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肿瘤学   1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试图找出成骨肉瘤早期临床表现的特点和规律,为其早期诊断提供帮助。方法1984年4月~2002年10月,收治成骨肉瘤92例,对其中71例记录及检查齐全的患者首次就诊时的临床表现、诊断和确诊拖延的时间等进行调查和记录。男42例,女29例。年龄6~66岁,平均17.4岁。病程1~28周,所有患者均经病理诊断证实为四肢的成骨肉瘤,其中股骨下段38例,胫骨上段22例,股骨上段3例,腓骨上段3例,肱骨上段2例,胫骨下段2例,桡骨远端1例。结果71例患者中,有70例患者首次就诊为局部疼痛和/或包块。37例有昼夜无明显区别的持续性疼痛,23例为间隙性痛,11例为夜间痛。42例最初疼痛的出现与外伤有关,其中3例发生病理性骨折。首诊有局部包块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1~14周,平均4周;未发现局部包块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为3~30周,平均14周。首诊x线片检查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1~20周,平均8周;未行x线片检查者,医生拖延诊断时间为4~30周,平均16周。结论间隙性和持续性疼痛及局部包块是成骨肉瘤患者早期最具特征性的表现,外伤往往是发现早期成骨肉瘤症状的一个因素。对关节周围出现疼痛且反复发作的青少年患者应给予细致的临床检查和观察。  相似文献   
62.
1 新骨的过度生长   骨形态发生蛋白(BMP)在脊柱融合术中应用的主要担忧是新骨过度生长引起邻近椎体间融合从而导致神经受压,尤其是椎板切除减压和椎间孔切开术中,因其均有粗糙的骨面暴露.   ……  相似文献   
63.
目的分析骨肉瘤瘤周组织中微小血管瘤栓浸润(peritumoral vascular invasion, PVI)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至2016年就诊的232例原发性骨肉瘤患者资料, 男142例、女90例;年龄(17.9±8.2)岁(范围3~39岁)。PVI阳性22例、阴性210例, 死亡94例、存活138例。采用单因素生存分析(Log-rank检验和单因素Cox回归)评估年龄、性别、PVI情况、肿瘤部位、手术方式、对化疗敏感性及化疗方案对骨肉瘤预后的影响,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指标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 最终确定影响骨肉瘤预后的危险因素。PVI情况与五年生存率和复发或转移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方法评估。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为(7.6±4.5)年(范围0.1~15年)。PVI阳性组与PVI阴性组对化疗的敏感性(χ2=9.52, P=0.002)、化疗方案(χ2=8.87, P=0.012)、手术方式(χ2=13.50, P<0.001)、肿瘤转移率(χ2=8.51, P=0.004)和死亡率(χ2=5.39, P=0....  相似文献   
64.
目的骨肉瘤是好发于青少年的恶性肿瘤,预后较差。目前的化疗效果不能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近年来内皮抑素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受到重视,文中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恩度)治疗骨肉瘤的近期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明确诊断为骨肉瘤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即恩度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恩度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单用化疗药物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受益率、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 22例骨肉瘤患者纳入本研究。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临床受益率分别为100%和71.4%,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预期以外的不良事件发生。结论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恩度对骨肉瘤显示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安全性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5.
目的目前关节镜下取自体材料交叉韧带重建,大多数采用游离肌腱或韧带进行重建。肌腱或韧带再血管化及本体感觉建立相对慢。文中探讨关节镜下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并保留胫骨止点重建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引起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断裂的患者46例46个膝关节,其中男40例,女6例;左前交叉韧带断裂19例,左后交叉韧带断裂5例,右前交叉韧带断裂13例,右后交叉韧带断裂9例;年龄16~66岁,平均34岁,均有外伤史。患者术前患膝均行MRI检查,提示有交叉韧带撕裂39例,未提示有7例。患者均在关节镜下行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结果术后随访8~54个月,平均随访29个月。患者术后3周可下地负重及进行功能训练,1.5个月基本恢复正常行走。45例患者术后3~6个月恢复至伤前的运动状态,优良率达98.7%。Lysholm评分为(92.35±0.61)分。结论关节镜下保留胫骨止点半腱肌股薄肌肌腱联合应用重建膝前后交叉韧带手术,损伤小、恢复快。是一种较好的膝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66.
67.
