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汉语阅读障碍(RD)儿童工作记忆的脑功能活动特点。方法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穴fNIRI雪技术,观测24例儿童(RD组和正常对照组各12例)在系列数字加法测验加工过程中,不同波长下左前额皮层区局部血流量(rCBV)和血氧的变化的差异。结果实时记录结果显示,①RD组儿童各年级的测验成绩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②在完成深、浅加工过程中,两组儿童左前额叶各个区域的血流量均呈增加趋势,并且深加工的血流量增加量均显著大于浅加工水平(P<0.01);③两组儿童在完成深、浅加工时,其左前额叶不同检测区域的激活强度均依次为2>3>1>4。与对照组相比,RD儿童的激活范围和强度均明显减弱(P<0.01)。结论左前额叶参与儿童工作记忆的加工作业;RD儿童存在短时记忆信息处理能力的缺陷;RD儿童可能存在脑局部血流代谢异常和脑功能障碍;fNIRI技术在汉语RD儿童大脑高级认知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2.
元极功法是元极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1],是元极学在人体上的应用。以往的研究表明,元极功法有着明显的生物医学效应[2]。本文拟从人的生理机能、大脑功能及运动能力三个方面进行观察与分析元极功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运动能力的综合作用及其整体效应。1研究内容与方法1.1对象选同济医科大学1990级医疗系健康状况良好的男生61人,并随机分成实验组(33人)与对照组(28入),采用两组对比法和自身前后对比法研究练功前后闪光融合频率、记忆力及运动能力等指标方面的变化情况。1.2练功方法及时间1991年11月至1992年5月,组织实验组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63.
本文为3~12岁儿童772人体检后,对某些影响儿童血压的因索进行了分析研究.父母血压与子女血压存在明确的低度正相关;儿童体重在90百分位数以上时,对血压水平有明显的影响;皮下脂肪厚度也与儿童血压呈低度正相关;儿童盐味阈值则同时与性别,年龄和舒张压有关。  相似文献   
64.
学龄儿童感觉统合能力及其影响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临床心理学家 Ayres把感觉统合失调归类为身体运动障碍、结构和空间知觉障碍、前庭平衡功能障碍、听觉语言障碍及触觉防御障碍等 ,并指出在学习困难儿童中常伴有感觉统合失调 [1]。有资料表明 :在学习困难儿童中 50 %有前庭功能协调不良 ,而在一般儿童中仅占 1 4% [2 ] 。据任桂英等 [3 ] 报道 :在正常儿童中的感觉统合失调率为 35.9% ,并指出儿童感觉统合能力与其父母文化水平、家庭气氛、父母期待、家庭类型等因素有关。本研究试图探讨学龄儿童感觉统合失调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象与方法一、对象 :采取整群分层抽样的方法 ,选择武…  相似文献   
65.
目的 探讨3·3·3认知策略训练对小学生数学能力的影响,为3·3·3科研体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整群抽取武汉市某普通小学同年级2个班的58名学生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参加3·3·3认知策略训练,对照组儿童不进行相关训练;采用<中国小学生数学能力测试量表>对训练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数学能力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前后小学生数学能力蔗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数学能力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3·3·3认知策略训练可有效提高小学生数学能力,是一项有效的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66.
流动儿童健康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国内外关于流动儿童的研究结果进行回顾,从流动儿童概念、生存状况、身体健康状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流动儿童健康问题的产生、解决对策进行探讨.概括了现阶段的研究现状及取得的成果,同时也提出了现存的问题和今后流动儿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7.
网络成瘾的诊断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计算机及互联网的出现与发展使人类进入了崭新的信息时代,网络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互联网在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其中网络成瘾即是一种伴随网络的发展出现的新疾病,也是目前网络心理学研究中的热点。1网络成瘾的概念及界定网络成瘾症(InternetAdd iction d isorder,IAD)的概念最早由美国纽约精神科医师Ivan Goldberg[1]在1995年提出,用于说明病态的、强迫的互联网使用现象。匹兹堡大学心理学教授K imberly Young[2]对此展开深入研究,1996年在全美心理学年会提出第一篇论文,证实了该…  相似文献   
68.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语音加工能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语音加工能力,探索汉语阅读障碍发病机制,为研究其神经机制奠定理论基础。方法 以正常儿童做对照组,根据汉语拼音特点,采用人 -机对话的方式,进行拼音声母、韵母的识别和编码。结果 声母识别任务,阅读障碍儿童组加工需要的反应时间 (8. 07±3. 02)比对照组(5. 75±2. 03)显著延长(P<0. 01),但是识别正确的个数却较低 (实验组与对照组分别是 18. 33±3. 27, 20. 90±3. 09);韵母识别任务基本同上。声母、韵母编码任务,阅读障碍组与对照组儿童的差距更加明显,以声母编码为例,实验组比对照组儿童的反应时间长(分别是 20. 22±5. 87, 14. 90±4. 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与表音文字的同辈类似,也存在语音加工缺陷。语音加工缺陷可能也是汉语阅读障碍儿童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9.
视听功能整合效应同步诱发电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应用视听同步诱发电位技术探索成年人视听神经功能整合的电生理特性。方法分别于视听同步诱发电位的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FVEP)和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response,ABR),以及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对10名正常成人(20眼和20耳)进行检测并比较: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的变化;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的FVEP变化特点。结果①同步程序下同步测试ABR与同步程序下单独记录ABR比较,70dB nHL短声刺激时,前者波Ⅴ潜伏期、Ⅰ-Ⅴ、Ⅲ-Ⅴ波间期较后者延长(P<0.05);但短声刺激强度为30、50dB nHL时,ABR各波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同声音刺激强度时同步程序下FVEP N1、P1、N2波潜伏期,N1-P1、P1-N2振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视听信号整合输入过程中,视听信号进入大脑是有序性:存在视觉信号对听觉信号的时间指导性(影响潜伏期),以期达到信息内环境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0.
目的了解武汉市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儿童气质的关系,为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的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3~6岁儿童睡眠状况调查问卷和中国学龄前儿童气质量表(CPTS)对1827名3~6岁儿童的家长进行调查。结果不同气质类型的儿童睡眠障碍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D型、I-D型及E型儿童中有睡眠障碍者分别为33.67%,32.95%和15.53%;睡眠障碍儿童的节律性、适应性得分及心境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气质类型儿童的睡眠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气质维度得分与儿童的睡眠时间无相关。结论学龄前儿童睡眠障碍与气质类型存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