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2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2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6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目的探索基于医案的PBL教学法对中医皮肤病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同一年级本科学生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采用基于医案的PBL教学法,教师遴选医案、梳理知识点、设计问题、针对问题开展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组均采用考试成绩和问卷调查评估教学效果。结果试验组学生"辨证分析"和"用药"部分测试成绩及综合成绩高于对照组;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学生学习主动性、教学参与度和知识掌握度有所提高,逻辑分析和沟通交流能力有所增强。结论基于医案的P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辨证论治皮肤病的水平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92.
目的:探讨血总胆红素、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NLR)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伴冠心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70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单纯T2DM组263例,T2DM+CAD组441例。收集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分析两组总胆红素、NLR及其他生化指标的差异。结果:与单纯T2DM组相比,T2DM+CAD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降低,而NLR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示:总胆红素(OR=0.806,95%CI 0.772~0.841,P0.01)是T2DM伴CAD的独立保护因素,而NLR(OR=1.954,95%CI 1.517~2.518,P0.01)是其独立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显示总胆红素、NLR诊断T2DM伴CAD风险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35(95%CI0.698~0.773), 0.713(95%CI 0.674~0.752)。结论:低总胆红素、高NLR是T2DM伴CAD的独立危险因素,有望成为一个较好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 分析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SPTP)的临床病理形态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 对8例SPTP患者的临床资料、大体观察、镜下观察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8例SPTP患者中男性3例,女性4例,年龄11~76岁,平均年龄38.5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腹痛或无症状.肿块位于胰尾4例,胰头和胰体各2例.肿块大小3cm×3 cm×2.7 cm~12 cm×11 cm×10 cm.8例均有包膜,切面见囊实性区混合.组织学:肿瘤有实性区、囊性区及假乳头区.假乳头区肿瘤细胞围绕血管周围排列,以纤细的纤维血管为轴心形成假乳头结构.免疫组化:抗胰蛋白(α-1-AT)、抗糜蛋白(α-1-AACT)、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波形蛋白(VIM)阳性,胰酶等阴性.结论 SPTP好发于年青女性,有特征性的假乳头结构.α-1-AT、α-1-AACT、VIM阳性,胰酶(-)、Insulin阴性.掌握以上要点有助于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94.
目的 评价单药多西他赛作为二线化疗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15例经病理和(或)细胞学确诊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曾用含铂类方案化疗,治疗后复发或进展,采用多西他赛35 mg/m2静滴1 h,d1,8,15,每4周重复.结果 可评价疗效的15例中,完全缓解(CR)0%(0/15),部分缓解(PR)13.3%(2/15),稳定(SD)46.7%(7/15),进展(PD)40%(6/15),有效率13.3%(2/15),中位生存期8个月,1年生存率40%(6/15),骨髓抑制为其剂量限制性毒性,患者可耐受.结论 多西他赛单药二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耐受性较好.  相似文献   
95.
替吉奥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观察替吉奥(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 33例晚期胃癌均接受化疗:替吉奥胶囊80 mg/(m2·d),早、晚餐后口服,d1~4;奥沙利铂130 mg/m2(2 h静脉滴注),d1;每21 d重复1次,至少2个周期.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和毒副反应.结果 CR 1例,PR 18例,SD ...  相似文献   
96.
天疱疮和类天疱疮属于大疱性皮肤病,通过对古籍文献的搜索及整理,本类疾病中医学称为"天疱(泡)""天疱(泡)疮""火赤疮"等,多由心火妄动,脾虚湿蕴,或久病后气阴两伤而致.中医以辨证论治为指导,内外兼治,内治法急性期治以清热除湿、解毒凉血,予解毒泻心汤、龙胆泻肝汤等;慢性期或后期治以益气养阴、健脾除湿,如清脾除湿饮等.外...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氨氯地平对妊高症患者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509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254例)和对照组(255例)两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应用硫酸镁治疗,研究组应用硫酸镁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妊娠前1 d)血压水平、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以及两组新生儿结局。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红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镁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妊高症疗效确切,并可以改善血流动力学及新生儿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8.
目的 探讨影响子宫颈神经内分泌癌(NECC)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21年8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16例NEC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生存分析。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患者年龄23~63(42.94±1.2)岁,中位年龄44.5岁,肿瘤长径1.0~10.0(5.03±1.9)cm。单一型NECC 10例,鳞状细胞癌伴NECC 4例,腺癌伴NECC 2例。13例行广泛全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其中5例接受新辅助化疗),1例未手术者仅放疗1次放弃治疗,2例妊娠合并NECC均行剖宫产+全子宫切除术(1例接受化疗,1例放弃术后放化疗)。16例患者获得最终随访,随访时间2~97个月。15例手术患者中,6例无复发及转移,1例发生盆腔转移仍带瘤生存,8例死于多发转移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4例肺、肝、腰骶椎、骨盆转移,4例腹腔、膈角、纵隔、锁骨下多发淋巴结转移);1例未手术ⅣB期患者随访3个月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40岁)、术后化疗、盆腔淋巴结转移、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A期)是影响无进展生存期(PFS)及总生存期(OS)的因素(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表明,FIGO分期>ⅡA期(HR=0.168,95%CI:0.038~0.743,P=0.019)是影响PFS的唯一独立因素,术后化疗(HR=5.034,95%CI:1.137~22.282,P=0.033)是影响OS的唯一独立因素。结论 NECC预后与肿瘤分期及术后化疗有关,提高肿瘤早诊早治率,可使患者生存受益,即使早期患者也建议术后辅助化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目的探讨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初次发病时的年龄)、年龄(接受证候调查时的年龄)、复发次数、总病程及本次病程与中医证候的相关性。方法按照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采用现况调查、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设计,用EPIINFO 6.0建立数据库,统计分析应用SPSS软件,对2 675例寻常型银屑病发病年龄、病程等因素与中医证候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寻常型银屑病中血热证、血燥证、血瘀证最为常见,其中血热证1 489例(55.7%),血燥证593例(22.2%)和血瘀证323例(12.1%),以上3型之间发病年龄及患者年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血燥证发病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热证,血瘀证患发病年龄最大,血热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小,其次为血燥证,血瘀证患者平均年龄最大;血热证的复发次数少于血燥证和血瘀证(P<0.01);3型之中血热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均最短,血燥证次之,血瘀证的总病程和本次病程最长(P<0.01)。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是"从血论治"银屑病的基本证候,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这3个证候间不仅存在着时相性,而且治疗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00.
银屑病“血分蕴毒”病机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银屑病是临床最常见的具有基因相关性的皮肤疾病之一。中医治疗具有疗效高同时不良反应小的特点,提示我们需要对其临床辨证论治规律进行研究。本文通过总结当代著名中医皮科专家治疗银屑病的辨证特点及用药规律,在银屑病"从血论治"的基础上提出"血分蕴毒"是银屑病的重要病机,其病位在"血",病性为"毒"与"热"。并通过现代医学的视角,探讨"血分蕴毒"与现代医学的关系,这一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银屑病"从血论治"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