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3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4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0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66篇
内科学   45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84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7篇
中国医学   126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36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不同时期使用葛根素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心室重塑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6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21例,治疗组B19例和对照组C22例。各组均于发病3~6h内用尿激酶(UK)溶栓,常规使速碧凝、肠溶阿司匹林片、硝酸甘油及极化液;A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溶栓同时予葛根素针静脉滴注,连续使用14d;B组于溶栓48h后予葛根素针;C组不用葛根素针。结果A、B组2组治疗2周后LVEDVl、LVESVl、ASL及PSL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改变(P>0.05),C组治疗后有明显增高(P<0.05),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后A、B2组EF、D%、T%、Emax、Emax/Amax均有增加,尤以A组增加更为明显,C组上述指标变化不大,A组与C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B组与C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0.05)。结论葛根素能抑制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形态的改变,保护、改善急性心肌梗死后的心功能,早期使用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2.
川芎嗪对急性心肌梗死溶栓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治疗后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83例AM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用尿激酶(UK)(10~15)×105 U加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100 ml静脉滴注,30 min滴完;阿司匹林0.3 g口服,每日1次,连服3 d,然后0.1 g,每日1次,长期服用.在用UK前10~30 min从另一静脉通路用川芎嗪240 mg加质量分数为0.9%的氯化钠400 ml静脉滴注,1.5~2.0 h滴完,其后按上述剂量每日1次,连用14 d.对照组40例,除不用川芎嗪外,其他均与治疗组相同.按无创冠状动脉再通标准判断溶栓再通率,治疗前后采静脉血,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浓度,并采用高分辨率血管外超声来检测两种治疗方法对患者肱动脉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影响.结果:两组溶栓再通率无差异[治疗组65.12%(28/43例),对照组65.00%(26/40例),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脂亦无明显变化(P均>0.05);治疗组治疗2周后FMD为(6.53±0.41)%,较治疗前(2.46±0.21)%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川芎嗪对血管再通和血脂代谢均无影响,但能明显改善AMI患者的血管FMD.  相似文献   
23.
目的 分析不同内脏型肥胖评分对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手术质量及手术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1年7月至2012年12月行腹腔镜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的19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使用体质量指数(BMI)≥25 kg/m2、内脏脂肪面积(VFA)≥100 cm2、内脏脂肪体表比≥85 cm2/m2以及系膜脂肪比(MFR)≥0.44作为临界指标将患者进行分类,评价不同评分对直肠癌手术质量的影响.结果 以通用的Quirke直肠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评价时,系膜完整率达97.8%.以BMI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术中术后以及系膜完整度等指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VF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出血量、淋巴结检出率、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内脏脂肪体表比(VFA/BSA)进行分类,两组间在切口长度及系膜完整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MFR比≥0.44为临界值进行分类时,两组间在系膜完整度、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及术后住院天数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仅VFA水平是反映直肠系膜完整度的危险因素.结论 即使对于肥胖患者腹腔镜手术能达到满意的系膜完整切除,BMI并不能反映肥胖对腹腔镜直肠癌手术质量及手术难度的影响.采用更严格系膜完整度评价标准时,VFA作为评价内脏型肥胖的重要指标,较VFA/BSA、MFR及BMI能更敏感地反映肥胖对直肠癌术后系膜完整度以及手术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4.
