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6篇
儿科学   1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51篇
临床医学   189篇
内科学   159篇
皮肤病学   40篇
神经病学   18篇
特种医学   21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269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2篇
药学   136篇
  1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3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43篇
  2021年   39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52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31.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205例,通过一般护理、早期肢体康复训练、保护血管减少对静脉壁的损伤、气压治疗等措施,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结果本组患者中仅1例并发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49%。结论预见性护理在预防脑卒中后并发深静脉血栓中的作用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讨苦参碱体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浓度为0.2 mg/ml、0.4 mg/ml、0.6 mg/ml的苦参碱作用于卵巢癌细胞株A21-2和骨肉瘤细胞株MG63,利用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不同浓度苦参碱作用后细胞的形态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周期、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表明,苦参碱能抑制MG63细胞和A21-2细胞的增殖;FCM分析发现,苦参碱与细胞作用72h后,C_0/G_1期前出现凋亡峰,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同浓度下凋亡率升高(P<0.01),且随浓度升高,凋亡率亦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CM分析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不同浓度下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1),且随浓度升高,Caspase-3蛋白表达亦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苦参碱能明显抑制A21-2细胞和MG63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促进Caspase-3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33.
134.
目的:检测脑梗死患者血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抗凝血酶Ⅲ(AT-Ⅲ)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86例脑梗死患者为脑梗死组,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为对照组。在血常规检测的基础上检测并对比两组血D-D、hs-CRP和AT-Ⅲ(%)的测定结果,分析其与脑梗死程度的关系。结果:脑梗死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血hs-CRP和D-D高于对照组,AT-Ⅲ(%)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T-Ⅲ(%)轻度组高于中重度组,D-D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D、hs-CRP和AT-Ⅲ(%)与脑梗死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D-D和AT-Ⅲ(%)可能与脑梗死程度有关,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测脑梗死程度。  相似文献   
135.
肺脏是最易蒙受创伤感染等打击因素的靶器官,所诱导的急性肺损伤、肺炎也是启动全身多器官功能障碍、衰竭的首发器官之一。处于高海拔地区的高龄创伤患者,更增加了某些不确定因素,我们就高龄肺炎某些特征作一初步探讨,报告如下。1资料方法回顾性调研本科近3年收治年龄80岁以上高龄创伤/肺炎患者,统一摄取病史中有明确并发肺炎或同存肺炎记录及其相关下列指标者,即:年龄,生命指标,血象指标,生化指标,血气指标,相关创伤理学检测指标等,并就其中6例典型案例进行统计学  相似文献   
136.
护士群体是优质护理服务的主要提供者,改善其职业生活质量是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士职业满意度、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文综述了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概念及评估工具、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并提出改善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对策与建议,旨在引起护理管理者对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重视,为制订护士职业生活质量的有效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7.
为便捷有效地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工作,减少医务人员安全隐患和工作量,提高全员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效率,设计一种核酸便携采样箱装置。  相似文献   
138.
目的探讨EB病毒DNA(EBV—DNA)载量检测在门诊诊断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1例门诊就诊的可疑鼻咽癌患者,同时进行EBV—DNA载量、EBVVCA—IgA和EBVEA—IgA检测,并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作比较。结果病理组织切片检出鼻咽癌47例;EBV—DNA载量、EBVVCA—IgA、EBVEA—IgA检测的灵敏度分别为76.6%(36/47)、55.3%(26/47)和45.8%(22/48);特异度分别为64.3%(9/14)、71.4%(10/14)和92.3%(12/13);正确率分别为73.8%[(36+9)/61]、59.0%[(26+10)/61]和55.7%[(22+12)/61];三种检测方法阳性检出率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比较,除EBV—DNA载量检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其余两法均低于病理组织切片检查(P均〈0.01);EBV-DNA载量、EBVVCA—IgA和EBVEA-I吕A三种方法检测在NPC组和对照组及NPC临床分期的中位滴度,除EBV-DNA载量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外,其他两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这三种鼻咽癌的筛查技术中,EBV—DNA载量检测优于EBVVCA—IgA和EBVEA—IgA检测。  相似文献   
139.
目的探讨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l)水平的变化对冠心病并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3月至11月在我科治疗并经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患者60例,按有无并发糖尿病分为合并糖尿病组(30例)和单纯冠心病组(30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测定空腹静脉血HMGBl、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血脂等指标,采用Gensini积分评价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比较两组间各项指标的差异,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价各危险因素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合并糖尿病组血HMGBl、hs.CRP、FBG、HbAlc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均P〈0.05);合并糖尿病组患者的Gensini积分和三支病变均显著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均P〈0.05);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与HMGBl、hs—CRP、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体质量指数(BMI)显著相关。结论冠心病患者并发2型糖尿病将加重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糖尿病患者血清HMGBl水平升高不仅是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子,也是反映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广泛弥漫和严重病变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40.
近年来,我们对ERCP乳头插管失败的患者,采用经皮经肝穿刺胆管造影(percutaneous transhepatic cholangiography,PTC)与ERCP对接技术,使13例治疗成功,现将对接操作及配合技术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2006年至2010年在我院行ERCP治疗的患者,14例因乳头插管不成功采用了PTC与ERCP对接技术,其中男11例、女3例,年龄46~82岁,平均65岁.患者均有皮肤巩膜黄染、胆红素升高,均经CT、MRCP等明确诊断,因肿瘤晚期或身体情况而不能行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