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篇
  免费   81篇
  国内免费   37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138篇
内科学   5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0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6篇
综合类   232篇
预防医学   8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147篇
  2篇
中国医学   89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砷残留量是食品检验一项非常重要的卫生指标之一。测定食品中总砷含量样品的前处理,按GB/T5009.11—2003有湿法消化和于法消化,不同的样品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选用不同的方法。但在实践工作中我们发现,于法消化的部分样品,在炭化至无烟的过程中,必须注意用小火炭化,否则容易造成样品喷溅损失,使检验结果失真。另外,所用的钳锅内表面要光滑,否则会吸附砷,  相似文献   
12.
黄连抗消化性溃疡的药理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李备  周岐新 《中国药房》2005,16(14):1107-1109
消化性溃疡(Pepitic ulcer,PU)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为10%.内科治疗PU主要采用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如H2受体拮抗药、质子泵抑制药)、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dis,Hp)药以及胃粘膜保护药(如硫糖铝、枸橼酸铋钾)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致大鼠胃黏膜损伤的保护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观察预先应用黄连总生物碱对乙醇所致的胃黏膜损伤的影响;分析幽门结扎5 h大鼠胃液、胃壁结合黏液和胃腔游离黏液;检测胃黏膜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和.O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力。结果:黄连总生物碱呈剂量依赖性显著抑制乙醇性胃黏膜损伤(P<0.001),其损伤抑制率大于临床常用量的西米替丁,亦大于等量的小檗碱;黄连总生物碱亦显著阻遏乙醇性胃酸分泌,而对胃液量和胃黏液的分泌无明显影响;黄连总生物碱可显著阻遏乙醇性大鼠胃损伤胃黏膜组织内NO含量和SOD活力下降,明显抑制损伤胃黏膜MDA和.OH含量升高。结论:黄连总生物碱有明显抗乙醇性胃黏膜损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胃酸过度分泌,抑制胃黏膜NO含量下降,阻遏胃黏膜.OH,MDA含量升高以及恢复SOD活力有关,而与胃黏液分泌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1H-NMR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对不同产地的大花红景天进行有效分类与鉴别的方法。方法:利用傅立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采集7个不同产地40批次的大花红景天~1H-NMR指纹图谱,将~1H-NMR指纹图谱处理转化为数据矩阵,结合相似度评价和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层序聚类分析(HCA)、无监督的主成分分析(PCA)、有监督的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PLS-D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PLS-DA)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1H-NMR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能够对7个不同产地的大花红景天进行准确分类、鉴别,其中有监督的PLS-DA和OPLS-DA的分析结果优于无监督的PCA分析,OPLS-DA的分类与鉴别效果最优,并且OPLS-DA在对两组数据的分类、鉴别方面有独特的优势。结论:~1H-NMR指纹图谱技术结合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作为一种有效分类、鉴别不同产地大花红景天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放射治疗是局部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适形放疗利用现代定位手段,精确的三维治疗计划,多角度照射肿瘤,明显提高了肿瘤照射剂量,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从而使疗效有明显增高。自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我们采用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1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本组非小细胞肺癌120例,男77例,女43例。年龄最大85岁,最小26岁,平均56岁。病理组织学诊断:鳞癌76例,腺癌39例,腺鳞混合癌5例。周围型肺癌38例,中心型肺癌82例。肿瘤最大直径13 cm,最小直径2 cm。Ⅰ期39例,Ⅱ期63例,Ⅲ期18例。经肺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产后盆底功能障碍同盆底肌电评分及盆底肌力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2021年1—12月在江苏省妇幼保健院治疗的40例产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和同期40例未发生PFD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检测两组患者盆底肌电值及盆底肌力表达,分析患者产后盆底肌电值及盆底肌力与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结果 两组产妇盆底肌力以及盆底肌电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产妇盆底肌力以及盆底肌电值是影响产后发生PFD的影响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盆底肌力与产妇产后发生PFD呈负相关;而盆底肌电值与产妇产后发生PFD呈正相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底肌力和盆底肌电值与产妇产后PFD的发生密切相关,同时盆底肌力和盆底肌电值均可作为评估产妇产后有无发生PFD及预后的有效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对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标准化流程培训从而提升其急救能力,探讨分析基层急救能力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 对邯郸20个县市区的52名基层卫生人员进行心肺复苏技能培训,并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培训前后基层卫生人员的标准化心肺复苏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能情况进行分析,汇总问题。