消化道肿瘤患者晚期常并发有腹水,治疗较为棘手,预后较差。我科自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采用腹腔内注射国产肿瘤坏死因子(tumour necrosis factor,TNF,商品名纳科斯,上海赛达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生产)治疗恶性腹水患者共46例,现将其疗效和不良反应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对芩柏软膏进行制剂工艺优化,选出最优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首先筛选空白基质处方和提取液加入比例,随后以乳膏的硬度、稠度、外观性状、涂展性、稳定性、流变学测试、显微观察等为指标,采用单因素结合D-最优混料设计试验优选最佳基质处方,并单因素考察乳膏制备工艺参数。结果 芩柏乳膏基质处方为硬脂酸3 g,单硬脂酸甘油酯4 g,白凡士林2 g,十八醇4 g,甘油6 g,吐温-80 (Tween-80) 3 g,黄芩和关黄柏提取液(每1 g含生药0.8 g) 18 g;制备方式:取甘油、黄芩提取液、Tween-80加热至70~80℃,缓缓加入相同温度的关黄柏提取液、硬脂酸、单硬脂酸甘油酯、白凡士林、十八醇的油相中,保持相同温度以250 r/min乳化15~20 min (70~80℃),室温下继续搅拌至冷却即得芩柏乳膏。结论 以该工艺制得的芩柏乳膏质地均匀,外观细腻,易于清洗,质量稳定,该制备工艺操作简便,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制备复方替硝唑乳膏用于治疗痤疮和酒渣鼻等病。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替硝唑的含量并进行临床观察。结果制备工艺可行,质量控制方法可靠,平均回收率99.35%。结论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7.
当人类文明的第一线曙光照亮华夏大地,玉便与这片土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迄今为止,中国最早的玉器是距今8000年前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兴隆洼玉器及辽宁阜瓶的查海玉器。从此玉器的使用贯穿了整个中国文化史,成为中华民族道德文化、礼仪文化、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等文化艺术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物质文化。遵礼、尚德、崇善、敦良,玉的精神代表了中国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28.
目的比较凝胶微柱法和试管法检测红细胞释放液抗体的能力。方法将30例外周血和41例脐血红细胞用两种方法测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并进行酸放散,将放散液与三种谱细胞、A1、B细胞反应检测抗体的特异性。71例中12例作为阴性对照样本(DAT均为阴性),其中6例为健康献血者外周血,6例为不发生新生儿溶血病(Heamolytic disease of thenewborn,HDN)的婴儿脐血样本。结果24例外周血放散液中有10例两种方法均阳性,12例均为阴性,2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患者样本凝胶微柱法阳性而试管凝集法阴性,6例健康捐献者的样本DAT试验阴性且两种方法检测放散液均为阴性;41例脐血样本中33例放散液两种方法均反应,2例放散液在试管法中与A1和B细胞反应而同样的放散液做凝胶微柱法时一个和A1细胞反应,另一个只与B细胞反应。结论两种方法检测放散液结果基本是一致的,检测AIHA患者红细胞释放液抗体时用微柱法比较好,检测脐血细胞释放的同种血凝素时试管凝集法更好—些。  相似文献   
29.
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重庆涪陵地区泌尿生殖道溶脲脲原体感染及耐药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支原体培养、鉴定、药敏一体化试剂盒对771例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进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检出溶脲脲原体阳性率49.9%,男性占12.5%,阳性率22.3%;女性占87.5%,阳性率60.6%。溶脲脲原体感染主要集中在21~40岁年龄段人群。对溶脲脲原体灵敏度最高的抗生素是克拉霉素95.12%,其次是强力霉素87.57%,罗红霉素86.24%。结论各地区间溶脲脲原体药敏结果差别较大,必须依据药敏结果选药。克拉霉素、强力霉素、罗红霉素可作为本地区治疗溶脲脲原体首选药物。大观霉素、林可霉素耐药现象严重。  相似文献   
30.
目的 :观察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腰穿缓慢放出血性脑脊液 5~ 10 ml,以等量生理盐水进行置换 5~ 10轮 ,每次置换出脑脊液总量为 4 0~ 10 0 ml,总疗程为 3~ 7次。结果 :10 4例经脑脊液置换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迅速缓解 ,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明显减少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或 P <0 .0 5 )。结论 :应用大总量脑脊液置换术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一种迅速缓解头痛、呕吐、意识障碍 ,减少脑血管痉挛、脑积水等并发症发生及降低病死率、致残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