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9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148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研究结核分枝杆菌Ag85A质粒DNA疫苗治疗小鼠耐药结核病的效果.方法 用结核分枝杆菌高耐利福平低耐异烟肼临床分离株HB361尾静脉注射17~19 g的6~8周龄雌性BALB/c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匀地分为6组,感染后第3天开始,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pVAX1空载体(B组)、利福平(C组)、微卡菌苗(D组)、Ag85A质粒DNA疫苗(E组)、利福平和Ag85A质粒DNA疫苗(F组)治疗60d,每组10只小鼠.治疗结束后3周,分别取肺和脾观察病理改变,称取重量做菌落计数.结果 治疗结束后3周,与对照组比较,D组、E组和F组肺脏病变有不同程度减轻,病变局限,病变范围分别为50%、20%、20%,2/3区域可见正常的肺泡结构,肺泡轮廓相对清晰,细胞分布均匀.与A组相比,D组、E组和F组肺脏菌落数分别减少了52%、68%、78%;脾脏菌落数依次减少了48%、65%、79%.结论 与对照组相比,Ag85A质粒DNA疫苗单独应用或与利福平联合应用治疗小鼠耐药结核病均显示疗效.  相似文献   
92.
近年来,我院新招聘的未注册护士(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2条规定,未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执业证书》并未经过注册的护理专业技术人员)较多,她们缺乏系统的医院感染基本知识和标准预防措施培训,预防医院感染意识薄弱。由于医院感染多为接触性传染,手是传播的主要媒介,主要通过侵人性检查、治疗,以及病人或医护人员的手使细菌移位而导致感染。  相似文献   
93.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PCR-TB-DNA对肺结核与肺癌的鉴别诊断张敦熔,李晓明,吴雪琼,刘金伟,夏湘宣北京解放军309医院结核病研究中心(北京100091)本文报告75例痰涂片阴性肺结核与17例肺癌病例BALF的PCR-TB-DNA检测结果,PCR的阳性...  相似文献   
94.
目的为提高卡介苗对结核病的保护力,构建结核分枝杆菌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方法采用基因工程重组技术将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抗原MPT64的编码基因与穿梭质粒pYUB295重组,通过电穿孔技术导入卡介苗中,应用PCR扩增、PAGE电泳鉴定重组卡介苗。结果通过PCR扩增获得mpt64基因,与穿梭表达载体pYUB295重组后,通过PCR扩增、酶切、DNA测序鉴定表明成功地构建了mpt64基因pYUB295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通过电穿孔导入卡介苗,重组卡介苗在抗性培养基上生长良好。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及培养上清液PAGE电泳表明,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构建正确,MPT64蛋白在卡介苗中分泌表达。结论成功构建了mpt64-卡介苗重组疫苗。  相似文献   
95.
应用基因芯片技术检测耐利福平结核分枝杆菌基因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制一种新型DNA芯片,用于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rpoB基因突变。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序列设计探针并制作DNA芯片,用TAMRA标记的引物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热点的片断,与DNA芯片杂交,同时以PCR-SSCP和DNA测序法为对照。结果240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55株全敏感株和66株耐其他药物的利福平敏感株的PCK—SSCP和DNA芯片杂交结果与结核分枝杆菌标准株完全相同;119株耐RFP临床分离株中DNA芯片杂交有117株检测到rpoB基因突变,其中111株单位点突变,78株为531住密码子TCG→TTG(Ser→Leu)、TCG→TGG(Ser→Trp)和TCG→TAC(Ser→Tyr)突变;24株为526位蓉码子CAC→TAC(His→Tyr)、CAC→GAC(His→Asp)、CAC→CCC(His→Pr0)、CAC→CTC(His→Leu)和CAC→CGC(His→A职)突变;4株为516住客码子GAC→GTC(Asp→Val)和GAC→GGC(Asp→Gly)突变;3株为533位密码子CTG→CCG(Leu→Pro)突变;1株为511位密码子CTG→CCG(Leu→Pro)突变;1株为513位密码子CAA→AAA(Gln→Lys)突变;6株为双位点突变,其中3株511和516位联合突变,2株533和515住联合突变,1株517位密码子CAG→CAC(Gln→His)和518位密码子AAC→GAC(Asn→Asp)联合突变。DNA测序结果与DNA芯片杂交结果完全一致。1株516位GAC—TAC(Asp→Tyr)突变的分离株及1株516位GAC—TAC(Ssp→Tyr)和518住AAC—CAC(Asn→His)联合突变的分离株DNA芯片检测阴性,是因为芯片上无相应的探针。结论用DNA芯片可快速、特异地检测出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耐利福平分离株的rpoB基因突变。可用于临床耐药性的检测,指导临床用药。  相似文献   
96.
