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9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14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146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31.
学习障碍儿童性格、行为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吴汉荣  姚彬 《中国临床康复》2003,7(15):2200-2202
目的 探讨学习障碍儿童性格、行为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武汉市小学1—6年级儿童1151名,采用修订的儿童学习障碍筛查量表(PRS),Conners儿童行为量表父母问卷、YG-WR性格量表和自行设计一般情况问卷收集资料。依据PRS量表得分不同将研究对象分为学习障碍组、一般组和优秀组。结果 学习障碍儿童检出率为10.25%。同一般和优秀组儿童相比,其行为问题(品行、学习、多动指数,F=7.11,28.48,3.30,12.31,P&;lt;O.01)和不良性格类型发生率(χ^1=6.53,P&;lt;O.01)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不良教育方式、父母文化水平低、E型性格以及人际关系差是儿童学习障碍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 儿童学习障碍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  相似文献   
32.
汉语阅读障碍儿童在本顿视觉保持测验中的反应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阅读障碍儿童与正常儿童在本顿视觉保持测验中的反应特征,探索阅读障碍儿童视觉空间记忆能力的特点。方法:①2005-07/2006-05在儿童发育行为门诊遴选阅读障碍儿童20名(平均年龄10.2岁),按1∶1配对原则,选择年龄、性别、年级和家庭状况等条件与阅读障碍组相似的20名正常阅读能力儿童为对照组(平均年龄10.1岁)。②应用国内修订版本顿视觉保持测验C式B法,D式C法和E式D法对两组儿童进行个别测试。C式图卡呈现5s后让被试默画(视觉记忆能力),D式图卡让被试临摹(视觉结构能力),E式图卡呈现10s后间隔15s再让被试默画(视觉延迟记忆能力)。③对两组儿童的视觉记忆保持能力、视觉结构能力和延迟记忆能力进行测试,分别记录两组儿童测验的正确分(每一图卡根据全或无的原则记1或0分,总分0~10)及错误次数(错误类型分为遗漏或增加、变形、持续、旋转、位置错误和大小错误6个范畴),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40名受试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正确得分:在视觉记忆和视觉结构能力测验中阅读障碍组低于对照组(5.00±2.45,6.60±1.82,P=0.019;7.50±2.44,8.95±1.32,P=0.015),在视觉延迟记忆测试中,两组得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77)。②总错误分:在视觉记忆和视觉结构能力测验中阅读障碍组高于对照组(7.65±4.20,4.90±3.24,P=0.016;3.20±3.93,1.15±1.46,P=0.035),在视觉延迟记忆测试中,两组得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389)。③错误类型:阅读障碍组儿童在视觉记忆能力测试中变形和持续性错误次数均显著多于对照组(3.95±2.40,1.75±1.52;0.35±0.67,0;P均<0.05),在视觉结构能力测试中变形错误次数显著多于对照组(1.35±1.69,0.35±0.75,P<0.05)。结论:阅读障碍儿童的视觉空间短时记忆能力、视觉结构和视觉运动整合能力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33.
