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91.
该文旨在考查当归酚酸类提取物配伍低、中、高3个剂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小鼠结直肠癌模型上的癌症预防作用。采用AOM单剂量注射启动癌症发生,口服DSS诱导小鼠慢性结直肠炎发生,促进肿瘤发展,模拟人类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在结直肠癌模型启动阶段,当归酚酸以1 g·kg~(-1)体质量剂量口服给药,在模型发展阶段,低、中、高3个剂量(15,30,60 mg·kg~(-1)体质量)的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在第12周实验结束时取出小鼠结直肠组织,计算肿瘤发生率,测量肿瘤的体积,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免疫组化考察肿瘤组织中PCNA和8-羟基鸟嘌呤表达,Western blot法分析肿瘤组织中γ-H2AX,i NOS和COX-2表达量。结果显示,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降低结直肠组织中细胞增殖活性,减轻DNA损伤,抑制炎性反应,并且表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当归酚酸类提取物在模型前期抵抗AOM造成的DNA氧化损伤,当归超临界提取物在模型后期抑制DSS诱导的慢性炎性反应相关。综上,当归酚酸配伍超临界提取物对于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具有开发成癌症化学预防药物的潜力。  相似文献   
92.
中药材多糖是自然界重要的活性生物大分子之一,因其广泛的生物活性,不良反应少而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与其生物活性密切相关,是多糖研究的基础。因此,文章综述了中药材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方法及其优缺点,并旨在提升多糖制剂的内在质量和临床疗效。同时,为完善中药材多糖基础研究及促进中药现代化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3.
为增加复方甘草汤中挥发油的溶解度,提高其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该实验拟将其制成微乳制剂。以挥发油为微乳油相,提取液为微乳水相,通过绘制伪三元相图得到微乳区域面积与体系的最大容水比,进而确定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以及二者的质量比K_m。以微乳粒径、有效成分皮肤滞留量为指标,采用D-最优混料设计法对微乳处方进行优化,进而考察了优选处方的体外释药行为。结果显示,微乳中表面活性剂和助表面活性剂分别选择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Tween-80)和无水乙醇效果最好;K_m为1时,形成微乳区域面积最大;提取液质量浓度为0.5 g·m L-1时,对微乳的粒径分布影响最小。优选处方为9.4%Tween-80,9.4%无水乙醇,1.0%薄荷油,80.2%的0.5 g·m L-1提取液,所制得微乳黏度较小、稳定性良好,药物皮肤滞留量较高;体外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微乳对于甘草酸、甘草苷具有一定的缓释作用,基本达到了课题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94.
目的 探讨微信教育对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64例接受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采用常规教育,实验组患者的主要照顾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接受微信教育。干预前后,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比较两组患者主要照顾者的PEG管理能力,同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主要照顾者PEG管理能力优于对照组主要照顾者(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微信教育提高了患者主要照顾者的PEG管理能力,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5.
徐铃燕  谢远平  康倩  刘葭  孙铭忆  吴清 《中草药》2017,48(19):3961-3969
目的采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log P值)多成分微乳给药系统,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价。方法通过饱和溶解度法筛选了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及油相,并以蛇床子素、川芎嗪、阿魏酸、葛根素及京尼平苷为模型药代表中药复杂成分,在伪三元相图的基础上,应用单纯形网格法优化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以外观、粒径及多分散指数(PDI)为评价指标,通过Design Expert 8.06软件进行试验设计和模型构建,响应面数据分析优化和验证最佳处方组成。通过对微乳外观、稳定性及其粒径、Zeta电位等的测定对其进行质量评价。结果优化得到的最佳处方为油酸-Labrasol-丙二醇-水(5.303∶29.336∶7.334∶58.027),所形成的微乳外观澄清透明,流动性好,呈淡黄色,平均粒径为(118.77±3.37)nm,PDI为0.282±0.020,Zeta电位为(0.346±0.050)m V,稳定性良好。结论优化之后的中药不同油水分配系数多成分微乳性质稳定,载药量高;制备并优化了适宜于不同logP值(-1.01~3.85)成分的微乳载体,为此范围内的多成分中药提供可行的微乳载体,简化其前期微乳处方筛选工作。  相似文献   
96.
