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药学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病理与临床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了解慢性HBV携带者的肝脏组织病理与临床的关系,探讨其临床转归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对90例行肝穿刺活组织检查的慢性HBV携带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进行分析并持续随访观察。结果(1)90例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18(29~260)周。(2)15例(16.7%)患者肝穿刺检查示无肝脏组织学病变,75例患者有炎症病变,其中G1期54例(60.0%),G2期21例(23.3%);肝纤维化分期S1期42例(46.7%),S2期21例(23.3%)。(3)肝纤维化分期S2期的患者平均年龄为(45.9±16.4)岁,与S0期和S1期患者平均年龄[分别是(38.9±13.6)岁和(42.7±14.8)岁]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炎症分级为G0期患者的血清ALT水平[(13.4±3.6)U/L]与G1和G2期患者的血清ALT水平[分别为(27.3±4.3)U/L和(31.8±7.2)U/L]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肝组织炎症分级与HBeAg阳性与否及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无关(P>0.05),肝组织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定量水平无关(P>0.05)。纤维化程度高者以HBeAg阴性者为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超声定量检查脾脏长度和厚度在肝纤维化分期S2期与S0、S1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随访中60例血清ALT持续正常(A组),22例血清ALT短暂升高(B组),8例血清ALT持续升高(C组)。肝穿刺活组织检查时肝纤维化分期S2期患者所占百分比在A组和B组低于C组患者,但S0期患者所占百分比高于C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年龄、肝纤维化分期是进展为肝硬化的独立预测因素。结论多数慢性HBV携带者肝脏组织学有轻度炎症,不伴有或伴有轻度肝纤维化,且肝纤维化随病程发展有不同程度进展。随访研究表明这些携带者中部分在近期内需要抗病毒治疗。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1990-1995年间42例死亡的重型肝炎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有36例发生了多器官功能衰竭,这与细菌感染有密切关系,机率为85.7%,G-菌培养阳性率为74.1%,主要为内源性大肠杆菌,克雷白氏杆菌、变形杆菌及肠杆菌属细菌。原发性腹膜炎18例(50%),胆系感染9例(22.2%),支气管肺炎6例(16.6%),尿路感染3例(8.3%).临床表现常为隐匿性,早期临床症状及体征多不明显易漏诊.本文结合文献对G-菌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作用及防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我国北京地区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天然耐药突变发生情况,比较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经治与未经治患者DAA的天然耐药突变。方法收集2009年7月~(-2)013年11月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01例基因1b型CHC患者,其中IFN联合RBV经治患者40例,未经治患者61例。提取患者的HCV RNA,PCR法扩增并测序HCV NS3、NS5A、NS5B区基因,进行序列比对和耐药分析,并比较天然耐药发生率。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组间差异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结果共获得84例(83.17%)NS3区、92例(91.09%)NS5A区和97例(96.04%)NS5B区基因序列信息。NS3区7例(8.33%)存在DAA天然耐药突变(T54S,n=1,1.19%;R117H,n=5,5.95%;N174F,n=1,1.19%)。NS5A区19例(20.65%)存在天然耐药突变(L28M,n=7,7.61%;L31M,n=1,1.09%;P58S,n=4,4.35%;Y93H,n=7,7.61%)。NS5B区95例(97.94%)存在天然耐药突变(L159F,n=1,1.03%;C316N,n=92,94.85%;A421V,n=6,6.18%;R422K,n=1,1.03%;M426L,n=3,3.09%;V499A,n=38,39.18%)。NS3、NS5A和NS5B区天然DAA耐药突变发生率在IFN联合RBV经治与未经治患者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未接受过DAA治疗的我国北京地区基因1b型CHC患者中存在DAA天然耐药突变,这些突变大多为低度耐药突变,其对DAA临床疗效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未观察到既往IFN联合RBV治疗对CHC患者DAA天然耐药突变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EHF)病程中常见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尤其是高血钠、低血钾、低血销和低血氛,而高血纳则少见。1992年流行性出血热冬峰期,我院收治1例由高血钠引起昏迷及发热的病人,现报告如下:于某,男性,52岁。1992年12月15日以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的诊断来我科,入院前病程二十天,在外院因不能进食水,低血压倾向,二氧化碳结合力降低等原因,治疗期间曾大量补给0.85%盐水1000毫升/d左右,5%重曹200-300毫升/d10%葡萄糖及血浆等,入院时应为多尿期,可每日尿量在2000-300毫升左右,当时检查病人神志不清,躁动、易激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SARS)患者应用复方甘草酸苷 (美能 )治疗后胸部X线表现特点及变化规律。方法 :将60例SARS患者平均分为两组 ,其中一组应用了复方甘草酸苷治疗 (美能组 ) ,另一组 (对照组 )未用美能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肺部病变出现的时间、部位、范围及动态演变特点。结果 :美能组患者胸片改善50 %时间距高峰平均天数少于对照组 ,恢复期美能组患者胸片完全吸收好转例数多于对照组患者 ,且美能对血白细胞、血糖及电解质无明显影响。