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227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4篇
  1篇
中国医学   19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321.
目的分析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LBBB)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特点。方法285例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入院心电图显示LBBB的患者,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年龄33~86(60±9)岁,其中男性165例,女性120例。采用Judkins法进行选择性冠状动脉及左心室造影检查,通过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在285例患者中根据造影检查结果,确诊为冠心病者174例,其中男性117例,女性57例。平均年龄(65±9)岁。排除冠心病者111例,其中男性48例,女性63例。平均年龄(60±9)岁,与不合并冠心病者相比,冠心病合并LBBB者,年龄较大,男性多见,糖尿病、高血压、既往心肌梗死发生率较高;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单支、双支和3支病变分别占32%、20%和46%。病变部位:前降支受累者最多见,占89%,回旋支受累者58%,右冠状动脉占64%,累及左主干者18%。多变量分析结果显示: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合并LBBB的冠心病患者,其独立预测因素包括:男性、年龄增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心肌梗死者与冠心病发生密切相关,危险因素越多,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冠心病发生率越高。结论合并LBBB的大多数冠心病患者,其临床特征包括高龄、男性、多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血压,既往有心肌梗死史。当LBBB伴不明原因胸痛或心电图异常难以解释时,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确定缺血性心脏病及病因诊断。  相似文献   
322.
323.
目的首次应用6min步行试验(6MWT)在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患者出院早期居家心脏康复中的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4月阜外医院行TAVR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或主动脉瓣反流患者36例,其中出院前行6MWT患者23例,2min步行试验患者2例,记录步行距离、试验前后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步行过程中心电图变化及患者症状,以此为依据制定居家康复处方,指导患者出院后康复训练,1个月随访患者实际训练情况,比较分析改善情况。结果 23例患者6MWT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等事件。TAVR后1个月6MWT患者步行距离、试验前舒张压和试验后舒张压明显高于TAVR后6MWT患者[(344.05±81.49)mvs (276.87±83.69)m,P=0.001;(69.00±12.97)mm Hg(1mm Hg=0.133kPa)vs (65.32±7.96)mm Hg,P=0.039;(75.00±18.91)mm Hg vs (68.95±8.34)mm Hg,P=0.021]。结论 6MWT可作为TAVR患者早期居家运动康复处方制定的指导依据,以及居家运动康复效果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324.
目的通过总结急性心肌梗塞(AMI)并发室间隔穿孔(VSR)的临床和超声心动图特点,探讨早期评价其预后的可能,以利及时、合理选择治疗.方法对我院24例急性心肌梗塞后临床突发心脏杂音,经床旁超声多普勒心动图(UCG)或经左心室造影或经手术证实室间隔穿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20例,女4例,年龄42~79岁,平均(61.7±10.5)岁.结果本组24例均为AMI后,经超声多普勒心动图证实合并VSR,其中,17例手术或尸检所见室间隔大小和部位与超声心动图结果基本一致.24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左心功能不全(100%),其中,心原性休克10例(42.6%),右心衰竭8例(33.3%),死亡9例(37.5%).在患者的左心室EF值降低至41%~54%(11例)和≤40%(8例)、左心室舒张末径57~69mm(14例)和≥70mm(5例)、室间隔穿孔<14mm(11例)和≥15mm(13例)和室壁瘤<29%(10例)和≥30%(14例)中,心原性休克发生率分别为36.4%和50%、35.7%和60%、36.4%和38.5%、40%和42.9%;死亡率分别为36.4%和50%、37.5%和60%、36.4%和30.1%、30%和42.9%;在右心室舒张末径为25~29mm(5例)和≥30mm(19例)和肺动脉收缩压力<49mmHg(8例)和≥50mmHg(12例)者中,心原性休克与死亡发生率分别为40%和42.1%、37.3%和58.3%与20%和42.1%、20%和58.3%.同时还显示随室间隔穿孔部位向后间隔中、基段后移心原性休克和死亡发生率增加.结论在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室间隔穿孔中,超声心动图不仅显示出与手术或尸检结果基本一致的结果,而且能初步估测预后.如若左心室射血指数降低(≤40%),左、右心室舒张末径增大,穿孔偏向后间隔中基段,肺动脉收缩压≥50mmHg,则预示患者易发生心原性休克或死亡,应在IABP支持下早期实施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25.