张庆  茹庆国  刘艳  赵博琛  康倩  李辉  吴清 《中草药》2016,47(9):1548-1553
目的研究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对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化学预防作用。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AOM/DSS)模拟炎症相关的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将小鼠分成对照组、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取出结直肠,统计肿瘤发生率;病理切片观察肿瘤的发生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结肠组织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结直肠组织中环氧合酶-2(COX-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核转录因子-κB(NF-κB)、P53和γH2AX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无肿瘤发生,模型组、苦参碱组与氧化苦参碱组均有肿瘤发生,但肿瘤发生程度不同。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能够降低PCNA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同时降低COX-2、i NOS、NF-κB、P53与γH2AX蛋白的表达。结论苦参碱与氧化苦参碱均能减缓肿瘤的发展进程,降低肿瘤的严重程度,具有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同时能对溃疡性结直肠炎进行有效干预,减缓肿瘤的发生程度甚至降低肿瘤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7.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优选红花通络方最佳提取工艺路线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刘艳  邓博  邱玥  孙铭忆  徐铃燕  夏珍珍  彭宇  马书伟  吴清  贾立群 《中草药》2016,47(17):3009-3015
目的构建多层次指标评价模型以优选红花通络方(HTP)最佳提取工艺路线。方法选取有效成分、杂质控制、行为学、组织病理学、免疫监测作为准则层,方中代表性成分羟基红花黄色素A、淫羊藿苷的提取率,出膏率,大鼠机械性刺激痛觉超敏反应、机械性刺激痛觉过敏反应的缩足百分率,背根神经节细胞偏心核比率,足底P物质量作为指标层,运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AHP)为各指标赋权,综合评价HTP各提取工艺路线。结果准则层指标权重(ω)由高到低为免疫监测(ω=0.245)、组织病理学(ω=0.23)、有效成分和行为学(ω=0.20)、杂质控制(ω=0.125)。最佳工艺路线为红花60℃温浸、淫羊藿等水回流提取、桂枝80%乙醇回流提取。结论以FAHP为赋权方法,有效成分指标结合药效学指标和杂质控制作为评价指标来优选提取工艺路线的方法,既能保留复方有效合理的本质,又能满足现代制剂研发的要求。  相似文献   
98.
采集了10名受试者在做手部握力动作时桡侧腕屈肌的肌音信号,通过对信号进行滤波、动作分割和特征提取来分析肌肉动态疲劳程度与肌音信号特征值的关系。在信号滤波中,采用了小波包(WP)分解重构和经验模态分解(EMD)两种方法。在动作信号的分割中,提出了基于移动窗内信号方差阈值的自适应不等长分割算法。在特征提取时,提出了利用包含多个动作信号的移动窗对分割好的信号进行再重构,并选用平均功率频率(MPF)和中值频率(MDF)作为窗内信号提取的特征,再分别利用指数函数、二次函数和线性函数对特征值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去噪方法选用小波包分解重构、特征值选用MPF值、拟合方式选用指数函数进行逼近的分析方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肌肉疲劳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9.
王璞  李涤病  吴清 《新中医》2022,54(20):87-90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DVT) 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 例下肢骨折后DVT 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给予抗凝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治疗2 个疗程后,比较2 组临床疗效, 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 和纤维蛋白原(Fib)]、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34%,对照组为81.39%,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APTT、PT、Fib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APTT、PT 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Fib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APTT、PT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ib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 组IL-1、IL-6、TNF-α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IL-1、IL-6、TNF-α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IL-1、IL-6、TNF-α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0%,对照组为6.97%,2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抗凝溶栓治疗下肢骨折后DVT 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凝血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且用药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0.
该研究拟在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制备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剂,进行质量评价并考察其对化疗药损伤周围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该实验从流变学、制备难易程度及载药量角度,对凝胶的制备方法、基质的种类及用量进行筛选,确定最优处方并制备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以朝藿定A1、A、B、C及淫羊藿苷为评价指标,采用Franz扩散池法对凝胶剂的体外释放及体外透皮行为进行研究;采用Wistar大鼠建立奥沙利铂诱导的周围神经毒性模型(oxaliplatin-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OIPN),通过给药后的行为学测定和背根神经节、坐骨神经的组织病理学检测,评价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对化疗药物损伤周围神经的保护作用。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剂制备工艺稳定,5种成分的释放最符合Hixson-crowell动力学模型;行为学指标直观地显示了药物可以有效地缓解奥沙利铂引起的机械异常性疼痛,进一步的组织病理学研究发现,药物可以改善奥沙利铂引起的背根神经节神经元损伤、轴突变性和脱髓鞘现象。因此,淫羊藿富集部位微乳凝胶制备工艺可行,释药稳定,对化疗所致周围神经病变(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CIPN)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