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3篇 |
免费 | 7篇 |
国内免费 | 3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7篇 |
内科学 | 72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24篇 |
预防医学 | 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65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21年 | 1篇 |
2019年 | 4篇 |
2018年 | 2篇 |
2016年 | 1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7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13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8篇 |
2008年 | 13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3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7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5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目的]观察抗纤灵对人肝癌细胞株(HepG2)端粒酶活性和端粒酶RNA的影响,探讨中药抗纤灵防止肝细胞癌变的作用机制。[方法]将10×半抑制浓度(IC50),1.0×IC50,0.1×IC50抗纤灵药液加入到细胞培养液中,以0.85%氯化钠和环磷酰胺分别作阴性和阳性对照,在12、24、48、72、96 h收集细胞,并检测端粒酶的活性和端粒酶RNA的表达。[结果]抗纤灵杀伤HepG2的IC50为1 mg/ml,10×IC50为10 mg/ml,0.1×IC50为0.1 mg/ml;10×IC50浓度作用后,靶细胞端粒酶活性显示阴性,10×IC50及环磷酰胺对HepG2细胞端粒酶RNA有明显抑制作用;1.0×IC50和0.1×IC50则没有抑制作用。[结论]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抗纤灵能明显抑制HepG2生长。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观察抗癌方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型患者后,对证候、甲胎蛋白、肿瘤形态、近期疗效、生存质量及生存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选择64位原发性肝癌患者(辨证属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人,治疗组患者在TACE治疗基础上口服抗癌方煎剂,对照组患者单纯行TACE治疗。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62%(29/32)、65.63%(21/32),肿瘤初次复发率分别为9.40%(3/32)、34.38%(11/32),治疗组患者在血清AFP水平的降低及中医证候显著改善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抗癌方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气虚血瘀型患者,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肿瘤的复发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3.
软肝冲剂对肝硬变过程中细胞周期DN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软肝冲剂对 CCl4 肝硬变过程中各期细胞周期 DNA含量的影响 ,从分子水平探讨其促进肝细胞再生、阻止肝纤维化、肝硬变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CCl4 肝硬变大鼠各期细胞周期DNA含量。结果 :定量 DNA图像分析发现模型组中处于 G1 期的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他各组 (均 P <0 .0 1) ,软肝冲剂大剂量组中处于 G1 期的细胞数明显少于小剂量组 (在实验的第 12、 4 5、90天 ,均 P <0 .0 1)。结论 :软肝冲剂能调节 CCl4 肝硬变过程中细胞周期各时相 DNA含量 ,促进肝细胞再生 ,抑制肝纤维化、肝硬变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4.
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观察肝苏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采用常规保肝治疗,治疗组(8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肝苏颗粒,观察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肝功能以及肝纤维化相关指标如PGA指数、肝纤3项(HA、LN、CⅣ)和肝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两组均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以治疗组为优(P〈0.01);治疗组患者ALT、AST、γ-GT、TBil和肝纤3项、PGA指数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或0.05);同时彩色多谱勒显示治疗组患者门、脾静脉内径、血流量值皆明显下降(P〈0.01)。结论:肝苏颗粒能较好地改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临床症状,具有降酶、退黄、促进肝功能恢复作用,且对阻断及逆转肝纤维化进程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05.
