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探讨肛门括约肌肌电图在帕金森病及多系统萎缩鉴别诊断上的价值。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临床诊断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多系统萎缩(Multiple system atrophy,MSA)、正常对照组等患者共61例(其中PD:符合全国锥体外系疾病研讨会2006年制定的PD诊断标准;MSA:按照2008年Gilman诊断标准)。将所有病人分为3组:PD组、MSA组、正常对照组;所有病人行相关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如头颅MRI等),并对每个入组病人进行肛门括约肌肌电图(ASEMG)检查。结果PD、MSA及对照组之间分析:PD患者在ASEMG检查上也可表现出MUP平均时限轻度延长,但很少出现卫星电位,MSA患者在ASEMG检查上突出表现出MUP平均时限延长,出现较多卫星电位。平均时限和卫星电位出现率对于鉴别PD、MSA是ASEMG的重要参数。结论(1)平均时限和卫星电位出现率对于鉴别PD、MSA是ASEMG的重要参数;(2)自发电位、多相波比例增高及平均波幅增高,不能作为MSA、PD患者骶髓onuf核受损在ASEMG上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72.
吴爱玲 《海南医学》2010,21(8):72-73
目的探讨临床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最佳方法。方法用涡轮机长裂钻在楔状缺损骀壁、龈壁及近远中髓壁上备深度4mm左右的3—4个针道,或在骀壁与龈壁交界顶端近中远中处各备1个针道,经松风树脂充填光照后呈不同方向的树枝突,来获得修复楔状缺损的固位力。结果用针道加松风树脂修复100颗牙颈部楔状缺损,随访1—3年,未有脱落现象。结论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在临床上已得到证实,利用针道充填后成树枝状突起固位,增加固位型,可提高治愈率,减少脱落病例。  相似文献   
73.
PCA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术后镇痛方法,是指患者在感到疼痛时,自已注射预定的小剂量药物进行镇痛的方法。PCA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给药方式的盲目性,实现了“按需镇痛”的目的,体现了镇痛个体化的原则。随着疼痛机制研究的深入,临床上应用PCA治疗术后急性疼痛时更加注重平衡镇痛,不但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和心理上的负担,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操作。但由于PCA使用的药物大多含有阿片类镇痛药,难免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开展了以吗啡、芬太尼等结合局麻药物应用PCA术后镇痛,在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良反应.经对症处理后均缓解,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难治性癫痫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54例难治性癫痫切除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人术后发生颅内感染6例,与手术时间长、肝功能异常、颅内置管时间和电极埋置时间长、腰椎蛛网膜下穿刺次数、术前和术中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短时间内进行2次开颅手术等因素有关.[结论]难治性癫痫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来自多方面,应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75.
创伤患者围术期极易出现低体温,是创伤病人并发症之一。据报道,如果创伤患者低温持续4h以上,死亡率可达40%,体温降至32℃以下,死亡率为100%。因此,通过被动与主动保温措施,防止患者发生低体温,维持恒定的核心体温极为重要。现就创伤患者围术期低体温的原因、危害及防治对策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6.
重复经颅磁刺激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在卒中后运动功能康复中的作用。方法 在基本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将4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成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给予rTMS真刺激,对照组给予rTMS假刺激,观察刺激前后Fugl—Meyer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康复组经14d的rTMS治疗后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程度比对照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TMS康复运动功能疗效肯定,提高卒中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