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5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35篇
儿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30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4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115篇
预防医学   36篇
药学   73篇
中国医学   96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淫羊藿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技术平台(TCMSP)数据库收集淫羊藿的主要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RA相关疾病靶点。取淫羊藿活性成分靶点与RA疾病靶点的交集基因(共同靶点),作为淫羊藿对RA作用的潜在关键靶点基因。将交集基因上传至String数据库,构建淫羊藿活性成分与RA疾病的共同靶点蛋白互作(PPI)网络,并根据其度值筛选出核心靶点。借助DAVID分析平台对共同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获得淫羊藿活性成分23个,共同靶蛋白即关键靶标72个。重要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Querc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萘酚(Kaempferol)等;核心靶点包括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3)、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8(MAPK8)等;KEGG主要通路富集在肿瘤坏死因子(TNF)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促乳素(Prolactin)信号通路、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信号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HIF-1)信号通路等。结论淫羊藿可能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从调节炎症、免疫等多方面发挥对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患者HBcAg和HBeAh双阳性状态下X区及前C区基因热点变异情况,探讨T1762与A1764及A1896热点变异与HBe转换时相的关系。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定量检测乙肝5项标志物,对HBeAg/HBeAb双阳性标本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其包括X区及前C区在内的DNA片段,并对阳性的PCR产物直接标记测序,测序结果和Genbank中登录的标准序列相比较。结果对15例HBeAg和HBeAb双阳性患者血清中HBV DNA进行了检测,阳性11例,测序结果显示,11例HBV DNA阳性者均存在T1762和A1764的突变,但仅有4例患者出现了A1896的突变。结论在乙型肝炎HBe转换过程中均伴有BCP区T1762和A1764的突变,部分存在A1896位点的突变,T1762和A1764的突变要早于A1896的突变,而A1896的突变主要在E抗体产生过程中或产生以后。  相似文献   
23.
24.
25.
2006年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规范》明确规定"血液检测方法和检测程序必须经过确认后投人使用.确认计划应包括人员、设备、试剂、检测条件、检测结果判读和检验结论判定,确保其符合预期的要求."、"质控品常规使用前的确认"包括在"建立和实施与检测项目相适应的室内质量控制程序,以保证检验结果达到预期的质量标准"中[1].因此确认工作是检测工作管理中的重要内容,试剂的状态直接影响到血液检测质量的准确性,试剂的有效性、适宜性、可行性、符合性是检验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6.
目的: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江西不同产地的广东紫珠药材中连翘酯苷B和金石蚕苷的含量。方法:使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5%磷酸(19:81),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332nm。结果:连翘酯苷B、金石蚕苷进样量分别在0.2~2.0μg和0.28~2.8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连翘酯苷B及金石蚕苷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7.7%和101.8%,RSD分别为1.0%和1.7%。结论:本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作为广东紫珠药材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27.
自2001年10月至2006年10月,我科共进行颅脑手术2 030例,其中发生脑脊液漏134例,占同期手术的6.6%,我们分别采用清创缝合抬高头位、头皮下留置静脉穿刺针头、腰大池持续引流、开颅手术修补或硬膜敞开及脑室.腹腔分流等措施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8.
我科2002年10月-2007年6月,收治明确诊断的颅内动脉瘤66例,其中手术治疗32例,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治疗34例,均在破裂出血后3d内早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9.
付晓华  周国平  朱茄英  马彬  陈超 《江西医药》2006,41(12):981-982
目的 观察对心跳骤停患者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与肾上腺素进行复苏的疗效。方法将心跳骤停患者6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1例),所有病例均于心跳骤停后常规给予清除呼吸道异物、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吸入氧浓度为80%),心脏按压、除颤、建立静脉通道和心电监护等复苏措施,观察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索(肾上腺索lmg静注,3—5min后重复使用),同时给予氨茶碱快速静注(O.5∥次。3。5min后重复使用,最大剂量为1.0g);对照组反复给予肾上腺索(肾上腺紊ling静注,3-5min后重复使用)。观察两组患者心电活动及自主循环恢复率,不同时间点存活情况及出院存活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心电活动及自主循环恢复率、不同时间点存活率及出院存活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联合应用氨茶碱和肾上腺束对心跳骤停的复苏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肾上腺素,有助于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30.
Currently ,inthetreatmentofstroke(cerebralapoplexy) ,mostpeoplepaymoreat tentiontotreatmentofthesequelae ,butlessispaidtotheemergencytreatmentremediesforstrokeattheearlystage .Moststrokepatientsdieorgetsequelaeduetodelayedorerroneouse mergencytreatmentand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