结论 :美能对SARS患者可能有一定的疗效 ,而且副作用较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系统对分子吸附循环系统(MARS)治疗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疗效及短期预后的预测能力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MARS治疗的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患者,应用MELD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评分,比较治疗后3个月内的病死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MELD评分系统的准确性.结果 根据MELD分值不同将患者分为3组:MELD≤30分、30分<MELD<40分和MELD≥40分,3组患者的病死率分别为20.0%、34.3%和94.4%,3个月病死率随MELD分值增高而增高,前两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低于第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30分和30分<MELD<40分两组患者在MARS治疗前后实验室各项检测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ELD分值在≤30分和30分<MELD<40分两组患者的半数生存率均超过3个月,MELD分值达到或超过40分患者的半数生存率在1.54个月,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入院时MELD分值能够非常好地预测患者3个月内的病死率,应用MELD评分系统判断MARS治疗患者3个月预后的ROC曲线,其C-统计值为0.789,最佳临界值32,相应的敏感性80.1%,特异性50.1%.结论 MELD评分系统能较准确预测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临床预后,MELD分值能够作为反映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指标,MARS治疗可提高部分慢性重型肝炎患者的短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我院在1981年-1995年间共收治328例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患者,其中7例并友肾破裂,发生率2.1%,本经病例均友生于少原期,少尿天致平均为75天,BUN均值568mmol/L,血小板均值为476×109/L。7例均件有皮肤注射部位朴成及上消化道出血,其中5例出现休克,外科手术治疗2例,死亡1例,内科保守治疗5例,死亡1例,本级死亡工为285%。肾破坏发生因素,可能在原发病基础上与严重的出凝血机制障碍,体位变动,腹腔压力骤增致肾内压力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 EB 病毒(EBV)抗体及 EBV DNA 的影响因素及关联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9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就诊的143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血常规、肝功能、EBV 抗体及 DNA 检查结果,用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对 EBV 抗体及 EBV DNA 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多个独立样本间比较使用 Kruskal -Wallis H 检验,独立样本间两两比较使用 Mann -Whitney U 检验。结果血清 EBV DNA(r =0.169~0.693,P <0.05)、EBV -VCA -IgM(r =0.153~0.434,P <0.05)均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ALT、AST、ALP、GGT、白细胞(WBC)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并且两者也呈正相关(r =0.434,P =0.00);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与血清EBV DNA、EBV -VCA -IgM、AST、ALP、WBC 及异形淋巴细胞呈正相关(r =0.207~0.693,P <0.05)。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率70.6%(101/143),血清 EBV DNA 阳性率32.2%(46/143)。EBV -VCA -IgM阳性率22.4%(32/143),22.5%(25/111)的 EBV-VCA -IgM阴性患者血清 EBV DNA 阳性。血清 EBV DNA 阳性患者 EBV -VCA -IgM阳性率(21/46,45.7%)明显高于外周血淋巴细胞 EBV DNA 阳性者(29/101,2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5,P <0.01)。结论血清 EBV DNA 和 EBV -VCA -IgM有较强的关联性,并且前者的阳性率高于后者,更有助于 EBV 感染的早期诊断,联合检测两项指标可提高 EBV 现症感染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19.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48岁,汉族,辽宁籍.因"发现ALT升高2年余,间断乏力1年"就诊.患者2年前体检时发现ALT升高至70 U/L,无特殊不适主诉,1年前劳累后感觉乏力明显,检查结果显示ALT 150 U/L,血清抗-HCV阳性,HCV RNA 2.3 × 106拷贝/ml,并开始接受干扰素α-2b 3 MU 3次/周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抗病毒治疗12周后血清HCV RNA 1.3×103拷贝/ml,ALT仍未复常,于2008年12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0年前曾输血,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排除其他肝脏疾病,无家族遗传病史和传染病史,无烟酒嗜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表达反义RNA的逆转录病毒载体体外转基因抗乙肝病毒(HBV)的作用。为临床治疗乙型肝炎探索一条新途径。方法 合成互补于HBVX区(1400-1430)的X片段,互补于HBVP区(2375-2405)的P片段,分别构建表达正、反义X或P的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质粒PLXSN Xpos/Ppos,PLXSN X,PLXSN P,转染PA317细胞,用假病毒颗粒感染2.2.15细胞后第8天,提取细胞内DNA和RNA,用荧光PCR(FQ-PCR)定量方法检测2.2.15细胞的DNA和RNA。结果 反义RNA对HBVS、C、P三个开放读码区的DNA及RNA抑制作用大。结论 细胞内表达HBV反义RNA。结果 反义RNA对HBVS、C、P三个开放读码区的DNA及RNA抑制作用大。结论 细胞内表达HBV反义RNA是有明显抗乙肝病毒复制和表达的作用。为将来临床应用多基因区抗乙肝病毒治疗及抗变异病治疗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