背景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率越来越高,逐渐成为其健康成长的重要影响因素.目的调查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分析其影响因素.设计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横断面调查.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对象于2003-03/06依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所选用的调查点,采取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湖北省城市(武汉市、黄石市)和乡村(郧县、仙桃市、孝感市)16~18岁青少年1 498人进行调查.城市组605人,农村组893人.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内容包括学生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类型、社会风气、学校类型及风气、人际关系;采用症状自评量表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9个因子作为观察指标,采用5级评分法,凡某一因子分≥3,或总分≥160分则判定为有心理卫生问题.采用父母教育方式问卷调查家庭教育方式,内容包括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和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拒绝、否认,过度保护);采用家庭环境量表调查家庭环境情况,选用其中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四个分量表(亲密度、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作为指标.使用匿名问卷法,由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按统一指导语讲解填写要求,以指导学生填表.表格由班主任收集后上交调查组.观察城乡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得分情况,以及其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的相关关系,并以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为因变量进行相关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主要观察指标①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性别,地区差异.②青少年症状自评男表评分及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③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家庭一般情况,父母教育方式的相关分析.结果①湖北省1 498名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总发生率为18.13%.男少年为18.20%,女少年为18.04%,男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为[23.74%(212/893),16.69%(101/605),P<0.05];在心理卫生问题中,以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和抑郁较多见.②与全国常模分值比较湖北省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家庭环境质量各因子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水平.③单因素分析青少年症状自评量表总分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P均>0.01);与积极的教育方式(情感温暖、理解)呈负相关,(P均>0.01);与消极的教育方式(惩罚、严厉、过分干涉、偏爱及拒绝、否认等)呈正相关;与矛盾性呈明显的正相关,与亲密性、知识性、娱乐性呈明显的负相关,(P均>0.01).⑥多因素分析学生心理卫生状况与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对子女的期望、人际关系以及学校风气、父母教育方式、家庭环境质量均有密切的关系.结论湖北省部分城市及农村青少年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较高,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心理健康水平较差.除与家庭诸因素中年龄、性别、父母文化、父母期望、学校风气等有明显的相关性外,家庭环境质量、父母教育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成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4.
背景:阅读障碍是学习困难研究中最为常见的,可影响儿童的行为、认知、情感、社会适应等方面,严重阻碍儿童知识的获得和能力的提高。目的:研究汉语阅读障碍儿童汉字认知过程左前额叶皮层血氧变化规律,探讨儿童阅读障碍的神经生理基础。设计:病例对照实验。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系。对象:实验于2003-06/09在华中科技大学完成。选择45名武汉市3~5年级小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在8~12岁,均为右利手。其中汉语阅读障碍儿童26名(阅读障碍组),符合ICD-10定义的标准;非阅读障碍儿童19名(对照组)。所有对象均取得本人及父母(监护人)的知情同意。方法:应用功能性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检测汉语阅读障碍和非阅读障碍儿童汉字初级加工(包括被动视觉呈现汉字,汉字朗读,动词联想)及再加工(包括词语输出和语义联想)过程左前额叶脑血氧含量的变化。主要观察指标:两组汉字初级加工及再加工过程中脑血氧含量的变化。结果:纳入阅读障碍儿童26名,非阅读障碍儿童19名,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汉字初级加工时血氧含量的变化:被动视觉呈现汉字:A,B,C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均高于对照组(0.3780,0.1346;0.0858,0.0519;0.1093,0.0692,P<0.05),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和对照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汉字朗读:A、B、C、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明显(P>0.05);动词联想:在A、C通道上,阅读障碍组血氧含量高于对照组(0.4112,0.1397;0.1413,0.0784,P<0.05),在B、D通道上,阅读障碍组与对照组血氧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②汉字再加工过程血氧含量的变化:词语输出过程中,阅读障碍组的血氧含量变化量明显低于对照组(-0.0257,0.0890,F=16.25,P<0.01);语义联想过程中,阅读障碍组的血氧含量变化量明显高于对照组(0.0730,-0.0721,F=15.59,P<0.01)。结论:汉字认知过程阅读障碍儿童左前额叶皮层虽然激活,但相对正常儿童,激活的程度和激活模式均有差异熏提示特定脑区功能异常可能是阅读障碍发生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35.
The deficiency theories of dyslexia are quite contradictory and the cross-cultural studies in recent years mainly focused on whether the dyslexics among cultures shared the same cognitive profile or just based on the language.This study used 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 imaging to measure the regional cerebral blood volume (BV) and the changes of cerebral activation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of 12 Chinese dyslexic children and their 12 age-matched normal controls during the Paced Vis-ual Serial Addition Test (PVSAT).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cores of PVSAT of dyslexic children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normal children (t=3.33,P<0.01).The activations of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in the norma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greater than those of dyslexic children (all P<0.01).Our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 dyslexia had a general deficiency in working memory and this may be caused by the abnormal metabolic activity of brain blood volume in the left prefrontal cortex and the deficits in brain function might be the basis of neuropathology of Chinese dyslexia.Present study sup-ports the difference on brain activation of dyslexic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s may be caused by the same cognitive system related to reading.  相似文献   
36.
