂多糖反应等生物进程及TNF、MAPK、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显示, 抗敏止嗽颗粒可降低血清TNF-α、IL-6、IL-1β水... 相似文献
28.
补肺益肾颗粒对COPD缓解期患者细胞外基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缓解期血清细胞外基质的变化意义及补肺益肾颗粒对其影响。方法:62例COPD缓解期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补肺益肾颗粒,对照组服用安慰剂。检测COPD治疗前后和20例健康老年人血清中细胞外基质的水平。结果:COPD缓解期患者血清CⅠ、CⅢ、CⅣ明显高于健康老年人(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清CⅠ、CⅢ、CⅣ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对照组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治疗组治疗后上述指标的降低较对照组显著(P<0.01)。结论:血清CⅠ、CⅢ、CⅣ的变化在COPD缓解期气道重塑中起重要作用,补肺益肾颗粒提高肺通气功能、降低细胞外基质水平可能是该方治疗老年COPD的主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9.
目的:观察自拟和胃扶正散外用脐疗联合透灸足三里、吴茱萸贴敷涌泉三种疗法联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CINV)的疗效。方法:将5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化疗开始应用托烷司琼注射液预防性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和胃扶正散脐疗,回旋灸透灸足三里及吴茱萸贴敷涌泉穴的三联疗法,2组均治疗6天为1疗程。结果:2组治疗后消化道反应分级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组临床疗效比较,总有效率治疗组9 2.9%,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前白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恶心呕吐、食欲丧失症状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在躯体功能、情绪功能、腹泻上的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和胃扶正三联疗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CINV临床疗效良好,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营养状况的下降。 相似文献
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肺系疾病之一,其发病率与病死率高居不下。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疾病,但是怎样将疾病不同研究层面的机制结合起来,对其而言是一项巨大的挑战。中医学是一种以哲学整体思维统领医学实践的学科,在治疗COPD的临床实践中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绩。因此,中西医的有效结合是治疗COPD的必由之路。现代医学“肠-肺轴”与中医学的“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均肯定了肺、肠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临床上防治COPD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