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对肝炎肝硬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方法:选择肝炎肝硬化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以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照射肝区,观察治疗后的总有效率、肝功能、门静脉主干内径及血流量、血流速度和肝纤维化指标HA、LN、PC-Ⅲ、Ⅳ-C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ALT、TBil明显降低,A和A/G升高,肝纤维化指标显著降低,同时B超显示门静脉内径变窄、血流量增多、血流速度变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结论:DSG-Ⅰ型生物信息肝病治疗仪治疗肝炎肝硬化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肝功能,降低肝纤维化指标及门静脉压力,具有保肝降酶和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CT60标记与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对45例SLE患者和63名健康对照者进行CT60基因分型。采用荧光定量(FQ)-PCR法进行3′-非翻译区(3-′UTR)微卫星阵列(AT)n多态性基因分型,对CTLA-4基因3-′UTR微卫星阵列(AT)n与-1722T/C、-319C/T、+49A/G基因多态性进行分析,以求证CTLA-4单倍型与SLE的关系。结果在CT60A/G分型中,SLE患者AA基因型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0%vs25.4%),P=0.003,校正后P(Pcorr)=0.009,优势比(odds ratio,OR)=0.58,95%CI 0.40~0.85。即病例组G基因表型频率高于对照组(80.0%vs74.6%),P=0.009,Pcorr=0.006,OR=1.71,95%CI 1.18~2.49。患者组与对照组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明显不同(P=0.01),Pcorr=0.02,OR(等位基因G)=1.32,95%CI 1.06~1.65。结合不同基因多态性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2个中性单倍型基因:+49A;(AT)7;CT60A和+49G;(AT)8~19;CT60G。此外,也发现易感性单倍型基因+49A;(AT)>19;CT60G。结论CTLA-4基因3-′UTR为SLE易感性基因片段。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观察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对四氯化碳 (CCl4 )慢性肝损伤的影响。方法 :5 0只大鼠随机分为 5组 ,除正常组外 ,其他 4组用 CCl4 复制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各组均在造模同时开始给药 ,于第 4 5天处死动物 ,进行各项指标检测。结果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各组和干扰素组能明显降低 CCl4 慢性肝损伤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 T)、天门冬氨酸转移酶 (AST)水平 ,其中乙肝三号浸膏颗粒高剂量组优于低剂量组和干扰素组 (P <0 .0 1~0 .0 5 )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各组均能明显升高大鼠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水平 ,且作用明显优于干扰素组 (P <0 .0 1~ 0 .0 5 )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和干扰素能明显降低 CCl4 肝纤维化大鼠血清 、 型胶原 ,肿瘤坏死因子 - α的水平和肝脏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结论 :乙肝三号浸膏颗粒具有抗慢性肝细胞损伤和抗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8.
目的观察补肾清透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e抗原阳性患者外周血中HBV载量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e抗原阳性患者被随机分成CHB治疗组和CHB对照组,每组30例,CHB治疗组接受补肾清透方治疗,疗程48周,CHB对照组不接受药物治疗;同时选择30例健康人作为健康人对照组。第48周时CHB患者抽血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和HBV DNA载量以及肝功能,健康人对照组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CHB对照组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CD4+、CD4+/CD8+显著下降,CD8+显著升高(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CHB治疗组与CHB对照组比较,CD4+、CD4+/CD8+显著升高,CD8+,HBV载量显著下降(P<0.01),CD3+变化不明显(P>0.05)。结论补肾清透方能抑制CHB e抗原阳性患者HBVDNA复制,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09.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率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对252例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随访资料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绘制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随访13年肝硬化累积发生率为30.5%,共4个因素(HBVDNA,HBeAg,ALT分级、观察时间分级)被纳入回归模型;ALT水平越高,肝硬化累积发生率风险越高(P=0.047)。结论:HBVDNA高水平与HBeAg阴性状态是慢性乙肝护肝治疗患者肝硬化发生的高风险因素。长期护肝治疗可有效地降低ALT升高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硬化累积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观察软肝冲剂治疗前后肝硬化(LC)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干扰素-γ(IFN-γ)和白介素18(IL-18)的mRNA表达及分泌水平的变化。探讨软肝冲剂对肝硬化治疗的作用机制。方法:RT—PCR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和25例肝硬化患者软肝冲剂治疗前、治疗2、4、6月后PBMC中TGF-β1、IFN-γ和IL-8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PHA体外诱生PBMC培养上清中TGF-β1、IFN-γ和IL-18分泌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PBMC中的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TGF-β1分泌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O.01)。而IFN-β1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经软肝冲剂治疗后,TGF-β1 mRNA表达水平及分泌水平逐渐下降,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高于对照组;IFN-γ和IL-18的mRNA表达水平及IFN-γ和IL-18分泌水平逐渐上升,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软肝冲剂能通过下调PBMC中TGF-β1 mRNA和上调IFN-γ和IL-8 mRNA表达,对肝硬化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