背景:寻找一种新的大分子作为靶向药物载体。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聚天冬酰胺衍生物——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PHEA-Suc)和半乳糖基化的琥珀酰化的α,β-聚-(2-羟乙基)-D,L-天冬酰胺(Gal-PHEA-Suc),对材料进行了表征,体外观察其细胞毒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体外观察实验,于2005-06/2007-06在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医药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L-天冬氨酸,无水N,N-二甲基甲酰胺,乳糖酸,异硫氰酸荧光素,二甲亚砜,MTT购自美国Sigma公司;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和肝癌细胞系HepG2均购自上海细胞所细胞库;新生牛血清购自杭州四季青生物公司;胰蛋白酶购自美国Hyclone公司;其余试剂均为国产分析纯。 方法:采用红外图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分子量测定等方法对材料进行了表征,通过四唑盐比色法测定PHEA,SUC和Gal-PHEA-SUC的细胞毒性。 主要观察指标:聚天冬酰胺衍生物载体的结构及细胞毒性。 结果:PHEA-SUC和Gal-PHEA-SUC的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确认。由元素分析算得PHEA-SUC和Gal-PHEA-SUC的琥珀酰化度为43%(mol/mol),Gal-PHEA-suc的半乳糖基化度为7.6%(mol/mol)。PHEA—SUC和Gal-PHEA—suc的体外细胞毒性分析表明,它们对HeLa和HepG2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很小,在浓度低于500mg/L时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聚天冬酰胺衍生物PHEA-suc、Gal-PHEA-suc细胞毒性低,且具有-suc活性基团和-gal靶向基团,可以作为理想的靶向药物载体。  相似文献   
68.
复杂性骨巨细胞瘤的外科治疗初步随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的定义并回顾分析其治疗方法和结果,为减少其术后复发提供临床依据。方法2001年4月~2005年4月共治疗22例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患者。男11例,女11例。年龄15~60岁。肿瘤位于股骨下段10例,胫骨上段5例,股骨近端2例,肱骨近端2例,髋骨2例和桡骨远端l例。所有患者按Campanicci’s分级,Ⅱ级4例,余均为Ⅲ级。行肿瘤边缘性切除或扩大性切除加大段同种异体骨与关节移植14例,肿瘤型人工关节置换8例。结果将骨巨细胞瘤已穿破骨皮质和/或侵犯至关节软骨下,已发生病理性骨折,瘤组织活检显示肿瘤细胞具有较强的侵袭性和肿瘤已有一次或多次复发定义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所有患者获随访6~48个月,平均23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术后8个月和11个月复发,分别经截肢和放射治疗后好转,复发率为9%。人工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优于同种异体骨移植;不带关节的同种异体骨移植的关节功能优于带关节的同种异体骨移植。所有移植的同种异体骨均获得不同程度的骨愈合。结论对定义为复杂性骨巨细胞瘤患者采用上述方法进行治疗,可获得较低的肿瘤复发率和一定范围的关节功能,是临床上治疗复杂性骨巨细胞瘤可采用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四肢长骨骨肿瘤实行瘤段切除、自体腓骨移植内固定术的手术方法、疗效等。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至2017年我院采取自体腓骨移植内固定手术的四肢长骨骨肿瘤13例,其中桡骨远端骨巨细胞瘤6例,桡骨远端软骨肉瘤1例,尺骨远端骨软骨瘤1例,股骨中下段骨肉瘤3例,胫骨下段骨肉瘤2例。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收集患者肿瘤学预后及并发症。结果至末次随访13例,5例出现肿瘤术后复发,其中3例桡骨骨肿瘤采用骨水泥内固定重建,2例下肢骨肉瘤截肢。1例术后2年骨不愈合,钢板断裂。余7例未出现并发症,且移植骨愈合良好,其中5例已取出内固定装置。没有患者出现肿瘤转移或死亡。结论自体腓骨移植重建四肢长骨骨肿瘤切除后的骨缺损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肿瘤局部复发、植骨不愈合是治疗失败的最主要原因,定期随访对于早期发现处理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0.
目的 分析肺部高级别软组织肉瘤患者肺部不确定性质结节(IPN)的影像学特征与转归。方法 回顾性分析82例伴IPN的高级别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IPN的CT影像学特征以及转归。结果IPN平均大小6.453±0.864 mm。IPN直径、形状、密度及结节发现间期可能是恶性转归相关的CT影像特征。年龄(HR=1.047, 95%CI:1.007~1.088)与结节发现间期(HR=3.194, 95%CI:1.052~9.694)是影响恶性IPN患者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胸部CT的影像学特征可能为良恶性结节性质和生存预后的判断提供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