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PT64和ESAT6 DNA疫苗的保护效果。方法: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用生理盐水(A组),载体质粒(B组),卡介苗(C组),MFT64(D组),ESAT6(E组)免疫小鼠,3周后以结核分枝杆菌H37Rv腹腔攻击小鼠。5~10周后,观察肝、脾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结核分枝杆菌攻击5周后,A、B组肝脏病变主要表现为中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小结节,数量1~2/HPF。C,D,E组表现为轻一中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中等大小结节,数量3~7/HPF。攻击10周后,A、B组肝脏病变主要表现为轻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中等大小结节,数量3~4/HPF。C组轻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中等大小结节,数量7~9/HPF。D组为轻一中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小结节,数量4~5/HPF。E组为轻度充血,淋巴细胞聚集与上皮样细胞组成中等大小结节,数量4~8/HPF。攻击10周后脾脏改变:A组充血明显,脾小体增生,1例融合;B组未见明显变化;C组脾小体增生,融合显著;D组脾小体轻度增生融合;E组脾小体中度增生,融合。结论:结核分枝杆菌MPT64和ESAT6DNA疫苗能增加机体抵抗力,并且起效较快,ESAT6DNA疫苗的保护效力比MPT64DNA疫苗强,但均未超过卡介苗。  相似文献   
97.
分支杆菌耐乙胺丁醇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支杆菌耐药性的出现一直是结核病治疗中的棘手问题 ,许多感染了耐药性分支杆菌的患者 ,都因缺乏及时的诊断和治疗而使病情加重甚至死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对利福平 (RFP)、异烟肼 (INH)、链霉素(SM)、吡嗪酰胺 (PZA)、喹诺酮类 (FQ)的耐药分子机制做了详尽的研究 ,分支杆菌耐药基因检测方法也日趋成熟。乙胺丁醇 (EMB)是具有广谱抗分支杆菌活性的一线抗结核合成药物 ,是和INH、RFP、SM、PZA联合治疗结核病的药物之一 ,被广泛用于治疗鸟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支杆菌、蟾蜍分支杆菌、海分支杆菌…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利用DNA微阵列的高通量、高效性,建立一种快速、简便的分枝杆菌分子菌种鉴定方法,为临床医师正确诊断提供依据。方法以DNA直接测序法为对照,通过PCR-SSCP和DNA微阵列技术分析28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9种非分枝杆菌和465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菌种。结果应用DNA微阵列技术分析28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9种非分枝杆菌菌株,特异性100%。465株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中,经16S rRNA PCR-SSCP初步菌种鉴定,256株为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应用DNA微阵列分析,显示与分枝杆菌属探针M和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探针a杂交阳性,两种鉴定方法结果一致;209株PCR-SSCP初步鉴定为非结核分枝杆菌的分离株,经芯片分析,68株为龟分枝杆菌龟亚种和脓肿亚种,46株为胞内分枝杆菌,34株为堪萨斯、瘰疬、胃和猿猴分枝杆菌复合群,31株为偶然分枝杆菌,16株为戈登分枝杆菌,3株为鸟分枝杆菌,2株为海和溃疡分枝杆菌复合群,1株为土分枝杆菌, 1株为迪氏分枝杆菌,1株为草分枝杆菌;另6株只与探针M杂交,经测序显示5株为胞内分枝杆菌,但其基因序列与标准菌株不完全相同,1株为新金色分枝杆菌,芯片上无鉴定该菌种的探针。结论用DNA微阵列可简便、快速、灵敏、特异地将大多数分枝杆菌鉴定到种,提高分枝杆菌病的正确诊断率,指导临床合理治疗。  相似文献   
99.
目的研究结核分枝杆菌脂肪酸合成酶FabH为靶标的化合物的体外抗结核活性,研制新的高效、安全的抗结核药物。方法以平板滤纸法测定化合物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以试管抑菌法检测化合物对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株和耐多药分离株的抑制作用。结果18种化合物在500μmol/L浓度时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为1.82.4 cm,其中7种化合物在250μmol/L和125μmol/L浓度时对草分枝杆菌的抑菌圈为1.52.2 cm。结核分枝杆菌H37Rv标准株在分别含3mmol/L的18种化合物的培养基上培养2周时,绝大多数含化合物培养基上未见细菌生长;培养4周时,No.115、No.131、No.128、No.129、No.137化合物的抑菌作用较明显。结核分枝杆菌耐多药分离株HB240在分别含3mmol/L的11种化合物的培养基上培养2周和4周时,No.115化合物均显示明显的抑菌作用。结论以脂肪酸合成酶FabH为靶标的大多数化合物在体外都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结核活性,尤其是No.115化合物对草分枝杆菌、结核分枝杆菌敏感株和耐药株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结核分枝杆菌在生长过程中分泌许多蛋白到细胞外,它们在结核病人的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结核分枝杆菌MPT64属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1],国内外研究[2,3]表明了天然和重组的MPT64蛋白能引起结核分枝杆菌致敏豚鼠产生强烈的迟发型超敏反应,是引起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保护性免疫反应的重要抗原之一。我们对重组MPT64蛋白刺激豚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反应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