目的:评价二叶式主动脉瓣(BAV)并存心肌病变的流行病学及两者关系.方法:全面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数据库中2021年10月之前发表的BAV并存各类型心肌病变的研究文献,提取流行病学数据及临床特征并分析.结果:共8项临床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6项为横断面调查,2项为病例对照研究.共获得BAV并存左心室...  相似文献   
326.
吴永健 《黑龙江医药》2001,14(2):131-132
中药汤剂是中医治病的最常用剂型,具有吸收快、疗效显著,并能结合病情随症加减等特点。药材的质量,中药的炮制,调剂配方,以及煎煮和服用方法都直接影响汤剂的疗效。本文就影响汤剂疗效的因素作分析,供同仁参考。1 中药材的质量药是医生用来治病的工具,首先,药材收购把关不严。  相似文献   
327.
拟行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的患者具有高龄、合并疾病多及虚弱等复杂的临床特点,严重影响其预后。心脏康复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开展适用于TAVR患者这一特殊群体的序贯综合心脏康复模式十分必要。基于此,现从TAVR的发展历程、TAVR患者复杂的临床特点以及序贯综合心脏康复模式的应用价值等方面阐述其必要性,为该模式的临床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28.
目的 总结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经验。方法 回顾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中心和结构性心脏病一病房在2020年10月1日至2023年3月5日TAVR术后再次行PCI的患者,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PCI相关数据。结果 共纳入8例TAVR术后接受PCI的患者,年龄66~84岁,其中男3例(3/8),7例(7/8)患者置入自膨胀瓣膜,1例(1/8)患者置入球囊扩张瓣膜。2例(2/8)患者在TAVR术前即发现冠状动脉严重病变,先行TAVR纠正心力衰竭后择期再行PCI;其余6例(6/8)在TAVR时冠状动脉均为临界病变,在TAVR术后7~55个月因冠状动脉病变明显加重行PCI。5例(5/8)患者临床表现为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3例(3/8)表现为心绞痛。PCI靶血管均为左侧冠状动脉,以左前降支为主;6例(6/8)PCI路径为右桡动脉,2例(2/8)为股动脉。6例(6/8)患者选用Judikins left指引导管,2例(2/8)选用EBU指引导管。患者均成功完成PCI,原位病变置入支架,支架内再狭窄病变应用药物涂层球囊扩张,其中3例患者使用Gu...  相似文献   
329.
目的:探讨中国不同学历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院内预后。方法:入选中国急性心肌梗死注册登记(CAMI)研究中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期间全国108家医院发病7 d内的12 280例STEMI患者,分为低学历(包括文盲和小学)组(n=5 705,46.5%)、中等学历(包括中学和中专)组(n=5 161,42.0%)和高学历(大专及以上)组(n=1 414,11.5%),比较各组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危险因素、临床特征、诊疗情况及院内预后。结果:与低学历组相比,中等学历组和高学历组患者年龄较小[(65.9±11.2)岁vs.(58.6±12.2)岁vs.(56.3±12.6)岁],≥3个心血管危险因素者比例较高(46.7%vs. 61.4%vs. 66.4%),在省级和市级医院诊治(77.7%vs. 86.4%vs.93.1%)及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者比例(36.0%vs. 45.2%vs. 56.4%)均较高(P均<0.001)。尽管低学历组的住院死亡率高于其他两组(9.0%vs. 4...  相似文献   
330.
目的 观察新保元汤联合心脏康复改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术后患者整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方案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ChiCTR1900026403)。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60例成功行TAVR治疗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患者(气血亏虚、瘀阻水停证),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及心脏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新保元汤,干预4周,并随访24周。比较两组在4周时中医症状积分及有效率,4、24周时的6分钟步行试验(6MWT)距离、营养评分、明显虚弱比例及安全指标变化。结果 最终完成观察57例,其中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干预4周后,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降低(P<0.01),有效率(χ2=8.265,P=0.004)及营养评分升高(P=0.037)且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在4、24周时两组6MWT距离增加(P<0.001),虚弱比例下降(χ2=85.444,P<0.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等安全性指标均未见异常变化。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