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188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68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81.
黄慧  顾卫  黄丽雅  翁雪萍 《中国药师》2012,15(8):1096-1098
目的:建立肤宁洗剂进行质量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鉴别制剂中的白鲜皮、川椒;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肤宁洗剂中总黄酮含量.结果:以TLC法鉴别白鲜皮、川椒,方法具有专属性.芦丁在0.004~0.024 mg·ml-1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37%,RSD为0.91%(n=6).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所建标准可用于肤宁洗剂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2.
目的 考察聚乙二醇(PEG)修饰海葵神经毒素(rhk2a)所得产物mPEG-rhk2a的稳定性.方法 制备和纯化PEG化的修饰产物mPEG-rhk2a,并采用RP-HPLC法分别考察rhk2a和mPEG-rhk2a在4、25、37℃条件下的稳定性.结果 在4℃下,mPEG-rhk2a和rhk2a在放置24 d后,含量分...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稳心颗粒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心率变异性的作用。方法:1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标准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稳心颗粒;治疗1个疗程(28天)。治疗前后采用24h动态心电图测定心率变异性,并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SDNNi,SDANN,PNN50和rMSSD均显著增加,治疗组SDNN治疗后较治疗前亦有显著增加,且治疗后稳心颗粒组SDNNi、SDANN、rMSSD、PNN50均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快速心律失常的患者中,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稳心颗粒,可以更好地控制心律失常,同时可以显著增加其心率变异性,改善自主神经功能,改善其预后。  相似文献   
84.
 目的探讨恶性胸腔积液来源DCs(dentritic cells,DCs)对自体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on lymphocytes, TILs)增殖及杀伤肿瘤细胞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体外培养方法从16例肺癌患 者恶性胸腔积液来源分离单个核细胞,再用密度梯度离心辅以免疫磁珠分选细胞,用白细胞介素4(IL-4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单核细胞刺激因子(GM-CSF)等诱导出DCs,用流式细胞仪和电子 显微镜鉴定分离DCs;用IL-2、植物血凝素诱导同一患者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中的TILs,用HEA-125磁珠分 选纯化肿瘤细胞,3H-TdR渗入法检测DCs对TILs增殖能力;MTT法检测TILs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结果从肺 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中可诱导成熟DCs,电镜和光镜观察结果显示,这类DCs具有典型的DC形态 ,高表达HLA-ABC、HLA-DR、CD86,较高表达CD80、CD54,也表达CD83、CD1a。DCs可明显促进TILs增殖能 力(增加约1.7倍)。以TILs本身为对照,DCs激活的TILs对肿瘤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加[从(31.80± 14.05)%提高到(51.89±13.27)%,P<0.05]。结论肺癌患者恶性胸腔积液单个核细胞中可诱导成熟DCs ,这种DCs可刺激自体TILs扩增,增加TILs杀伤肿瘤细胞的活性。  相似文献   
85.
目的:探讨变应性哮喘螨脱敏疗法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舌下组含服“粉尘螨滴剂”1-5号治疗,维持1~2年时间。所有患者在发作期给予相应的对症药物治疗。结果:经1—2年治疗,可改善轻、中度哮喘患者临床症状和减少缓解症状类用药剂量,总有效率为98%。脱落人数6人,脱落率为12%;出现全身皮疹超敏反应1例,发生率1%。结论:护理和配合工作十分重要,正确健康教育及护理能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6.
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胆汁细菌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患者胆汁内细菌生长和抗菌药物敏感情况,旨在探讨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治疗前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以达预防和控制ERCP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对梗阻性黄疸患者接受ERCP引流者,在内镜下将无菌导管插入胆管,抽取淤滞的胆汁进行细菌学培养和药敏检测;分析细菌谱及与良恶性胆管梗阻、梗阻部位和程度的关系.结果 全组40例患者共检出细菌28例、32株,占70.00%,其中恶性梗阻细菌检出率84.38%,良性梗阻细菌检出率为12.50%,两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低位梗阻细菌检出率为82.14%,高位梗阻细菌检出率41.67%;胆红素水平越高细菌检出率越高,不同梗阻部位细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水平细菌检出率分别为,低水平(20.2~171)μmol/L细菌检出率54.17%、中水平(172~342.1)μmol/L细菌检出率88.89%、高水平≥342.1 μmol/L细菌检出率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类型梗阻性黄疸细菌检出率不同,其中恶性梗阻、中低位梗阻和高胆红素梗阻为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87.
