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1篇
  免费   7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5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6篇
药学   3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正在现行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基础课阶段的教学内容往往与临床需求的知识相脱节,因此,客观上就要求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为临床服务~([1])。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桥梁课程,学好局解,对医学生以后的临床工作尤其是外科专业工作极为重要。国内现行的局部解剖学教学模式多数是以人体局部为知识点,将局部结构解剖出来,让学生认识人体结构并观察相互间的毗邻关系,这样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有帮助,但对于提高学生的外科操作技能作  相似文献   
132.
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致严重哮喘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引起临床医护药人员对药品不良反应的重视,并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信息反馈。现将2008—11—27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发生的1例胞磷胆碱钠注射液致严重哮喘发作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提前光刺激对小鼠神经节细胞发育不同阶段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表达的影响。方法对出生4dC57BL/6J小鼠右眼建立提前开睑接受光刺激模型,左眼作为自身对照,应用免疫荧光、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比较小鼠5天龄、6天龄、7天龄、14天龄和90天龄时提前开睑组和对照组视网膜感光视蛋白melanopsin的分布及转录和翻译水平的表达变化。结果Melanopsin阳性细胞在5天龄时就已经在视网膜上明显表达,随着小鼠视网膜发育的逐渐成熟,提前开睑组和对照组melanopsin表达均逐步下降;组内比较,在6天龄、7天龄、14天龄时melanopsin提前开睑组表达量均少于各自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90天龄时melanopsin表达最少,且提前开睑组和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鼠14天龄之前是melanopsin阳性神经节细胞发育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内,melanopain阳性神经节细胞数量逐渐减少,提前开睑光刺激使melanopsin阳性神经节细胞数量进一步减少。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揭示melanopsin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可能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134.
我院灭菌制剂室在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的试制过程中,采用稀配脱炭法生产,出现了某些成分含量不合格现象。对此,我们对工艺进行了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宅处方替硝隆队k,注射用葡萄糖ssog,l:lllx-zxasg,注射用水加至IQXD’xltOZB回制法及半成品检测结果取处方量的葡萄糖及EDZA-ZNa溶于8000’Yi(17012)T的注射用水中,加pH调节剂调pH至4.40,加人针用活性炭15g,搅拌混匀为A液;另取替硝唤溶于(刀12)T的注射用水1000fill中,与A液混匀,搅拌lodn,静置备用,为B液;用刚脱去过700L10%葡萄糖溶液(含活性炭0…  相似文献   
135.
Cx43基因对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的调控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connexin43(Cx43)基因在小鼠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的作用及其机制。 方法:选用胚胎(ED)11.5 d至出生后1 d的Cx43基因剔除(KO)纯合型(Cx43-/-)、杂合型(Cx43+/-)及野生型(Cx43+/+)C57/BL6小鼠作为研究对象;采用PCR方法鉴定基因型;HE染色观察心脏结构,免疫组化法测定横纹肌肌动蛋白α-SCA、凋亡相关分子active caspase-3及神经嵴细胞的标志物AP-2的表达。 结果:①Cx43-/-小鼠大多出生后24 h内即死亡。大体解剖见明显的右室流出道圆锥部异常膨隆,右心房扩张;组织切片HE染色示右室流出道壁大量异常小梁状组织增生突起,形成多个囊状结构,右室流出道腔明显狭窄,右室腔扩张。Cx43+/-和Cx43+/+心脏无明显异常。②Cx43-/-小鼠近端流出道隔中央区域α-SCA的表达明显滞后。③Active caspase-3组化显示Cx43+/+凋亡细胞主要出现在近端流出道隔,ED12.5至ED15.5均可见到;Cx43+/-凋亡减少,Cx43-/-则仅见很少凋亡细胞。④Cx43-/-流出道AP-2的表达增多,且表达位置异常。 结论:Cx43 KO小鼠以右室流出道异常增生引起的梗阻性畸形为主要特征,该病变过程可能与胚胎期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迟滞有关,其近端流出道隔细胞凋亡减少和神经嵴细胞表达异常很可能参与了流出道心肌化异常的形成,表明Cx43在近端流出道隔心肌化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6.
目的:研究新生小鼠吸入高氧视网膜病(ROP)过程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探讨Müller细胞与血管发育的关系。方法:实验用生后7 d(P7)C57BL/6J小鼠。ROP模型组在75%氧环境中饲养。在P9、P12、P14、P17和P21等不同时间取眼球,分别用ADP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显示视网膜血管发育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标记视网膜GFAP的表达。结果:小鼠视网膜血管生后开始发育,P21基本成熟;吸高氧后从P14开始出现新生血管,在P17~P21达到高峰。模型鼠视网膜Müller细胞从P14起内侧突起开始表达GFAP,到P21已遍布细胞全层。结论:高氧可导致视网膜发育晚期大量血管新生,且与GFAP表达的变化规律相一致,提示Müller细胞与视网膜血管发育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37.
胚胎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制备动物胚胎的连续切片,并利用计算机的三维重建技术,获得可视的“虚拟胚胎”。方法通过数码显微摄像系统对连续的石蜡切片进行拍照、拼接,获得胚胎连续切片的JPEG图像,再利用三维医学重建软件,把二维的切片图像重建成三维的“虚拟胚胎”。结果利用三维医学重建软件,重建得到“虚拟胚胎”,重建后的胚胎可进行任意的切割、旋转、操作回复等操作。结论医学三维图像工作室的三维重建软件运用于连续组织切片的计算机三维重建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多项目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的制备方法。[方法]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制备多项目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结果]自制冻干质控品外观均匀,复溶后澄清透明。瓶间差为0.60%(称量法)。2-8℃放置至少12个月,与同类进口质控品比较稳定性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利用真空冷冻干燥法自制复合肿瘤标志物冻干质控品能满足室内质控的要求,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39.
The trend in histology teaching is gradually reducing face-to-face time and switching from teacher-oriented learning approaches to student-centered ones[1-4]. In order to engage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many novel technologies and electronic resources have been used by researchers, including virtual microscopy, lecture videos, and interactive response systems[5-7]. Participants in these studies have expresse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 these novel methods, regardless of whether they experience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after using them[5, 7].  相似文献   
140.
为了研究视神经胶质细胞与聚酰亚胺薄膜电极的黏附性及生物相容性、最佳体外电脉冲刺激参数,为人工视觉假体材料的植入提供实验依据,本实验从大鼠神经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入手,采用细胞毒性试验、黏附试验等多种生物学方法对材料的生物相容性进行系统的评价,并建立电刺激大鼠神经胶质细胞体外模型,观察脉冲电流对神经胶质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聚酰亚胺薄膜材料的细胞毒性为0~1级,无明显细胞毒性。聚酰亚胺薄膜电极表面的细胞黏附生长良好,该材料对大鼠体外培养的细胞形态无损害,对细胞的生长和增殖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神经胶质细胞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铺展良好并连接成片。在固定刺激脉冲的宽度和幅度以及刺激时间的情况下,频率越小,对细胞影响越小。以上研究结果提示聚酰亚胺薄膜电极与大鼠视神经胶质细胞有较好的黏附性和生物相容性,并能形成有效的电脉冲刺激,是一种优良的视神经植入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