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8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4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9篇 |
妇产科学 | 7篇 |
基础医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6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综合类 | 12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12篇 |
中国医学 | 15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3年 | 5篇 |
2022年 | 6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5篇 |
2014年 | 4篇 |
2013年 | 1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1篇 |
2010年 | 1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4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4篇 |
2001年 | 2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1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引起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危害性极大。临床上一些患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尤其老年人病情复杂,西药处理时因药物间禁忌受到限制。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西药配合中医辩证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1年3月~2005年3月门诊或住院患者10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39~74岁,平均(59.2±8.9)岁;病程1.5~10年,平均(6.7±2.9)年;高… 相似文献
22.
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引起心、脑、肾重要脏器的结构和功能变化,可导致这些脏器的功能衰竭.危害性极大.临床上一些患者需要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尤其老年人病情复杂,西药处理时因药物间禁忌受到限制.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西药配合中药辨证治疗,疗效较好.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3.
目的:评估孕次和产次对产妇产后抑郁的影响。方法:对湖北省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的产妇利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自编调查问卷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有38.4%的产妇已经表现出产后抑郁。孕次和产次均与产后抑郁呈正相关(r=0.078,P<0.01;r=0.082,P<0.01),即孕次和产次越多,产后抑郁程度越重。结论:医疗卫生人员应该重点关注孕次和产次相对较多的产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血清标志物联合应用是否增加原发性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与特异度。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巢式PCR检测的病例,统计近年首诊原发性肺癌患者资料,确保年龄、性别、吸烟相同的情况下随机选择健康体检及肺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良性疾病组。结果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高于肺良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P0.01)。在正常参考范围时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2-5对肺癌患者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60.5%、27.4%、38.4%、和44.2%;特异度分别为90.6%、91.9%、98.6%、和86.8%。肿瘤标志物联结应用时,其灵敏度提高到71.6%。根据ROC曲线得出最佳诊断阈值,肿瘤标志联合应用灵敏度提高到84.2%。鳞状细胞癌,腺癌和小细胞癌阳性率最高的标志物分别为CYFRA21-1、CA12-5、NSE。结论 ROC曲线分析得出最佳诊断阈值可以提高原发性肺癌早期诊断的灵敏度,肿瘤标志物联合应用可以用于肺癌的鉴别诊断及病理分型。 相似文献
25.
[目的]比较低位弧形切口法与“L”型切口法在甲状腺癌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华山医院宝山分院普外科收治的100例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低位弧形切口法组和“L”型切口法组,每组各50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总淋巴结清扫数量、分区淋巴结清扫数、术后随访生存质量评估分数.[结果]低位弧形切口法组手术时间小于“L”型切口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58,P=0.000);两组患者总淋巴结及分区淋巴结清扫数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60,P=0.688;x2=1.098,P=0.954).两组患者术后随访生存质量评估分数比较,低位弧形切口法组总分、柔软度、僵硬、紧缩感、疼痛分数均低于“L”型切口法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血管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45,P=0.458).[结论]对于PTC合并颈部淋巴结转移的患者,应用低位弧形切口法相对于传统“L”型切口法可缩短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伤口美观,并可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具有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在视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21 d出生的60只未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空气组和高氧组(每组30只)。空气组在空气中饲养;高氧组置于高浓度氧(95%)中饲养。ELISA方法检测大鼠血浆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含量,透射电镜观察视网膜超微结构改变。结果:在空气组,未成熟新生大鼠生后第3天、7天和14天血浆8-iso-PGF2α分别为19.09±5.57,18.24±5.91,17.00±5.58 pg/mL,差异无显著性(F=1.024,P=0.3634);在高氧组,未成熟新生大鼠生后第3天、7天和14天血浆8-iso-PGF2α含量分别为28.33±5.59,51.20±15.01和84.54±14.85 pg/mL,差异具有显著性(F=150.7, P<0.01),并明显高于同一时间点空气组水平(t=2.863,P<0.05;t=5.073,P<0.01;t=11.006,P<0.01)。空气组未成熟大鼠的视网膜超微结构正常;高氧组未成熟新生大鼠在生后第3天视网膜超微结构即发生变化,表现为膜盘结构疏松、扭曲、断裂及线粒体显著肿胀等。结论:氧化应激可导致未成熟视网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血浆8-iso-PGF2α水平升高与视网膜损伤程度相关。[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7,9(2):174-176] 相似文献
27.
目的 研究河鲀Ⅰ型胶原蛋白(PTICE)治疗2,4,6.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发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机制。方法 用75mg/kg TNBS的40%乙醇溶液灌肠诱发小鼠结肠炎;以柳氮磺吡啶为阳性对照,分别以0.3、0.6或1.2g/(kg.d)PTICE灌胃给药,治疗5d;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化学发光法测定Caspase-3活性;放免分析法(RIA)测定血管活性肠肽(VIP)含量;流式细胞术测定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水平。结果 病理模型组结肠重/cm、结肠MDA含量和Caspase-3活性较正常对照组均极显著升高(P〈0.01),结肠VIP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CD34^+造血干细胞水平有所降低;经PTICE各剂量治疗后,小鼠结肠重/cm、结肠MDA含量和Caspase-3活性较病理模型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0.01)。且PTICE各剂量治疗组结肠Caspase-3活性以及1.2g/kg PTICE治疗组结肠重/cm和结肠MDA含量均恢复至正常水平(P〉0.05);PTICE高或中剂量治疗组结肠VIP含量和外周血CD34^+造血干细胞水平较病理模型组极显著升高(P〈0.01)。结论PTICE通过升高结肠组织VIP含量和动员CD34^+造血干细胞的双重作用,抑制结肠细胞凋亡和过氧化损伤。有效抑制IBD炎症症状,治疗IBD。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B超检测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的准确性。方法:按照是否有手术史将139例孕妇分为两组,其中88例至少有一次剖宫产史,51例无子宫手术史。全部孕妇均进行剖宫产术前B超及术中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对比不同组别间B超与术中测量的子宫下段厚度,以及同组间术前B超及术中测量的差别。结果:术前1周内B超测量子宫下段厚度与术中测量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手术史组子宫下段厚度大于有剖宫产史组(P<0.05)。3例瘢痕子宫孕妇术前B超未发现异常,术中发现2例子宫下段肌层不全裂开,1例肌层完全裂开。结论:分娩前有剖宫产史者子宫下段厚度薄于无剖宫产史者。分娩前期B超检测情况基本可以反映子宫下段的真实厚度,但并不是阴道试产的准确依据。 相似文献
29.
目的 研究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AA(PDGF-AA)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在二氧化硅所致矽肺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模型组大鼠向气管灌注石英粉尘制作矽肺模型;正常对照组以灭菌生理盐水lml代替.45d后,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中PDGF-AA和PDGF-BB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PDGF-AA和PDGF-BB在实验组矽肺模型肺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在正常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蛋白表达量间无直线相关关系(P>0.05).结论 PDGF-AA和PDGF-BB可能参与了尘肺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法选择我院2016年5月至2022年3月收住的胃癌根治术患者210例,将其中114例早期复发转移者(≤1年)作为A组,另96例晚期复发转移者(>1年)者作为B组,对比两组临床资料,将其中有差异项,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在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数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TNM分期、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清扫范围、浆膜浸润、阳性淋巴结数量均是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结论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复发转移的危险因素较多,需引起临床重视,尽早予以对应干预,从而减少或者延缓复发转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