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0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61.
[目的]了解职业角色下医学生医学伦理道德自评现状,对为培养高素质卫生人才提供参考。[方法]对山东省某高等医学院校1234名在校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学伦理道德重要性评价,780名女生表示赞同医学伦理道德重要,高于男生;对医学伦理道德内容的调查,有567名医学生认为病人与社会义务统一;77. 6%的医学生能够通过多种学习途径主动培养自身医德,22. 4%的医学生无法主动培养自身医德; 62. 7%的医学生认为身教是提高医学伦理道德水平的最佳途径,维系手段是强制性力量。[结论]医学生对医学伦理道德的重要性评价存在差异;对伦理道德内容的认知符合医学伦理道德的要求,高等医学院校应将医学伦理道德贯穿于医学教育全过程,并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有效提高医学生的医学伦理道德水平。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亚低温对大鼠星形胶质细胞不同类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分别以划痕和厌氧培养代表机械损伤和缺血缺氧损伤类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组)、单纯缺氧组(H组)、缺氧+白细胞组(H+W组)、划痕组(S组)和划痕+白细胞组(S+W组)。将各组细胞置入37、34、32℃CO2孵箱中培养24h,应用速率法和LIVE/DEAD染色分别检测和观察各组细胞在不同温度下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和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与37℃相比,H组乳酸脱氢酶(LDH)释放率从(33.02±3.58)%分别下降为34℃时的(11.48±1.53)%和32℃时的(3.79±0.45)%(P<0.05);H+W组LDH释放率从(51.14±2.17)%分别下降为34℃时的(19.53±4.37)%和32℃时的(16.68±1.47)%(P<0.05),而S组与S+WBC组LDH释放率在34℃和32℃时与37℃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亚低温可明显减轻缺血缺氧对星形胶质细胞的损伤,但对单纯划痕损伤的保护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63.
从社会医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出发,以双语教学的基本理论为指导,探讨了课堂双语教学过程中的交叉分步呈现法、专业图式讲解法和案例讨论法,其要点概括为:以知识目标为重点,遵循二语习得的认知规律,积极创设英语课堂环境,分步展示内容,通俗讲解图式,把握案例讨论节奏。  相似文献   
64.
  目的  通过定量分析儿童期家庭关系对中老年抑郁的影响,为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策略提供全生命周期视角。  方法  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CHARLS)(2013、2014和2015)数据,运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  结果  中老年人抑郁发生率为31.2%;单因素分析显示,中老年抑郁发生风险在不同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父母受教育程度、出生地、儿童期家庭经济状况、健康状况、与不同性别抚养人的关系、父母间的关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儿童期与抚养人关系差和父母间关系差是中老年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儿童期与女性抚养人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95倍,儿童期与男性抚养人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58倍,儿童期父母间关系差是关系好的1.40倍。  结论  儿童期家庭关系对生命中后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儿童期不良的父母关系及代际关系,特别是母子关系是中老年期抑郁发生的危险因素;应以全生命周期为视角,理解和制定中老年健康促进策略。  相似文献   
65.
目的:分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特征及侵权情况,为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通过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审判案例,对2018~2020年354份济南市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判决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82.77%(293/354);医院承担侵权责任的程度主要集中在次要责任42.09%(149/354);发生侵权纠纷的科室主要集中在急诊科13.56%(48/354);损害结果主要集中在患者发生死亡情况43.22%(153/354);造成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的侵权原因主要集中在治疗技术问题67.80%(240/354)。结论:医疗机构应提高医院管理能力及医护人员诊疗水平,针对风险频发的医院及高危科室做好事前控制措施;通过医疗再教育管理体制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卫生法律意识,并结合本院自身情况制定及实施医疗纠纷风险预防与处理制度,构建医疗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究我国2010—2020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的性别差异及时空分布特征,为促进健康预期寿命性别平等和地区均衡提供实证依据。方法:基于全国第六次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使用沙利文法计算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健康预期寿命并比较其性别差异及时期变动,采用空间自相关(Moran’s I)分析健康预期寿命余寿占比的空间分布特点。结果:健康率随年龄增加而降低,男性老年人口健康率高于女性,性别差异主要集中在高龄段且随着时间缩小。女性的平均预期寿命和健康预期寿命均高于男性且提升幅度大于男性。健康预期寿命余寿占比,随时间扩大的基础上表现为男性高于女性,但性别差异呈缩小趋势;其空间分布特征为东部优于西部,且地区间的聚集程度增强。结论:十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健康水平提高,女性在长寿方面存在优势,但生存质量与男性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老年人健康预期寿命余寿占比扩大,符合“疾病压缩”假说;同时,健康水平性别差异不断弥合,但地区间非均衡性加深。  相似文献   
67.
