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5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18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58篇
内科学   18篇
皮肤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98篇
预防医学   3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2篇
  1篇
中国医学   80篇
肿瘤学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陈瑶  周冬梅  武蓓蓓 《当代护士》2021,28(1):154-156
目的 探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血液透析患者12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模式,观察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结果 研究显示实验组在自我症状管理,包括乏力(4.01±2.80)、疼痛(3.07±1.82)、自信心(8.87±4.32)三个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在自我效能管理,包括遵医嘱服药(5.32±1.21)、营养调节(3.16±0.87)、控制水钠摄入(6.35±1.65)三个方面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课结合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在血液透析患者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十分显著,可提高自我管理效能.  相似文献   
52.
目的 分析晚发系统性红斑狼疮(LSLE)患者合并间质性肺病(ILD)的临床表现、血清学指标和肺高分辨率CT(HRCT)特点,探讨其影像学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以能早期识别。方法 收集2011年4月~2020年4月于笔者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LSLE(发病年龄>50岁)患者111例,根据HRCT是否合并ILD分为LSLE- ILD组(合并ILD,n=62)和 LSLE-NILD组(无ILD,n=49)。收集两组临床表现、疾病活动度(SLEDAI)、血清学指标、肺HRCT。结果 111例LSLE患者中,合并ILD共62例(55.9%),LSLE-ILD组发病年龄高于LSLE-NILD组(67.2±9.2岁 vs 64.4±8.9岁, P<0.05)。与LSLE组比较,LSLE-ILD组吸烟史、雷诺现象发生率高于LSLE-NILD组,SLEDAI评分高于LSLE-NILD组(P<0.05)。血清学指标分析显示,LSLE-ILD组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类风湿因子(RF)、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抗RNP抗体及抗SSA抗体阳性率高于LSLE-NILD组(P<0.05)。肺HRCT显示,合并ILD的LSLE患者肺HRCT网格影最常见、其次是磨玻璃影,ILD分型以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为主。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抗SSA抗体阳性[OR(95%CI):2.666(1.043~6.816), P=0.041]是LSLE合并ILD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 LSLE患者ILD发生比例高,影像学以网格影最常见,分型以NSIP为主,对于有吸烟史、雷诺现象,抗RNP抗体、抗SSA抗体阳性的LSLE患者应及时进行ILD的筛查。  相似文献   
53.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特点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21年3月在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66例骨质疏松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是否患有2型糖尿病分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30例与单纯骨质疏松组36例。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生化、骨代谢标志物、骨密度检查的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找出影响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关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结果 与单纯骨质疏松组比较,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组患者体重指数、空腹血糖、骨碱性磷酸酶升高,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血镁、血钙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碱性磷酸酶、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尿酸、Ⅰ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血磷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甲状旁腺激素、25羟基维生素D、空腹血糖为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L1~2骨密度与甲状旁腺激素呈正相关。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25羟基维生素D、甲状旁腺激素缺乏更严重,可为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54.
宋娟  杨新华  左君  周冬梅 《重庆医学》2008,37(6):669-669
本科2005年7月~2006年7月收治腹部外科手术伴糖尿病患者72例,经积极护理,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5.
周涛  邓丙戌  周冬梅  王倩  张苍 《北京中医药》2019,38(10):953-955
赵炳南先生经验外洗方苍肤洗剂源自止痒杀虫汤、蛇床子汤、苦参汤等,为赵老外用代表性方剂,具有燥湿润肤、杀虫止痒功效。临床适用于慢性湿疹、手足癣、掌跖角化以及其他肥厚性、角化性皮肤病等一系列因湿邪留滞经络,气机升降失常,导致的顽固性皮肤病,即"湿滞"性皮肤病。化裁应用灵活,配伍黄柏、土大黄、芒硝加强燥湿止痒之力,配伍当归、首乌藤、桃仁等能养血润肤,配伍黄柏、花椒、白蒺藜等可燥湿祛风止痒,配伍板蓝根、蒲公英等能清热解毒,本文特举典型病案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56.
赵炳南教授传承《外科正宗》《医宗金鉴》等中医经典,认为斑秃的病因多为肝肾虚亏,血亏气虚,腠理不固,风邪乘虚而入,风盛血燥,致发失所养则脱落;治宜滋补肝肾,养血祛风生发,方用神应养真丹加减。局部治疗为生发酒外搽、鲜姜块外搽或梅花针叩刺,1次/d;或外用鲜椰子汁或椰子油搽局部。使用单方成药可配合神应养真丹、七宝美髯丹和健身宁,并拟定苣胜子方治疗斑秃。张志礼教授自拟内服养血益肾煎及特色外用方剂复方生发酊;邓丙戌教授传承创新燕京赵氏学术流派学术思想,提出"类比选药"的皮肤病外用治疗理论,将中药外用生发护发类药物分为生发药和护发药,生发药又分刺激生发药、补益生发药、涩敛生发药等。  相似文献   
57.
58.
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是全身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在颈部的表现,由于颈动脉位置表浅,易于探及检查,已被证实可作为反映全身AS情况的"窗口".大量研究表明,CAS斑块是引起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病因,早期诊断及积极防治CAS斑块可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9.
周冬梅  刘红权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2):221+277-221,277
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急性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斑块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二元回归法对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进行分析。结果中医辨证分型为肝阳暴亢型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提示有不稳定斑块占40%,风痰瘀阻型脑梗死患者的颈部动脉超声提示有不稳定斑块占42%,两者相近,但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2种证型中颈部动脉超声均提示有明显的动脉硬化。结论颈部动脉的不稳定斑块与急性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其结论对强不稳定斑块的治疗及中风急性期的辨治及预防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0.
目的:客观评价从血论治系列方(包括凉血解毒汤、养血解毒汤和活血解毒汤)内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整体疗效,并探寻本病基本证型的演变规律以及证型是否稳定与中药内服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治疗组根据辨证分型的不同,血热证给予凉血解毒汤口服,血燥证给予养血解毒汤,血瘀证给予活血解毒汤,对照组给以安慰剂口服,两组均外用白凡士林软膏,共治疗8周。治疗组和对照组以2:1比例进行,每周均对患者进行随访,每次随访均根据患者病情情况进行辨证分型,并根据辨证分型不同情况调整用药,对患者的皮损情况及证型进行记录和分析,以PASI60为主要疗效评价标准。并对完成所有治疗的患者证型演变情况和从血论治系列方的整体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本研究纳入统计病例89例,其中治疗组59例,对照组30例,经比较发现两组基线差异小,具有可比性。治疗组的PASI60为47.5%(28/59),对照组的为13.3%(4/3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020.05)。60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9例,对照组21例)完成了全部8周治疗,治疗组有28.6%(4/14)的血热证,77.8%(14/18)的血燥证,42.9%(3/7)的血瘀证未发生证型变化;对照组有41.7%(5/12)的血热证,80%(4/5)的血燥证未发生证型变化,而血瘀证均发生了证型变化。治疗结束时治疗组中达到PASI60的患者中血燥证占71.4%(15/21),明显高于血热证(14.3%,3/21)和血瘀证(14.3%,3/2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发现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证型在短时间内即可以发生证型转变,证型转变的方式不具有严格的时相性,采用随证加减的治疗方式,可以提高从血论治系列方口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提示在进行临床研究时,应根据中医治疗疾病的特点设计研究方案,以凸显中医治疗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