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53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77篇
内科学   118篇
外科学   94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磁性阿霉素纳米脂质体的研制及其磁靶向定位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阿霉素(DOX)是临床常用的抗肿瘤药物,心脏、肾脏毒性大,治疗指数低[1] 。我们将阿霉素研制成磁性阿霉素纳米脂质体(MDNL) ,观察其磁靶向定位效果。一、材料和方法1.材料:DOX(浙江海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 ,Sigma公司) ;聚乙二醇 二硬脂酰磷脂酰乙醇胺(PEG DSPE ,Sigma公司) ;胆固醇(Chol,上海化学试剂公司) ;四氧化三铁(Fe3 O4,自制,粒径10nm )。旋转蒸发仪(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纳米粒度测定仪(SantaBarbara公司) ;透射电子显微镜(Toshiba公司)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仪(Shimadzu公司) ;荧光分…  相似文献   
42.
2009年4月17至19日,由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办、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消化系早癌内镜诊断与治疗协作组和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承办的第二届全国消化系早期癌诊断与治疗新进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中日ESD高峰论坛在上海中山医院举行.  相似文献   
43.
直肠类癌的内镜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直肠类癌发生于直肠粘膜内 APUD(amine precur- sor uptake and decarboxylation)细胞,其组织学结构像 癌,具有潜在恶性的特点,但生长缓慢,临床少见。近 年来文献报道直肠类癌占胃肠道类癌的首位,可能 与肠镜广泛应用有关。 1 病理形态与临床特点 1. 1 病理形态 肠镜下直肠类癌特征表现为粘膜下 肿块突向肠腔内,广基隆起,边缘平或陡峭或呈亚蒂状  相似文献   
44.
ERCP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诊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在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患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上诊断PCS患者行ERCP检查,证实胆总管结石的患者行EST或EPBD取石,乳头狭窄或括约肌功能异常的患者也行EST或EPBD,胆道梗阻患者行内镜引流术.结果:123例患者行ERCP检查,118例(95.9%)成功,证实胆总管结石78例,胆囊管过长3例、残留小胆囊伴结石2例、乳头狭窄或括约肌功能异常8例、乳头癌2例、壶腹部癌1例、肝门胆管癌1例、胆管良性狭窄3例、胃癌1例、乳头旁憩室16例、未见异常15例.78例胆总管结石中75例(96.2%)内镜取石治疗成功,8例乳头狭窄或括约肌功能异常中6例行EST,2例行EPBD.并发症发生率为3.25%,其中上消化道出血1例,急性胰腺炎3例.结论:对PCS患者,ERCP是理想的诊断方法,而且还可以同时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5.
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经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的可行性与临床疗效。方法 总结分析在X线辅助下经内镜介入治疗32例胃肠道癌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梗阻部位分别为胃出口8例、十二指肠7例、直肠13例、乙状结肠4例。30例(93.7%)放置支架成功,术后1—3d梗阻症状均得到缓解或消除。其中15例胃出口及十二指肠梗阻均为永久性姑息治疗;15例结直肠梗阻中,12例为姑息治疗,3例经内镜治疗解除梗阻后行Ⅰ期肿瘤切除术。1例直肠癌术后复发伴盆腔广泛转移者治疗失败,1例乙状结肠癌广泛转移者术中穿孔而急诊行Hartmann术。随访期间,未发现支架移位;有1例放置十二指肠支架者,术后2个月肿瘤浸润支架远端导致梗阻复发,置入第2根支架后缓解。结论 经内镜介入治疗胃肠道癌性梗阻是一种简单可行、经济有效、并发症少的方法。  相似文献   
46.
隧道内镜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消化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其内涵不断丰富,从传统内镜诊断到现代内镜下微创治疗,从腔内治疗到腔外手术——经自然腔道内镜外科手术(natural orifice transluminal endoscopic surgery,NOTES),而隧道内镜(tunnel endoscopy)技术的出现进一步拓宽了消化内镜的运用范畴。为便于人们理解隧道内镜技术,我们提出隧道内镜外科手术(tunnd endoscopic surgery,TES)的新概念,即通过黏膜下打隧道的方式和途径,利用自然腔道壁之间的空间进行内镜下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7.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是由内镜黏膜切除术(EMR)发展而来的一项治疗胃肠道肿瘤的微创切除新技术,可以实现病变的大块和完整切除。国内ESD的开展尚处起步阶段,现将我们进行ESD治疗的护理操作配合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单瓶磷酸钠盐口服溶液肠道准备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良好的肠道准备是顺利进行结肠镜检查和治疗的前提,目前临床常用的肠道准备用药主要为甘露醇和聚乙二醇电解质,前者有可能在肠道中产生爆炸气体而影响肠镜下电凝手术,后者要求饮水量大,患者耐受性较差。国外多项临床试验显示了磷酸钠溶液2瓶剂量(45ml×2)的肠道准备效果良好,不亚于甚至优于甘露醇和聚乙二醇,但价格较高。  相似文献   
49.
目的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胃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的远期疗效。方法对2006年6月至2009年6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经ESD治疗的153例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患者的临床病理和随访资料进行总结,分析ESD治疗的一次性完整切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和远期疗效。结果 153例患者中包括早期胃癌26例(17%),高级别上皮内瘤变67例(43.8%),低级别上皮内瘤变60例(39.2%);ESD一次性整块切除率为98.0%(150/153),一次性完整切除率为94.8%(145/153),组织学完整治愈率为94.8%(145/153)。术中穿孔5例(3.3%),术后迟发性出血9例(5.9%),均予保守治疗治愈;ESD术后3年内病变复发3例,总复发率为2.1%(3/140);140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率为91.5%,随访时间11~54(35.1±22.8)个月;死亡1例,3年生存率为99.3%(152/153)。结论 ESD治疗胃癌前病变和早期癌是一种安全、远期疗效肯定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用于治疗下咽部浅表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8年3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接受ESD治疗的9例下咽部浅表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 结果 9例患者中男7例、女2例,平均年龄61.2岁(48~80岁)。切除病灶平均大小为16.3 mm(5~27 mm),平均手术时间为52.2 min(30~90 min)。9例患者术中及术后均未发生出血、穿孔、气肿、呼吸困难等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4.6 d(3~7 d)。术后病理包括上皮内高级别瘤变1例,鳞状细胞癌8例;在8例鳞状细胞癌患者中,肿瘤组织浸润深度均未突破固有膜。1例水平切缘阳性,患者术后接受了区域放疗。平均随访时间10.2个月(3~29个月),所有患者未见复发或转移,未见食管入口狭窄。结论 ESD是治疗下咽部浅表癌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