结果 参加培训的52名学员中培训合格43名,合格率为82.70%。经过标准化心肺复苏培训,学员在急救意识、基础理论和技能操作等方面有了较大提高。培训后理论知识正确率提升15.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问题整理汇总发现基层卫生人员在心肺复苏技能方面存在急救意识薄弱、基础知识不扎实和实际操作能力差等问题。进一步分析后整理出严格遵循课程要求、坚持小班授课、给予学员充足学习时间等改进措施。结论通过在基层卫生人员中开展标准化心肺复苏急救培训可以有效地提高急救意识、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水平;开展系统化、标准化心肺复苏流程培训可以有效建立基层卫生人员理论知识培训体系、提升急救意识,提高急救能力和素质,同时对保障基层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粉防己碱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组及粉防己碱5,15,45mg/kg组。用LPS100μg/kg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药物处理后每30min测体温一次,连续监测6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运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并用EIA法检测其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试剂盒检测肝组织MPO水平。结果:粉防己碱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反应,显著降低脑组织中COX-2和PGE2的表达,抑制肝脏MPO水平。结论:粉防己碱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中COX-2和PGE2的表达,降低肝组织中MP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9.
鲍曼不动杆菌耐药表型与外排泵基因表达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及与外排泵adeA基因表达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琼脂二倍稀释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对17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PCR法扩增外排泵编码基因adeA:实时荧光定量RT-PCR(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 RT-PCR)法检测adeA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 药敏结果显示86株鲍曼不动杆菌对多粘菌素B全部敏感(100%),其次是美罗培南(73.2%)、亚胺培南(70.9%).耐药率最高的是庆大霉素(84.9%),其次为美罗西林(83.7%)和环丙沙星(79.1%).55株菌为多重耐药株(64%),其中5株(5/86)对多粘菌素B外的所有抗菌药物耐药(5.8%).adeA的检出阳性率为84.9%(73/86),Real Time RT-PCR结果显示多重耐药菌株adeA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敏感菌株,其中3株相对表达量为敏感菌株平均表达水平的30倍以上.结论 鲍曼不动杆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情况严重,其主动外排系统adeA基因表达增强在多重耐药性形成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背景:SH2D1A 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罕见且有其特殊的临床特征及疾病预后。 目的:总结伴SH2D1A基因突变的儿童淋巴瘤临床表现、病理特点、治疗方案和预后。 设计:病例系列报告。 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 2022年7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我院)初诊为淋巴瘤且年龄<18岁,经高通量全外显子基因测序提示SH2D1A 基因突变的连续住院病例。根据病理诊断确定治疗方案:侵袭性成熟B细胞淋巴瘤基于改良的LMB89方案治疗;成熟T细胞淋巴瘤合并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HLH)患儿先以HLH方案控制病情,确诊后予SMILE方案化疗。化疗2~3个月行中期疗效评估。化疗结束后3个月评估超声和PET/CT,化疗结束第1、2年内每3个月评估瘤灶超声、肝功能、LDH和免疫功能。 主要结局指标: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的临床特征和预后。 结果6例伴SH2D1A基因突变淋巴瘤患儿,均为男性;中位发病年龄5(4~12)岁。瘤灶累及胃肠道3例,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和多脏器浸润各1例;临床分期:Ⅱ期1例,Ⅲ期3例,Ⅳ期2例;病理类型:3例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例高级别成熟B细胞淋巴瘤,1例伴11q异常的伯基特样淋巴瘤,1例儿童系统性EB病毒阳性T细胞淋巴瘤。5例患儿体液免疫和/或细胞免疫指标下降。5例病初全血和血浆EBV DNA均阴性,其中2例病程中复测全血EBV DNA上升至≥105拷贝数/mL;1例病初合并HLH,多次全血EBV DNA为106拷贝数/mL。6例均提示SH2D1A基因突变,2例完善SAP蛋白检测未见异常;1例染色体异常。3例完成化疗,2例因HLH死亡,1例予利妥昔单抗免疫治疗。 结论:SH2D1A基因突变的淋巴瘤患儿临床少见,病理形态多表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预后较差,在合适时机考虑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改善疾病预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