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行为问题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我国农村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小学生行为问题的现状与差异,为开展农村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家长评定量表(CBCL)对5 074名农村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的调查研究.结果 非独生子女除了在社交问题的得分低于独生子女以外,在退缩、躯体主诉、焦虑/抑郁、违纪行为、思维问题、内向性问题和总行为问题的得分均高于独生子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男生在外向性问题和总行为问题得分高于女生,内向性问题得分低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独生子女男生与非独生子女男生的行为问题年级发展趋势基本相同,独生子女女生与非独生子女女生则有不一样的发展趋势.结论农村独生子女发生行为问题的风险要低于非独生子女.是否独生子女对农村不同性别小学生行为问题的发生影响不一致,应该重点关注农村非独生子女女生心理和行为的发展.  相似文献   
37.
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特征与变化趋势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儿童行为问题会直接影响儿童学习的效能、知识技能的获得以及社会适应的良好程度,甚至可能会成为成年期精神疾病及犯罪行为的根源.笔者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对13个省市8 076名城市小学生进行行为问题现状调查,以了解我国城市小学生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开展小学生行为问题的预防和干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8.
儿童学习障碍影响因素及其精神运动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学习障碍儿童智力水平、Conner行为、学习适应性、厌学情绪等影响因素及其精神运动能力。方法 采用精神运动能力测瑞文标准推理测验、行为量表等测验方法。结果 学习困难儿童智力正常,但IQ值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其学习适应性差、情绪不稳定、厌学情绪高、精神运动能力差。结论 儿童学习障碍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应及早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39.
学生血压与形态、机能、素质指标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湖北省城乡男女学生的血压与身高、体重、体重/身高~3的关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学生的血压与身高、坐高、体重、胸围、肩宽、骨盆宽、脉搏、肺活量、50米跑、立定跳远、立位体前屈、仰卧起坐、耐力跑和年龄等14个指标的关系。发现城乡男、女学生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随身高、体重的增加而增长,其幅度远较随年龄而增加的幅度大。收缩压和舒张压与形态指标(身高、体重、胸围等)、脉搏的关系,较血压与年龄及素质指标的关系密切。为此,建议根据不同身高、体重来制定儿童血压标准。  相似文献   
40.
背景心理障碍者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关系密切,此类研究亦有报道,但将高级统计方法偏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运用于这两者之间的相关研究颇为鲜见.目的通过了解心理障碍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的关系,为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干预提供科学依据.设计分层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单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儿少卫生研究室.对象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工业学院部分学生,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现况调查,以≥3项因子分在2.3以上138人(强迫症、焦虑症、恐怖症、神经衰弱)为心理障碍研究对象.预对心理障碍学生进行SCL-90及EPQ测试,由被试者独立答题,当场收回.主要观察指标心理障碍大学生EPQ测试的内外向、神经质、精神质、掩饰性分值与SCL-90测试的总均分及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9个因子分的偏相关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SCL-90测试的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均与神经质分呈正相关(r=0.225~0.417,P<0.05),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与精神质分呈正相关(r=0.213~0.223,P<0.05),总均分及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恐怖因子分与内外向分呈负相关(r=-0.167~-0.278,P<0.05).人格特征和心理症状评分的相关主要由这两组变量中的典型变量人际关系 敏感、焦虑与神经质的相关(r=0.459,P<0.01)及偏执与精神质的相关(r=0.354,P<0.05)所决定.结论大学生心理障碍多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了解心理障碍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心理症状的内在联系,为探索有效的大学生心理障碍干预方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