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应用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处理32例筛蝶区及冀腭窝区的炎症、异物和肿瘤,其中筛蝶区21例,冀腭窝区11例。结果:诊治效果极佳,未产生严重并发症,优于传统的鼻外径路术式。 相似文献
12.
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在筛蝶区及翼腭窝区手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内窥镜鼻窦外科技术处理32例筛蝶区及翼腭窝区的炎症、异物和肿瘤,其中筛蝶区21例,翼腭窝区11例。结果:诊治效果极佳,未产生严重并发症,优于传统的鼻外径路术式 相似文献
13.
鼻腔鼻窦真菌病的真菌学和临床诊疗研究(附51例报告)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4
目的 :研究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菌种鉴定、药敏检测和临床诊疗。方法 :对 51例鼻腔、鼻窦真菌病作如下研究 :1进行菌种鉴定 ;2用 E test法以含酮康唑 (KE) ,伊曲康唑 (IT) ,氟康唑 (FC) ,氟胞嘧啶 (FL)及二性霉素 B(AP)的药敏试条进行药敏检测 ;3病人以手术及抗霉菌药治疗。结果 :1致病菌主要为曲霉菌 ,占 87.5% ,其次为桔青霉菌 ,卡氏支孢霉菌及链格孢子菌较少见 ;2曲霉菌对 IT、FC、KE敏感 ,对 FL、AP有耐药性 ;桔青霉菌对 AP、FC、KE、IT敏感 ,对 FL有耐药性 ;卡氏支孢霉菌对 IT、KE敏感 ,对 FC,FL耐药 ;3本组治愈率为 (4 9/51) 96 .1% ,2例侵袭型者因合并有肝炎、糖尿病未愈。结论 :1鼻腔、鼻窦真菌病的致病真菌主要为曲霉菌 ,其次为桔青霉菌 ;2大多数致病真菌对 IT及 KE敏感 ,E test法药敏测试具有操作简便 ,定值准确 ,重复性好的优点 ;3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其临床特征、影像学、真菌学及病理学所见作出。绝大多数患者全身情况良好 ,极少数有基础疾病 ;4本病的主要治疗为手术及抗霉菌药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研究脊索瘤的组织病理及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观察 2 0例脊索瘤的临床表现 ,影像所见及组织病理特征 ;对 7例脊索瘤作免疫组化标记抗原染色 ;对 2例脊索瘤作电镜观察 ,19例手术治疗 ,其中 6例鼻侧及腭间进路中以内镜辅助下完成手术 ,11例加放射治疗 ,随访观察 3~ 5年。结果 ①根据症状和体征、影像所见、原发部位、扩展范围和手术所见 2 0例临床分型 :蝶鞍型 5例 ,斜坡型 9例 ,枕颞型 2例 ,广泛型 4例 ,其中 1例广泛型有多发性颅神经损害 ,未手术死亡 ,尸解诊断为脊索瘤肺转移 ,肿瘤压迫脑干生命中枢致死 ;3,5年生存率分别为 6 5 %和 35 % ;②脊索瘤的病理检查见特征性的液滴细胞 ;③免疫组化标记蛋白染色中上皮性抗原的阳性率比其他间叶肿瘤上皮性抗原阳性率高 ;透射电镜显示细胞内有多量扩张的内质网及胞浆微丝。结论 脊索瘤是具有上皮性及间叶性抗原分化特性的低度恶性肿瘤 ,以液滴细胞为组织病理学特征 ,免疫组化染色有助于鉴别诊断。完全切除颅底脊索瘤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 ,术后易复发 ,可发生转移。手术及放射综合治疗可延长生存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3例(32眼)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患者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结果:32眼中,治愈27眼,好转4眼,有效率97%,无效1眼,未出现任何并发症.结论: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较传统手术方法具有面部无切口,术中出血少,操作相对简便的优点,是一种治疗慢性泪囊炎鼻泪管阻塞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脑脊液鼻漏是脑脊液通过颅底骨质缺损部位进入鼻腔鼻窦,临床表现为清亮的脑脊液从鼻腔流出。外伤、医源性、先天性、自发性以及肿瘤性是引发脑脊液鼻漏的主要原因。对脑脊液鼻漏相关的应用解剖、分类、临床表现和诊断,以及治疗现状和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和阐述,可为该病的早诊早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