目的 从生命历程视角下,通过异质性分析探究丧偶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为老年人心理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2011—2018年三期CLHLS数据,采用个体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按性别、城乡居住地、受教育程度、自评健康状况进行异质性分析,全面探讨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的影响。结果 研究发现丧偶对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β=0.255,P=0.002,95%CI:0.946~0.415);男性丧偶老年人更容易陷入孤独(β=0.230,P=0.01,95%CI:0.946~0.415);居住在城镇的老年人丧偶后孤独感显著增强(β=0.376,P=0.006,95%CI:0.106~0.645);受过教育的丧偶老年人会比文盲老人产生更强烈的丧偶孤独感(β=0.330,P=0.006,95%CI:0.930~0.568);自评健康状况不好的老人丧偶后孤独感水平更高(β=0.408,P=0.002,95%CI:0.148~0.668)。结论 丧偶是影响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重要生命历程事件;性别、居住在城镇、受过教育以及生活不能自理均是丧偶后导致孤独感水平升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建...  相似文献   
68.
结合视频案例教学的实践,提出课堂时间有限性与视频案例表达及讨论占时、视频案例相对独立性(局部)与课程目标(整体)一致性、视频案例的表面化(现象)与教学内容深度化(本质)、视频案例课堂的多变性与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性4对矛盾。提出贯彻局部服从整体的教学原则、视频案例教学应有严格的教学设计、严密地组织课堂讨论、教师应善于引导和总结等措施。通过这些努力,化解上述矛盾,促使视频案例教学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9.
目的 观察阿司匹林(ASA)对人胶质母细胞瘤U87细胞系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常规培养U87细胞,CCK-8法检测16、8、4、2、1、0.5 mmol/L ASA对细胞抑制率和1 mmol/L ASA预处理对2、4、8 Gy 6MV-X射线单次照射后细胞抑制率的影响,计算ASA对这3种剂量射线的放射增敏比;选取1 mmol/L ASA和8 Gy照射剂量进行实验,分为对照组、照射组、ASA组、ASA+照射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和NF-κB的含量,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NF-κB的表达.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比较,0.5、1 mmol/L ASA组细胞抑制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SA对8Gy射线的放射增敏比高于2、4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照射组比较,ASA+照射组细胞凋亡率较高,NF-κB含量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显示,照射组细胞NF-κB在细胞质、细胞核均有表达,与ASA+照射组细胞比较表达较强.结论 ASA可提高胶质母细胞瘤的放射敏感性,它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表达而增加由射线介导的胶质瘤细胞的凋亡,从而增强细胞对射线的反应.  相似文献   
70.
目的分析吸毒人群HIV感染者中HIV-1的基因序列特征,初步确定其感染的基因亚型和各亚型的流行趋势。方法在Genbank中查找HIVgag基因的序列,设计巢式PCR引物。从全血中提取样本的基因组DNA,进行巢式PCR,对PCR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和测序,所获序列与国际参考株序列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或亚型。结果对36例HIV-1感染者样本进行扩增,PCR共检测出29例阳性样本,27例测序成功,其中16例为CRF08-BC重组亚型、7例为CRF07-BC重组亚型、4例为CRF01-AE重组亚型,15例阴性对照均无目的条带。结论在广州吸毒强戒人员HIV-1型中以CRFBC亚型为主,其次为CRF01-AE亚型。应加强对HIV-1毒株亚型的监测,以制定更好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