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7篇
临床医学   65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3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32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49篇
中国医学   87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5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交流意愿是中医英语口语课堂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研究从交流意愿和第二语言(简称二语)输出假设出发,以问卷调查和半结构化访谈为研究方法,探讨了中医英语口语课堂上学生的交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中医英语口语课堂学生的学习动机和交流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自我效能和交流意愿呈现正相关关系,同时发现交流意愿和学生的性别、自我认知、...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评价舌癌小鼠外周血和病变部位髓样来源的抑制细胞(MDSC)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建立4NQO舌癌小鼠模型,观察MDSC细胞在外周血的表达,同时观察T细胞亚群的表达,评价MDSC细胞与T细胞亚群及CD4+/ CD8+比例变化的相关性。观察MDSC细胞在舌黏膜病变部位的表达,并检测舌组织精氨酸酶1(ARG-1)mRNA的表达。结果 4NQO小鼠外周血中MDSC比例随着肿瘤进展显著升高(P<0.01),外周血中MDSC比例与相应CD3+CD8+T细胞的比例呈正相关,与CD4+/CD8+比呈负相关关系。4NQO小鼠异常增生区域的MDSC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增加,在舌癌组织内及与正常组织的交界处,均浸润了大量的MDSC细胞,而且ARG-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MDSC细胞在舌癌组织和外周血中的扩增可能是肿瘤进展的重要原因。MDSC细胞可能成为口腔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针药结合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60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加中药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中药口服治疗。两组均以10d为一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30例中,痊愈6例,显效10例,有效11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痊愈3例,显效4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眩晕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4.
目的使用HAMD、MoCA、SAS和NIHSS四项量表综合评价脑卒中后72 h、1和2月发生脑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的抗抑郁药物干预效果,为不同时段的PSD药物干预提供临床研究依据。方法入选脑卒中病例223例,于脑卒中后72 h予HAMD评分,≥8分者随机分为72 h对照组和72 h治疗组;余患者于脑卒中后1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随机分为1月对照组、1月治疗组;余患者于脑卒中后2月再次予HAMD评分,评分≥8分者同前再随机分为2月对照组、2月治疗组;各组均予常规药物及相同的康复治疗方案,治疗组加用帕罗西汀20 mg/d治疗。对以上各组病例于脑卒中后3个月随访,进行HAMD(24项版)量表、SAS量表、MoCA量表及NIHSS量表的评分。结果 (1)72 h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HAMD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MoCa、SAS和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1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S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而HAMD、SAS和NIHSS评分均有显著差异(P<0.01),2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四项量表评分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2)72 h、1月和2月治疗组在第3个月随访时的MoCa、SAS、HAMD及NIHS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脑卒中后不同时间出现PSD患者的抗抑郁干预效果有时间段差异,PSD出现时间越晚,抗抑郁治疗达到明显效果所需的时间越短;(2)脑卒中患者发生PSD后及早予抗抑郁药物治疗,不仅可改善抑郁,对焦虑、认知和神经功能康复也有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的发生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急性期脑卒中病例223例,卒中后72h予HAMD评分,将≥8分者随机分为抗抑郁药物组(干预组)、对照组,〈8分者1月再予评分,将其中≥8分者用相同方法再分为干预组、对照组,〈8分者2月再予评分,将其中≥8分者用相同方法再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将〈8分者3M再次评分,分为≥8分、〈8分组,各组卒中后3月予MoCa、NIHSS评分、mRS分级。分析卒中后不同时段抑郁的发生情况,比较分析各时段对照组3月时MoCa、NIHSS评分、mRS分级。结果卒中后抑郁(PSD)的发生率分别为72h内19.73%,1月时35.03%,2月时53.51%,3月时46.15%;各对照组3月时MoCa评分比较,72h组与其余各组均有明显差异,P均〈0.01;NIHSS评分比较,72h组与1、2月组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各组预后良好率(mRS分级)比较P均〉0.05。结论卒中后急性期(72h)的发病率偏低,恢复期(2~3月)的发病率较高。急性期PSD对认知功能的影响较小,但抑郁越早发生,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影响越大,致残程度越严重。  相似文献   
86.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ipoprotein-associated phospholipase A2,Lp-PLA2)是磷脂酶A2超家族的一个亚型,主要由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产生.Lp-PLA2选择性水解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表面的氧化型磷脂,产生溶血磷脂胆碱和氧化型游离脂肪酸.Lp-PLA2表达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不稳定斑块纤维帽内的巨噬细胞.研究表明,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浆Lp-PLA2活性显著增高,而Lg-PLA2可能成为预测缺血性脑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选择性LP-PLA2抑制剂可减轻炎症反应,增强斑块稳定性,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有可能成为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一类新型药物.  相似文献   
87.
目的对五味子软胶囊进行初步药效学研究,证实其有很好的镇静安神作用。方法通过灌胃给药观察小鼠一般行为,自主活动及对域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睡眠作用的影响和对小鼠协同水合氯醛睡眠百分率的影响。结果五味子软胶囊组均具有显著性差异,且随着次数的增加,作用增强,而在相同剂量时镇静安神作用强于刺五加脑灵液阳性对照组。结论五味子软胶囊镇静安神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88.
正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Granulomatous Lobular Mastitis,GLM)最早是1972年由Kessler等[1]提出,是一类以乳腺小叶为病变中心,以肉芽肿形成为主要病理特征的乳腺炎,好发于育龄期女性,尤其是妊娠后5年内,多有生育史或母乳喂养史[2]。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组织病理检查是确诊本病的主要依据[3]。现将近6年来中医药治疗该病的研究进行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89.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患者118例,采用中药消痈乳康汤为主方辨证分型加减内服治疗,并根据乳腺局部肿块、脓肿、瘘管情况灵活结合外治法(如箍围法、切排法、祛腐生肌法、提脓祛腐法、垫棉绑缚法)治疗。结果:痊愈115例,好转3例,复发2例。痊愈率97.5%,复发率1.7%。结论:中药内外合治肉芽肿性小叶性乳腺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0.
目的评价疏肝解郁颗粒在治疗轻中度抑郁症方面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选择符合轻中度抑郁症受试者480例,按照3∶1的比例分为试验组360例,安慰剂对照组120例。试验组服用疏肝解郁颗粒,安慰剂对照组服用疏肝解郁颗粒模拟剂,疗程均为6周。在治疗前后进行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后对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和临床总体印象量表(CGI-GI)的疗效进行疗效总评。安全性评估包括:评估不良事件、实验室检查和心电图检查等。结果本试验共入组病例数456例(试验组342例,对照组114例)。治疗结束后,2组HAMD及HAMA评分均降低,其中试验组的HAMD下降(8. 56±3. 29)分,对照组降低(6. 21±3. 61)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53. 3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7. 19%,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3. 1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5. 61%。2组在各访视点CGI严重程度评分差异皆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发生不良事件9例,试验组6例、对照组3例,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6977)。结论疏肝解郁颗粒治疗轻中度抑郁症疗效可靠,能有效的缓解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