2007年四川省大骨节病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现状。方法对监测点所有7~13岁儿童进行大骨节病临床检查和右手正位X线拍片,采集监测点范围内的主食粮(面粉、大米、青稞、玉米粉等)和7~13岁儿童发样,用2,3-二氨基奈荧光法检测硒含量。结果共检查321名儿童,大骨节病临床阳性率为0.31%;X线阳性率为4.05%;粮硒均值为0.006mg/kg;儿童发硒均值为0.282ms/ks。结论四川省大骨节病病情稳定,儿童新发得到有效控制,发硒均值大于0.2mg/kg,处于正常水平,粮食硒含量偏低,还需继续落实综合防治措施,巩固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88.
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术前动脉灌注化疗在直肠癌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60例直肠癌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A、B两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动脉灌注化疗加手术治疗(A组)和单纯手术治疗(B组),观察两组的副反应、局部复发率及肝脏、腹腔转移率和生存率.结果 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χ2=2.059,P>0.05).A组局部复发率及肝脏、腹腔转移率低于B组(χ2=13.94,P<0.05).A组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86.7%和60.0%,明显高于B组的63.3%和33.3%(P<0.05).结论 动脉灌注联合手术治疗直肠癌疗效好,副反应少,而且能降低术后的复发率、转移率,并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89.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良性增生、子宫内膜上皮内瘤变(EIN)和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和第3外显子基因突变情况,探讨在子宫内膜样腺癌发生过程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和基因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DNA直接测序方法,对1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59例良性子宫内膜增生、24例EIN及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组织中β-catenin蛋白表达和第3外显子基因突变进行检测。结果:①10例增殖期子宫内膜β-catenin蛋白均显示正常(膜)表达,无异常表达病例。59例良性子宫内膜增生中53例(89.8%)呈正常(膜)表达,仅6例(10.2%)呈异常表达。24例EIN病变中正常表达及异常表达病例各占12例(50.0%)。在24例子宫内膜样腺癌中,β-catenin蛋白正常表达者8例,占33.3%;异常表达者16例,高达66.7%。在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病例中均以膜/浆表达者为主。EIN和子宫内膜样腺癌中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率(50.0%,66.7%)均明显高于良性子宫内膜增生(10.2%)(P<0.01),但二者间的异常表达率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PCR扩增及测序结果显示,良性子宫内膜增生、EIN及子宫内膜样腺癌病例中均未发现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结论:①β-catenin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一种区别良性子宫内膜增生和EIN或子宫内膜样腺癌的有用免疫标记物。②β-catenin基因第3外显子突变可能不是导致子宫内膜样腺癌癌变和β-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0.
目的 :定量比较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指导设计的全冠修复体咬合面的精度。方法 :选择全口恒牙列完整、符合入组标准的15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2~30岁。分别利用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在修复设计软件中指导数字化全冠的咬合面设计,并分别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进行形态偏差比较。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基于下颌运动轨迹数据及平均值虚拟■架指导设计的修复体咬合面总体偏差为平均正向偏差(269.9±63.1)和(318.7±51.3)μm,平均负向偏差(-175.8±78.2)和(-253.7±65.6)μm,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267.1±84.9)和(304.1±82.2)μm。修复体上解剖特征点在垂直方向上与原始天然牙咬合面相应解剖特征点的距离为近中颊尖(197.6±86.2)和(288.0±79.6)μm,远中颊尖(176.3±85.3)和(297.7±63.2)μm,近中舌尖(171.6±62.4)和(246.4±62.8)μm,远中舌尖(166.2±64.6)和(23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